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卜先知有因


未卜先知有因

一天和一个朋友聊天,我和他提到,现在练了一种功夫,就是与老板聊几句,就可以察言观色看他到底是真地需要外脑帮助扶植品牌还是纯粹是来套一个创意或方案。

他问,那你怎么判断的?

我说都是练出来,但是现在还是皮毛,没有到家。以前总遇到这种情况,也请教过舒国华老师。老师有一句话,我认为特别到位,大意是:策划这东西有的时候就是一层窗户纸,捅破了就都知道了,变成了自然而然的事,但是你不给他捅破他怎么也想不到。

 

细品为非常有道理。

所以经常有不同公司的人约我面聊,有交朋友的、有讨论方案的,有请我咨询,还有融智的等等。

每次见一个,事后都总结提炼,还挺准的。

有的时候,心情好帮助诊断一些问题,有的时候就侃侃创意和营销想法,投缘就一直做朋友,感觉人品上有问题,以后就殊之避之。

 

总体的判断很难定量成标准,总之凭感觉。

 

然后我给他举了一个小故事:

 

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个叫陶朱公的。他的次子在楚国犯了死罪。因为楚王有信任的大臣庄生与陶朱公很有交情,于是陶朱公写信给他,请他设法把儿子救出来。

 

陶朱公叫第三个儿子带黄金千斤去见庄生。可是长子不答应硬吵着要去,太太不懂事,帮长子说话。陶朱公被吵得没办法,只好让长子去了,临行叮嘱黄金交给庄生后务必马上回来,一刻也不要停留,切记!

 

长子到了楚国见到了庄生,交上了书信和黄金,却不放心,想留下来看庄生把事办得怎样。适逢这年楚国有灾,古代相信天象,每逢天灾,国家要做好事以求化解。于是庄生去见楚王,建议大赦,楚王接受了他这项建议。但这个消息泄漏出来了,被陶朱公的长子听到,早知道有大赦干嘛还送黄金呢?心疼得不得了,所以又去看庄生。庄生立即知道了他的心理,将千斤黄金退回。然后连夜进宫再见楚王,请求慢一点发布大赦令,因为有一个死犯是陶朱公的儿子,如果不把他先正法,别人还误会我庄生贪污,误会你楚王不公平。于是楚王下令把陶朱公的次子杀了。

 

陶朱公的长子只有把弟弟的尸首运回,家里却已布置好了灵堂。长子很诧异为什么事先会知道这样的结果?陶朱公说,我们白手成家,你跟着吃苦出身,对钱看得太重,岂肯轻易花用。而我们的三子,出生时家里就很有钱,他花钱花惯,送了千斤黄金,绝不会心痛,也绝不会再去问的。我所以断定,你去了一定是把兄弟的尸首运回来。

 

这个小故事就恰如其分的表明一个主题,就是未卜先知有因。

 

可见,基于人的事情,之所以未卜先知,很多情况下都是缘于对人性、心理、因果的体察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