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统一论》内容介绍


                         胡泽国

 

《和谐统一论》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的完善、补充、创新,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建设奠定理论基础,将为社会主义政党坚定科学执政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为实现人类和谐社会和实践和谐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他将成为人类和平使者,从理论上打破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者不可逾越的鸿沟,为现代社会向和平发展铺平道路。《和谐统一论》将为和谐世界建设作出巨大贡献。《和谐统一论》分为六大部分:《和谐社会》、《和谐经济》、《和谐政治》、《和谐文化》、《和谐法制》、《和谐自然》。

     首先,《和谐统一论》从哲学社会科学角度完善了在现代社会各阶层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合理性,探索了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发展必然规律,揭示了现代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和谐统一规律,社会生产关系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生产力水平发展提高的必然要求。

     其次,《和谐统一论》从经济学角度探讨、完善和发展了现代社会商品经济时代的社会经济学理论,是对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的创新、完善和发展。(一)商品价值主要包含原材料价值、劳动力价值、公共劳动价值、科技生产力价值构成,不再是原始资本主义社会下的生产资料价值、劳动力价值、剩余价值构成。(二)在创新的和谐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资本利润的真正来源:市场经营所得风险利润和科技生产力价值。(三)在创新的和谐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下,现代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如何保证社会各阶层利益,如何实现科技生产力价值再分配,如何实现消费与发展的和谐统一,实现社会持续稳定和谐发展成为现代政府管理的重要任务和职责。

     三是《和谐统一论》在和谐平等、依法治国的思想理论指导下,提出了在和谐社会中建设执政联盟(中国政治联盟委员会)、司法独立、人大监督、政府管理的构想。在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中,坚持在和谐平等民主的基础上,建设中国政治联盟委员会,制定联盟纲领和章程,一切民主政治组织和民主政治人士回到新型政治联盟委员会,围绕共同纲领和章程进行政治活动,不同党派、政治组织和民主人士实行小组领导制。在政治联盟委员会内选举产生联盟中央委员会,联盟中央委员会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建议决策。政治联盟建设应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共产主义建设史上的跨越,是对建设“和谐世界”的伟大贡献。

     四是《和谐统一论》在尊重各民族习俗、公民宗教信仰自由基础上,提倡人类和谐公平原则,发扬人类优秀文化传统“真、善、美”和“仁、义、礼、智、信、孝”,创建人类和谐平等发展新文化。

     五是《和谐统一论》坚持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原则下,拥护依法治国,人人平等,司法独立。任何人和组织不得凌驾于法律之上或超越于法律的特权。主张国家和社会管理依法行使监督和处置。

     一、《和谐社会》:是从哲学社会科学角度研究入手,分析和谐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辨证、研究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分析共产主义实现的必要条件和可能性,共产主义到底离我们今天有多远,怎样才能实现共产主义。一定社会形态是一定生产力水平和人们追求精神自由所决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社会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和人们追求一定精神满足所决定的。所以,高级社会形态和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都不能强加于低级生产力水平阶段,否则这种生产关系就会阻碍社会生产力水平的进步。智能生产力水平的实现是人类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和保证。

     二、《和谐经济》:是从现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下,进入现代科技社会化大生产时代研究商品价值构成,分析资本利润的来源,剖析资本与工人的和谐依存及和谐统一关系,消灭社会资本与工人对立关系,消灭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对立。实现社会资本与工人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和谐统一,开创世界人民共同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的世界新局面。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商品价值是由劳动力价值、原材料价值、公共劳动价值、科技生产力价值构成。商品生产利润的主要来源是科技生产力价值和市场风险利润。从理论上完善了国家税费的真实来源和对企业生产经营征收税费的合理性。企业主与企业管理阶层都是社会劳动者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资本从本质上讲是国家和企业主所有,但经营管理权和财富利益分配权被整个社会所共享。国家在平衡社会各阶层利益方面的方针政策和依法治国对和谐社会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决定性作用。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是实现和谐经济,和谐经济关键是实现劳资和谐,如何实现劳动者与资本的有机结合是我们对和谐经济研究的关键,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道路上,改革公有制经济形式,实现产权明晰,劳资结合是实现和谐经济的重要内容。

     三、《和谐政治》: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性、必要性分析入手,探讨建设社会主义公平公正的和谐民主政治的内容、方式、方法。

     四、《和谐文化》:从全世界各民族特色文化研究入手,分析它们的共性——真、善、美,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和谐社会新文化。

     五、《和谐法制》:从依法治国、法律平等的原则入手,依法保障社会团体和公民合法权利;从立法、执行、监督等方面完善社会法制建设,消灭特权,缩小法规弹性,法规条纹细化,量化,有效制止司法腐败这一社会公害。坚持依法治国是因为我们的政党和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任何人和组织利益都没有能够超越人民利益,所以任何人和组织都没有超越于法律的权力和利益。

     六、《和谐人居》:本章着重探讨了人与自然和和谐相处,改善环境与保护环境相结合,造福子孙,造福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