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您说过,要谈中国文化,就不能避开禅,这是为什么? 答:禅宗思想是融合了印度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产物。禅文化兴起于唐朝,鼎盛于宋朝。中国历史上,禅对儒、佛、道各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唐宋以来,中国文化的精神实质就是禅文化。 问:一般以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这种说法您认为不对? 答: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远不只孔子及其儒家。严格说来,自从孔子去世后,才有所谓"儒家",在孔子所处时代也只是诸子百家中之一家之学而已。孔子本人和"儒家"也并无奇特高明之处,中间经过孟子、荀子等人的传承和发挥,孔子之道没有流失掉已是大幸。到了汉武帝时候,虽然独尊儒术,但是孔子依旧名不见经传,是仅有余息的经学取代了所谓的"儒家"之学。 问:您说禅影响了儒家,为什么这么讲? 答:儒家经学发展到北宋及明代,一些经学的"反动者"开始想到孔孟儒家的道统传承力图中兴儒家"祖业"。二程(程颢、程颐)几十年参究佛学和老庄之学,朱熹少年就以参禅为学,陆王(陆九渊、王阳明)更是公开提倡禅门公案为修学的途径。这一切可以看到,宋、元、明理学和心学的产生,都是受到了禅文化的影响。禅文化从实质上支撑了所谓"儒家"的门面和道统,影响了中国文化近千年。理学家们提倡的"内圣外王",实际是儒家的治世事功和禅宗内养精神的结合。宋代是士大夫参禅风气全面展开的时期,历久不衰。 问:但是人们似乎对宋儒们的这种禅文化底蕴并不很了解,而他们自己也始终标榜是正宗的孔孟之徒。 答:宋明理学大都排斥佛老,这或许是为了维护儒学的正宗和门户,不能不制造这样的舆论,而事实上他们相当熟悉佛学、老庄和道教,能够把经过禅化的佛老的思维方式与修养方法运用到儒家之学,既保持了儒学原有的优点,又兼有了禅化的佛老在理论上的长处,所以能够创建儒家的理学和心学体系。 问:禅对道家的影响是怎么样的呢? 答:道家是以春秋之世老庄之学为主流,探讨人和道、天人合一学问而创立的一个学派。而所谓道教,是汉末张道陵以神仙养生之学,以治病救人、济危救困发展为入世社会而创立的教派。汉代以后,道家、道教主要演化成了不可分割的教派和学派。到南北朝时候,受到佛教的影响,道家大量以佛经为基础编撰了所谓的《道藏》。宋元以后内丹之学倡导的"性命双修"是以禅宗明心见性之学为圭臬。唐宋以后的老庄精旨,也全为禅宗所蕴。道家北宗的王重阳到清代正一教的娄近垣以及龙门派的王常月都以禅宗的明心见性为主旨。禅佛影响后世道家、道教既深且广,由此可知。 问:禅本身来自佛家,你则说禅文化对佛家产生影响,这怎么理解呢? 答:这是因为,一方面,禅把佛教从僵化烦琐的教条中解放出来,使佛教的面象焕然一新,对经典和教理的研究也脱离了玄妙和荒诞,变得平实、真切和精湛,对社会上下尤其是士大夫阶层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另外一方面,从唐朝以后,禅宗几乎成了中国佛法的别称。三武一宗的毁教灭法,中国佛教几乎被摧残殆尽,幸好有历代禅宗祖师在荒村野外,凭着一瓶一钵,凭着心愿和承当延续了佛法的慧命。这是禅的精神和智慧,也是中国文化深层命脉所在。禅宗的思想再生从唐朝慧能开始,马祖创立丛林,百丈设立制度,形成了承先启后的中国特色的思想体系。最值得一提的是,百丈禅师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成为丛林定制,改革了僧众因被尊崇和生活优裕而导致的奢侈腐化的风气,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发达的一种经济组织,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比一般世俗庄园经济还要深远广泛得多,这是禅对唐宋以来佛教寺院乃至社会经济的特殊贡献。 问:有两本剖析日本民族的书,《武士道》以及美国一个社会学家所写的《菊花与刀》都提到,禅文化对日本产生巨大影响。您的著作中也提到,禅对日本韩国都产生深远影响。具体是如何影响的呢? 答:禅文化对日韩的影响,到宋朝最为突出。宋朝集中国古代文化之大成,由此而展现的禅文化历经分化综合,显示出最简洁、最成熟、最广大的思想生命力,微妙无穷,对韩国、日本产生了深厚的影响。韩国现在流行的圆佛教标榜"无时不禅"、"无处不禅"等,都是禅的精神体现。又比如在美国,韩国人主持的佛教寺院都是禅寺。韩国与日本是中国近邻,历史上交往频繁。禅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精蕴,更是广泛融进了韩国和日本的民族特性里面,对塑造其民族之魂,提升民族自尊、自信与顽强坚韧的奋斗精神,更使日本从明治之后由亚洲进入世界之林起到主导的精神作用。可以说禅文化对日本民族居功至伟。禅文化有力促进了韩国和日本的现代化和企业文化建设。之前流行的韩国《商道》一书就是禅文化的一种再现,日本从堤义明的"西武精神"到稻盛和夫的"心的哲学",处处流动禅文化的风采。在日本,围棋、足球、茶道、剑道中都有独到的领悟和精彩的运用。 问:所以是不是可以说,我们的邻国对中国文化精神掌握得更好? 答:正是。日、韩这两个民族曾经吸纳和融汇了我们智慧的禅文化体系,一直传续应用至今。礼失求诸野。我们可以很现成把丢掉的东西,从这两个民族中重新找回来,真正认识到禅文化的精神和价值,多快好省地恢复我们本有的智慧和德行,重振民族自信和民族正气,促进民族的全面复兴。 问:一般以为,日、韩是受到儒家的影响。您的观点似乎要颠覆这种说法。 答:认为日、韩是主要受到儒家影响是不对的。影响日、韩的主要是中国禅文化。现在中日关系处于低潮的时候,我们正应该提起这种文化渊源。日本文化精神的实质,是从中国禅文化而来。我们要正视自身的禅文化的精蕴,也正可以拿禅文化来教导日本人。 问:按您的看法,是不是可以说,中国文化学术界对禅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还没有真正认清。学术界谈到中国文化的主导思想,认为主要就是儒家。 答: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儒家,是受到"五四"以来的主流学派的影响。他们抬错了棺材,哭错了祖宗。他们之所以这么认为,是沿袭了西方对中国的观察。你知道,西方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时候,是启蒙运动时期,那时中国文化标榜的是儒家的理学,而理学家们虽然受到禅的影响,但是他们并不承认。所以西方就简单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主要就是儒家。(访问地点:北京朝阳798艺术区799禅艺术空间,访问时间:2006年7月15日)
|
禅文化对儒释道及日韩的影响--访"走进中国文化心灵深处"系列讲座主讲人王绍璠
评论
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