发表于 2008-10-06 10:42:14
由于美国次贷危机进一步恶化,留给中国经济回旋的余地越来越小,中国经济的处境明显恶化,我们可以想象中国经济决策者们的压力之大,心境之苦闷,我们仿佛听到了当年韩愈老先生“雪拥蓝关马不前”的叹息。
的确,我们现在面临着明显的通货紧缩的压力,这不是危言耸听,低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距离只有一线之隔,这当然是非常急迫的压力。
一个通货紧缩的庞大经济体会带给这世界怎样的痛苦是无法想象的,也是危机边缘的世界经济无法承受的,只会把世界经济推向危机的深渊。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理所当然的引擎,尤其是在美国经济已经倒下的情况下,日本和欧洲经济仍然持续不景气,其他发展中国家尚难堪大任,如果中国经济陷入通货紧缩,这台唯一的发动机慢慢熄火,后果是无法想象的,我觉得经济学家们和政治家们都无法预测。
这些年来,中国经济界从官员到学者一直强调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即固定投资、消费和出口,现在看来这三驾马车都失去了动力。
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已经导致固定资产投资降速过猛。不过从中央到各地政府已经准备了许多基础设施项目备用,可以很快增加这方面的投资。但是非常关键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了很大的打击,短期内恢复元气的可能性不大,尤其是市场信心上,有蹈中国股市覆辙的趋势,如果这种趋势变成现实,中国的宏观经济真的要遇到大麻烦。
导致中国的出口遭受重挫的原因很明显,: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造成的外部需求放缓;中国持续了一年之久的货币紧缩政策造成了企业竞争力严重削弱;中国经济自身的结构性局限性。在现阶段,恢复出口是一件非常艰巨的任务,短时期内难以实现。
中国的消费现阶段也很难启动。这几年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国家财政收入增幅却远超经济增速和居民收入增速,导致了典型的“国富民不强”现象。尤其是今年以来股市暴跌70%,楼市萎靡不振,导致很多有消费能力的城镇新型阶层居民无力也无心增加消费。这部分居民的消费刺激不起来,就无法激活消费这架“马车”。由于农产品价格限制和生产资料价格的飙升所导致的中国的农民收入增速过低,根本难以在短期内形成消费能力。
综上来看,中国经济的三架马车已经有两架(消费和出口)宣告过度疲劳,需要休养生息。唯一的一架可以重新散发活力的就是固定资产投资,但是房地产市场的低迷,信心的缺失还是给人留下很多悬念。尤其是民生和市场规律之间的矛盾短期内很难解决,所以中国的经济动力来源还是不太确定。
我们需要做的事情是
及时放松宏观调控,尤其是过紧的货币政策;
保证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
恢复房地产市场的信心和人气;
按照市场规律解决价格倒挂现象;
持续改革经济体制;
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推进农村土地政策改革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尤其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