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之后看市场的深刻变化


近几个交易日市场出现了剧烈调整,以蓝筹股为代表大肆下跌,人们说是周边股市的大幅调整导致了中国股市的下跌,美国市场领先全球股市步入熊市,在资讯发达的今天全球股市同样象得了传染病一样蔓延着恐慌气氛,作为一般股民来说,第一反应就是“为什么跌得这么厉害?”,然后第二反应是“应该怎么办?”实际上踏上投资股票这条路就应该明白,经历最多的就是这样的不愉快,我们不用太多笔墨解释为什么跌,知道为什么跌往往是事后的解释毫无建设性,关键是跌下来以后是什么也许能帮助我们解决“应该怎么办”的问题。

         市场从去年106000点开始,就已经在各位不知不觉中结束了10年牛市的第一个周期,实际造成牛市阶段性结束的根本原因,是全球面临的资产泡沫破灭的威胁和中国经济根本转型的两个主要因素,为了平稳完成中国后工业化经济向完全工业化转型,政府采取紧缩政策抑制经济过热,矫枉过是当前所面临的短期问题,涨过头自然会跌过头,在避免泡沫继续膨胀和破裂中寻找平衡,不得不挤压出已经过高的股市泡沫,而短期问题的背后则是如何实现经济结构从失衡走向基本平衡的长期问题,要解决长期矛盾自然需要经济增长放缓中进行软着陆,结构性调整的自然先以向下修正为主,至少这样可以保证奥运期间有个平稳的市场运行。     

        短期的调整为市场构筑了新的活动箱体,合理估值大概是在4300-5800区间,没有迹象表明中国经济进入了衰退,当前的下跌是对中国平安和中煤集团集资,国际市场波动的集中反映,并非对中国经济状况的正确反映,对于目前希望抛空的投资者来说,可以赚回的差价并不多,这个调整并非无法忍受,关键要在正确的方向上坚持。因为我们尚处于一个后工业化时代,整体的工业化过程都还没有完成,经济着陆和转型的任务刚刚开始,长期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来自于政府投资的拉动和内需逐步兴起,宏观调控最终的结果还是资源和竞争力向国有大型企业转化,蓝筹股大跌之后更有投资价值,这是长期不变的因素;政府从2008年开始弥补过去经济高速发展产生的失衡造成的遗憾和缺陷,如环境问题,全民保障问题,基础设施投资问题,这些方面政府的固定投入会越来越大,而且稳定,这类行业造成了可持续性的繁荣,如医药、铁路建设、电网改造、节能环保、国防建设、通讯设施建设这类行业的持续繁荣,不会因为美国次级债或者香港股市某日大跌而改变初衷,这样的扶持和输入是刚性的,不可逆转的,相关企业的成长性不会因国际市场的变化而发生太大的转变;后工业化财富转移过程往往还伴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工作方式改变,居民财富很大一部分以股票资产或基金资产的形式存在,这种存在构成了长期投资的力量,只要中国金融体系的根基没有受到侵蚀,未来市场虽然会不断出现这样急性下挫的局面,但因市场有足够的宽度和广度,不会是长期全面调整的格局,在一些推动经济上涨因素消失后,我们如果能够惊喜地发现另外一些经济因素正在蓬勃升起,一次残酷的洗礼也许更有助于中国诞生抗风险能力强而竞争实力更强大的企业,每一次暴跌都是一次财富再分配的过程,现在还仅仅是因外部环境产生的情绪性下跌,未来经济转型中面临的问题则是更加严峻,更加考验各位的投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