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下班路上听到一个女孩打电话说:“家里有什么吃的?”听不到电话那边的回话,只听到女孩接着说:“那我买两袋方便面吧,挂了。”看样子女孩是跟他的老公通话,看样子,她生气了。该生气,为什么老公先到家就不能去菜市场买点菜,亲自下橱给爱人做几道她最爱吃的小菜呢?等老婆一开门,就在厨房大声喊:“亲爱的,回来了。你猜我给你做了什么好吃的?”接下来的甜蜜自己想吧!
又吃方便面,当然有专爱吃方便面的,显然这个女孩不想又吃方便面,是啊,大家都太忙了,忙得什么是家都忘了,忙得把家当作了旅馆和饭店,现在好了,饭店的功能也省了,都爱在外面吃饭了。家庭不能太“方便”,夫妻生活更不能太“方便”,都成了“方便家”和“方便夫妻”了,怎么方便怎么来,还要家做什么、还要夫妻生活干什么?要学会“不方便”,要细细地、复杂地、有味道、有情感地去相处去生活。
家庭生活、夫妻相处都要学会感性,不要理性,一理性就容易出问题。
有个师傅说:“家,其实不是指房子,而是以情为基础架构起来的一个基地,没有那外在的房屋架构,家也能存在。房屋架构是思想意识与财富的表征,而家所真正需要的是情,此乃关键所在。假若无情,根本也无家,那栋房子与饭店旅馆无异。”
接着再说这个“方便”,提到方便,大家都会想到“方便面”、“方便袋”、“方便粉丝”、“方便食品”等等,我突然觉得“不方便”也是一个不错的策略,以“方便面”为例,在我们办公的这个楼下就有三家利用“不方便”这个策略开设的面馆,分别是康师傅私家牛肉面馆、味纤拉面、小豆面馆。这三家利用“快餐”的销售形式售卖的却是“不方便的面”,精心熬制面汤、用料讲究、做工细致精美、款式多样,吃起来也不是“方便”,大碗小碗,大勺小勺,甚至康师傅私家牛肉面馆竟然有99元/碗的面,听说要想吃到,还要提前三天预定。真是“不方便”啊,而就是因为这个“不方便”才食者如斯夫。
我想法有限,不知道方便面厂能不能开发生产一款“不方便面”,一定有意思,有意义有思想,一定有市场。方便袋厂也可以生产“不方便袋”等等。
我们想想打高尔夫球方便吗?开车走那么远的路,还要换上高尔夫衣服鞋帽、开上草地车带上球童,一个洞一个洞地看,一个岭一个岭地走,互相鼓劲,互相切磋,一身汗,擦完还要去洗。多不方便啊,方便了还有高尔夫的魅力吗?不方便才高贵,不方便才专享。
抓住这个“不方便”,先在那些宣称“方便”的行业里创造出“不方便”的新品类,予人“不方便”,自己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