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经营一个类似拧开水龙头就可以流出石油的企业,相信企业家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取得优良的经营业绩。如果国际石油价格大幅上涨,企业的业绩也会出现明显上升,而企业的经营管理也许根本没有获得什么改善。经营这样的企业也很难出现优秀的企业家,企业家不需要付出额外的努力就可以回报丰厚,对于这样的企业家搞股权激励纯属浪费股东钱财。
对一个能力低下的企业家搞股权激励的作用估计也十分有限:一个企业家能力低下,你却让他去实现他能力达不到的目标,再多的股权激励对这个人也很难发挥额外的作用。世界上餐饮经营企业千千万万,但像全聚德、麦当劳那样有品牌、有规模的寥寥,你不能说壮大不起来的企业股权激励不到位。通过竞争而发展壮大起来的企业自然有其道理,它至少使有能力的企业团队管理者脱颖而出,股权激励对于优秀的企业团队管理者才更加有效。
即使上市公司高管有能力且股权激励到位,也并不意味着投资人能够获得厚报。2003年以来,相信投资人在房地产、银行行业股票投资获得的投资回报一定远远高于农业、纺织业,在同样股权激励下前两个行业肯定获利更加丰厚。在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行业,投资者不要指望在同业股权激励下比行业背景好的上市公司更容易获取盈利,最近两年中国富人50强地产行业的企业家增加不少,而只种小麦的企业家就很难入围。
还有一类企业,那就是股权高度集中的家族企业,普通投资人也很难指望这类上市公司对自己有充分的透明度。家族对企业内部控制严格,而家族以外的大股东少之又少,机构和普通投资者像被撒了胡椒面一样拿了股票。非家族股东人数虽众,但难以对上市公司形成有效监督,普通投资者买了这样的股票,你还怎样指望这样的企业给自己施舍多少利益呢?如果没有机制上的有效约束,投资人如何指望一个家族绝对控制的企业凭良心不向自己的关联企业输送利益?
不靠企业良好的运行机制,而靠企业家的良心来保障企业对普通投资人透明、忠诚,那肯定是一个大大的错误。企业外部、内部没有适当的竞争,即使在企业管理制度里设置股权激励方案,其作用可能十分有限,比如夫妻二人一人担任董事长、一人担任总经理,家族成员在企业重要岗位占据比例越重,企业在人才选择方面肯定与一般公众企业存在很大差别,核心岗位一般由家族成员担任,你任何指望它会广招贤才、竞争上岗,选择更加优秀的人才来对企业经营与管理? QQ
当然,在更多的企业股权激励的确可以改变企业的工作状态,但是它并非企业永续发展的全部。广西有一家有名的医药企业希望通过上市来改变机制,这家企业很早就实施了员工持股计划,经过几年长足发展后,职工持股每年分红丰厚,远远比到企业上班得到的工资收益还要好,所以愿意努力工作的职工越来越少,就像草原上的鹿,在没有适当竞争的条件下,长期的优越生活使得体态臃肿,它越来越没有竞争力。相信这样的情况也会在很多企业高管层身上发生,如果没有适当竞争,有些企业高管也许因此一夜暴富,在经历几年吃喝无忧的生活后,企业也许不会发生什么根本变化。
投资人不要忽视了,企业需要适当的竞争,竞争肯定会提升企业效率。经营一个躺睡觉着就比较容易赚到钱的企业和一个必须经过打拼才能赚到钱的企业存在着根本的差别,一批有能力的企业高管层与一批庸才经营企业也存在着根本的差别。投资人也不要忽视了,没有股权激励的企业也并非不能获得厚报,贵州茅台、泸州老窖、五粮液曾经使投资人赚得腰包鼓鼓的时候,谁曾想过他们中间有些优秀的中国企业家还没有搞过股权激励呢?
我们不难发现,在中国国有上市公司改制的过程中,有些自私自利的国有企业家在没有获得企业的股权之前,企业经营状况每况日下甚至亏损,一旦从国有股东那里获得一定企业所有权之后企业又蒸蒸日上,企业的确在股权激励改革解决之后变得更加有效率了,然而企业经营状况变坏肯定是这些自私自利的企业高管层作怪,他们在自己的利益得到充分实现后,普通投资人才能享受到企业未来更好的发展前景。
股权激励的确在将来是很多企业变得越来越好,然而股权激励决非万能药,它并不能使所有的企业获得根本的改善。投资人希望企业管理层获得股权激励,使他们的利益和自己一致。但是,投资人需要鉴别与等待,投资人需要选择一个诚实、有前景的管理层,决不是能力低下、混吃混喝的管理层。如果投资人想在做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获得投资收益,选择股票的时机肯定是股权激励十分明确的前后。
N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