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赠遭遇“灾区不要”,尴尬了谁!


  捐赠遭遇“灾区不要”,尴尬了谁!

  今年的四川可谓天灾不断,先有“512”大地震,后有9月24日凌晨四川省内各大地方遭受特大雷暴雨袭击,此次灾害直接造成成都被雷击毙三人,受损惨重;极重灾区北川死亡9人,急需救助群众达到6000余人,唐家山堰塞湖泄流槽堵塞,水位上升;导致青川5乡镇成孤岛1.6万干群情况不详,生活必需品缺损的灾情发生,然而在武汉却出现了:武昌珞喻路一垃圾中转点突然堆满上千件衣服,引来拾荒者和过往行人驻足挑拣。据目击者称,该批衣服来自街道口方向,为“灾区不要的衣服”。

  一边是家园被毁,生活需要救助的情况,一边是上千件衣服遭遇“灾区不要”的抛弃!将这样两件水火不相容的事件放在一起联想,不但让人心寒,而且让人无语。虽然不知这些衣服遭“灾区不要”抛弃的真正是什么,但这些收集捐赠衣服的单位,就是遭灾区拒收,也不能这么随随便便的丢弃处理。有目击者说的好“目前穷困的人还很多,灾区不要的衣服可以赠给山区和穷困的人,这样丢在垃圾中转点,是一种浪费,让捐赠者心寒。”不管怎么说,捐赠衣服之人,怎么说来,都是一片心意,就说有的衣服旧了一点,但如果不是灾区需要捐赠,也许他们自己还会再穿上它三五年。而现在竟然遭灾区的嫌弃,遇组织捐赠单位的抛弃,怎能不让人无语、心寒!

  前不久笔者看了一个贫困地区老师的博文,说她学校接到一批捐赠衣服,学校安排老师发送给各班学生,而她则让学生各自挑适合自己穿的衣服,一天过去了,没一人挑衣服,二天、三天过去了,还是无一人领衣服,该老师问学生这是为什么,学生说,父母不准要,说怕这些衣服有传染病、有性病、或艾滋病。该老师听了一时惊愕的无语,笔者看了该博文后,心里也像打翻了五昧瓶一样说不出的难受。人与人之间这么缺乏亲信,缺欠理解,真是悲哀!

  看了灾难、弃衣、拒领事件,我们在难过,悲哀的同时,有一个问题也值得反思: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义务,但受赠者拒收衣服的“理由”是否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因为这些捐赠的衣服中难免没有这些“病”、那些“差”的在其中,因而,对于那些慈善事业机构来说,应该考虑这些因素,尽量组织捐赠现金,让受赠者心里亦于接受,乐于接受,尽量做到捐受双方满意,以杜绝费力不讨好的现象发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这些尴尬事件的发生。

  二〇〇八年九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