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船十二周年志庆暨首届[五年梦想]开坛仪式之演义版
楔子
词曰:
井冈盛事空前,历历而今犹在目。少壮风流,巾帼英飒,欢欣鼓舞。
开坛酒香,放喉歌劲,新知如故。忙攒雪嬉逐,把酒言欢,浑忘却、惊魂路。
漫说粤赣逐鹿,也曾经、江湖独步;一十二年,沧桑谁数?
检点豪情,收拾胆气,情倾醇酒,梦映红烛。
待强楫搏浪,长风万里,沧流直入!
——井冈纪事·调寄《水龙吟》
一首半文不白、半通不通的蹩脚诗词念罢,诸位看官可能已经晕了菜了,先别忙着晕,且听我慢慢道来。
这词中所述,是公元二千零四年年底,发生在革命圣地井冈山上的一桩盛事——“东方船广告公司十二周年庆典暨首届[五年梦想]开坛仪式”。看官要问了,这“东方船”什么来头儿?原来这“东方船”乃是名列“域内50大最牛叉广告门派风云榜”、最近听说又拿了中国营销节案例金奖、江湖上风头正劲的一大广告门派!
此派名号着一“船”字,则其以掌门为首等一干派众对外好以“海盗船”自许,以“海盗”自命。而此盗非彼盗,绝非舞刀弄棒、啸聚掳掠、欺凌弱小之俗盗,而是所图者大、大盗不操戈矛、欲于众广告门派中执牛耳之盗也。所谓盗亦有道,以盗自命,无非是要效仿有道之大盗勇猛决绝、有所必为有所不为、机敏睿智之意。所谓盗可盗,非常盗是也。
总之,凭着那么一股子亦盗亦侠的精神气儿,东方一派南北征冲,由赣入粤,虎视港沪乃至整个中国,十二年来虽历经坎坷,却是日有所进,年有所强,日益壮大,欣欣向荣。
关于此次盛事,已有汗青详录。或直书其事始末,或且叙且议作太史赞评,皆无偏倚之正史笔法。
而向来惊朝动野之大事,莫不经野史村言大肆渲染至于荒诞不经;或经人曲调之戏剧之,歌者吟唱伶人绎演,广为流传,遂不至湮没。今正史已有猛人椽笔大书特书之,而一贯互为皮毛的乡言野史暂时还无人作俑。因试检取东方船井冈盛事中之花边猛料,或为正史所不载或语焉不详者,偏锋走剑,以俚语俗言掺杂半文不白食古不化之笔法,尽添枝加叶添油加醋之能事,插科打诨,调侃搞怪,姑妄书之,以助谈资,权充茶话。如稍可解颐,博君一笑,幸何其哉!
正是:满纸荒唐言,一堆糊涂字;都云作者疯,谁解其中味?
第一回 老饕聚东方 犒师狂吞五碗饭
至味在民间 早点吃遍一条街
话说公元二零零四年十二月三十日,东方船召集全班人马,屯师待命。但见众人一个个棉衣手套背包携袋全副武装劲头十足,只等一声令下,就要进军井冈山了。出发前,大胡子老赵说大要让家饱餐一顿先,也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意思。于是众老饕马上兴致更加高涨,腆胸叠肚摩拳擦掌,浩浩荡荡冲向丽影餐厅。
这里要插上几句,关于东方船群雄(当然也包括群雌)对于食物的兴趣和吃的能力,在江湖上可是有口皆碑,几乎达到惊世骇俗的地步。一般情况下,一盘(当然是大盘)菜如果在桌上能够挺得住十秒钟,那大概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盐放多了,另一种是盐放得实在实在是太多了。所以据传众人曾经集体参加一黄姓同事的婚礼,席上大家大多时候都是对着眼前光光的菜盘面面相觑,东家实在看不过眼,额外又给加菜。不过有人说其实是上菜的小妹搞错了,上重了一盘菜,只是大家早已声名在外,发生这样以讹传讹的事情也不是非常意外。而且,似乎第一种说法更加切合实际。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话说大家冲进丽影餐厅列座已毕,便大呼侍者阿姨赶紧上菜,目光烁烁食指大动之情状不须细表,诸位看官一想便知端的。因为有大胡子在座,同座众人不得不有所收敛,所以桌上的菜肴据说消失的速度不是特别夸张。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情况势必会影响在座诸位老饕的高涨兴致,甚至会打乱长久以来形成的正常的胃肠工作节奏,这是我们非常不愿看到的。
席上风卷残云之状拙笔不能尽十之一二,索性按下不表。话说就在大家丁丁当当一片匙箸杯盘碰撞声和如春蚕啮叶般的咀嚼声中,忽然房门铿然一响,人影动处,一人挟劲风冲进门来!来者何人?原来是回家搬取装备的王姓同事,此人体型较单薄,故平时人多以“王较瘦”呼之。
话说这王较瘦进得门来,小眼一眯,精光四溢,向桌上略一扫视,心里便暗叫一声“不好”!再一看时间,更顾不得寒暄客气,不发一言,抄起饭碗直奔饭桶,挥起筷子,甩开腮帮奋起直追,深得圣人“食不语”之三昧。众人侧目而视,
有话则长,无话宜短。经过一段时间等待,众人上了火车,安置好行李之后,就各凭所好行些消遣之事:有的捧着报纸苦读,有的三五成群,围着车上尺八见方的桌子砸起了“金花”,或者铺位上相对而坐吹牛侃山,从克林顿“裤门事件”一直扯到神五上天,至午夜方休……
然后,各寻铺位蒙头大睡。一夜无话。
第二天凌晨五点左右下了火车,天色未明,江西东方船的同事们守着大巴早已恭候多时了,寒暄已毕,上车直奔井冈山。
大巴在伸手不见黑夜的五指中奔行,逐渐迎来了曙光。
这时众人才意识到,让人兴奋的早餐时间到了。就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大巴驶进了一个小村庄,路边店家的灶火赫然在目,真是想什么有什么!
几家小店虽然粗桌陋椅,甚至椅子都没得几把,却都是炉红汤沸,热气蒸腾。店主人一派纯朴相,笑脸相迎,一个劲儿说吃啥自己拿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那吃食看着也着实诱人:油汪汪的汤面、油条大饼,热腾腾的包子,竟然还有甜糥的汤圆!再加上滋味地道的腌萝卜条等村野小菜,真叫人叹为观止。
外面寒气逼人,叫这些广州来客充分领略了真正冬天的滋味。早已冻得抖抖瑟瑟的一干人等,面对此情此景,你教他如何不癫狂!?筷子要捡长的,碗要捡大的,一个个真格是宾至如归了,在一家吃了还不过瘾,这家的油条大饼刚刚落肚,又盯上了另一家的包子馄饨,然后端着还未吃完的包子馄饨又赶去下一家,守在锅边等着即将出锅的面条,吃得那叫一个尽兴。
这正是:民以食为天,至味在民间。整条街吃遍,撑得肚儿圆。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二回 阻师山下 拾童趣重发少年狂
惊魂路上 历艰难会师井冈山
话说众人扫荡完不知名小村镇,用早餐已毕,即刻拔营起寨,继续向井冈山进发。不多时,便来到了山脚下。
好一座革命圣山——井冈山!从山脚下望去,层林叠嶂间,皑皑白雪益添莽苍之气,一条被积雪坚冰覆盖的公路蜿蜒而上,神龙见首不见尾。
问题来了,车子没有装防滑链,山高路弯冰滑,这样上去自然是十分危险。没办法只好熄火停车——等喽!等着看有没有装防滑链的车子到来。
既然不能马上上山,当然也不能干坐着,大家便下得车来,自己找起乐子来了。一伙人先是屁颠颠跑到山下,以井冈山为背景拍照留念:对着镜头或搔首弄姿一本正经摆着pose,或搬脖子搂腰欢呼雀跃状,或装鬼脸扮可爱,甚至打起最没创意的V字手势冒着飕飕的小风儿口齿不清地喊“茄子”,总之拍照拍得是横七竖八龇牙咧嘴不亦乐乎。
拍照拍得差不多了,车还是不见影子,大伙儿倒也不急。不知道是谁牵的头,发起了少年狂,把江湖上几近失传的玩意儿都鼓捣出来了——玩起了“撞拐”。这个游戏各地叫法不一,据说有的叫“斗鸡”有的叫“顶牛”等等不一而足。说名字不一定每个人都知道,一说玩法大家就都清楚了。很简单,一只手抓住不同侧的脚腕或者拉住裤脚,单腿跳行,用膝盖部互相攻击,招数不外乎顶、挑、压等,如果一方受攻击放手松腿脚掌落地,就算败落。一般一对一单挑,当然也可以群殴。或者加一些花样儿,比如分成两伙儿,每一伙儿准备一块大小适中的石头,亦攻亦守,目标是把对方的石头抢到手,谓之“抢宝石”。
现在的孩子,尤其是城里的孩子,听起这些来不啻天方夜谭,肯定一愣一愣的,他们哪玩过这个啊。还别说这个,藏猫猫丢沙包蹦格子弹玻璃球还有哪一样儿说起来不觉着生分呢?年代久远,这些先不提了。且说东方船众人,撞了一会儿“拐”,虽说可能感觉腿脚不如“年轻时”利索,体力也有点赶不上趟儿,却很高兴重温了一下“年轻时”的感觉,还是很有点爽歪歪的样子。
这里正玩得起劲儿呢,忽然看见另一拨人围着的地方,浓烟滚滚火光熊熊,原来是些个不耐寒冷又不喜欢运动这把“内火”的,不知道从哪儿搞来树枝生起火来了。大家于是一窝蜂围过去,围着火堆嘻嘻哈哈烤火取乐。
又有人闲不住了。发动起一批具有强烈表演欲望的家伙,现场表演“猫抖秀”——模仿model走台步,还郑重其事拉来随队摄影师,扛着机器全程记录。这台步走得那叫千奇百怪啊——内八字脚的、外八字脚的、罗圈腿加顺拐的、大傻老爷们儿翘着兰花指一劲儿甩胯外加抛媚眼儿的……美中不足的是,因为普遍身材比较袖珍,所以普遍那胯甩得不是很到位,幅度根本不够,但整体效果基本达到了惨不忍睹的地步。
正闹着呢,忽见一辆车缓缓驶下山来,而且,并没有装防滑链。领队上前询问,答曰:可以走,没有防滑链也可以。领队就跟司机去说,司机似乎有些忐忑,说试试吧。大伙儿吵吵嚷嚷争先恐后上了车,司机把车小心翼翼驶上了公路。
开始倒还顺利,虽说路面上都是白花花的冻雪坚冰,但坡度较缓,还没什么大碍,车子蜗牛般慢慢往山上挪动。车内人大多兴致很高,抹开窗户上的雾气看山色雪景拍照的打盹的探讨段子文化的干嘛的都有,并没有意识到,其实大家正行驶在一条危险系数很高的公路上。
突然,状况发生了!车子轮朝前转,车身却往后迅速滑了下去。只听见司机有些慌乱地喊着什么,刹车已经没有用了,司机把车轮一打,车屁股一下子顶在了山根根上。当时正好有另一辆车停在路边,东方船众人乘坐的车打横过来,正好被那辆车顶住了。
险况发生时,其实很多人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事。等平静下来才知道后怕。旁边不远就是山涧,如果车控制不住后果很可能不堪设想。好在是虚惊一场。据说当时司机眼泪都飙了出来。
就在大家商量着剩下的几十里路是不是步行的当儿,又一辆装着防滑链的车下山来了,领队赶紧上前说明情况,谈妥价格,大家换车继续前进。
这次很顺利,没出什么乱子,大家很快就把惊险的事儿抛在脑后了,一路无话,很快就到了山上会师的地点,遭到了先头部队的热烈欢迎,拥抱欢呼寒暄完了,各自拿着钥匙进宾馆找自己的房间去了。
正是:小历劫波后,井冈大会师。路上惊魂事,聊可助谈资。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三回 瞻旧址 仰先驱 细聆革命史
游圣地 祭英烈 敬挽忠义人
因早餐在上山前小镇里已经吃过,只有少数新陈代谢功能极发达者,又在山上用了一次早餐。其余的早早来到将举行庆典仪式和联欢活动的会场,帮着拾掇布置。
条幅彩旗挂好,桌椅摆好之后,会场中央正好腾出一块空地来。不知是谁,也不知是无心还是有意,把个乒乓球搞到地面上跳啊跳啊跳啊……忽然,大胡子老赵一声大吼:来啊,踢丫的!上去就是一脚,把个弹丸小球儿就当了足球了。
这样发疯搞怪的事从来不用怎么动员,大家呼啦一下就上来了,搞几样小物件摆了两个球门,闪转腾挪大呼小叫还真就踢起来了。没上场的在旁摇旗呐喊当起了拉拉队,每有精彩场面如踩了某个人穿着新鞋的脚撞人至眼镜跌落或者人仰马翻,喝彩声就会歇斯底里。
话说玩玩闹闹说说笑笑很快就到了中午,吃吃喝喝又是少不了的。餐厅非常大,供暖设备就显得跟不上了,所以里面温度不是很高,大概这多少影响到了众老饕的兴致吧,据说没有出现哄抢的场面,而且有一盘老鼠肉还被友好地传来传去,谁都舍不得先动筷子,一定要对方先动不可,高风亮节令人赞叹。
吃喝完了,大家排着队,一路高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去参观博物馆和革命旧址,追仰先烈遗风。
先后瞻仰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中国红军第四军军部旧址、朱德同志旧居、毛泽东同志旧居、中国共产党井冈山前敌委员会旧址、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等等。庄严之事,调侃不得,且听慢慢道来。
这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座落在当年井冈山军事根据地中心的茨坪,砖瓦结构,飞檐挑角,朱德同志题写的馆名,是我国地方性革命博物馆第一馆。
在博物馆里共有七个展室,陈列的展品大都是当年的实物,大量的历史文物和翔实的历史资料,让那段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历史历历在目。东方船众人在沙盘前,仔细聆听了馆内讲解人员对井冈山革命斗争史的讲解,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发展、会师及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粉碎国民党的军事“会剿”等历史事件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旧居旧址的建筑大都经过修缮粉饰,在外面看,不见沧桑气象,屋前草坪也是有模有样儿。因为是开放式的,所以里面展品极少,只有床具、油灯、毛笔、砚台、衣物、劳动工具等等。最多的是些劳动工具,据此可以想见先辈们一手拿枪一手拿锄头的景象。
现在的官儿们这些都不拿了,说起来铁锹倒是偶尔会动一动的。哪里圈了地要破土动工大兴土木了,被恭恭敬敬请了去,讲讲话剪剪彩,然后就要动铁锹了——官儿们腆着内容丰富的肚子吭哧吭哧撩几锹土——奠基么!然后,转身赴宴去了。
先不提这话。且说东方船众人来到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登上长长的一百零九级台阶,便是纪念堂了。这台阶为什么是一百零九级呢?原来台阶分两层,一层四十九级,象征1949年新中国成立,另一层六十级,寓意陵园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六十周年的1987年建成。纪念堂大门上方是“井冈山根据地革命先烈永垂不朽”的烫金横幅,大厅正面汉白玉墙面上是毛泽东题写的“死难烈士万岁”六个大字。东方船众人恭恭敬敬献上花篮挽联,恭恭敬敬三鞠躬。
正是:先辈无私,把头颅向青锋一祭;我侪有幸,将身躯为英烈三躬。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四回 抚今追昔 胡子赵漫揾英雄泪
深情至意 光头王轻折铁汉腰
转眼间可就到了
这重头戏可不是一般的辞旧迎新的联欢晚会那样,大家吃喝玩乐唱唱跳跳群魔乱舞一番就完事了的。当然以上的节目一样不少,可是除此以外,还有更重要的、不一般的、东方船特有的大事件。
这里先卖个关子,这大事件下回书我们才会细表,现在这回书讲的,就算个“前传”——现在不是流行这个么。
话说晚宴用罢,群英荟萃小礼堂,关于礼堂前文书已经提到一二,无非张灯结彩装置调试灯光音响等等,总之早已安排妥当。大家各就其位,先是一个个对着桌上的瓜子水果起劲,后来主持人出场,道了一通开场白,大家的心思大概还有一半在瓜子水果上。等到主持人宣布要由东方船总瓢把子大胡子老赵——赵树明董事长上台致词时,大家这才一个个敛神危坐,郑重其事起来。
大胡子老赵面带微笑来到台上,问候致谢的场面话说过,神色即转为凝重,看得出是强压心中激动的情绪,当讲到十二年风雨广告路和对十二年来为东方船打拼的兄弟姐妹的感谢时,竟潸然泪下。
举座默然,泫然。
大胡子老赵带着一帮子干将在江西起事,创立东方船,费十年心力,最终雄踞一方。而老赵志不止于此,在东方船赣地风头正盛之时,力排众议挥师南下,剑指南粤,马驻羊城,重开炉灶,要在这兵家必争之地,扬名立万儿,打下一片大大的疆土!转眼间又是数年过去,当年的志愿得偿,大胡子想必又有了更大的图谋。
所图者大,所负者重。
十二年一路行来,各中滋味,旁人绝难妄拟,这一掬泪必是五味杂陈罢!
正是:
当年自负凌云志,便至天涯帆未收。
往昔一点沧桑事,温酒谁与话从头?
话说大胡子揾英雄泪已罢,光头老王便龙行虎步来至台上。
老王姓王名郁斌,乃东方船“大副”是也。此人军旅出身,向来律己极严,行事严谨,作风硬朗。据传闻,老王有秘藏利器两把,一曰越王剑,一曰缅甸刀,轻易不发,发则可取人性命于千里之外。
既是传闻,想来当不得真,而与一刀一剑有异曲同工之用者,则是老王明察秋毫之利目和斩钉断玉之铁嘴铜牙。纰漏不足在他面前是绝对打不了马虎眼的,眼睛一瞄一个准儿;而一张铁嘴极具雄辩之才,引经据典雅俗通杀荤腥不忌,平日无人敢轻易撄其锋芒。
别看此人威风八面,其实却是刀子嘴豆腐心,发完飚就会提溜着你的耳朵摆事实讲道理言传身教一点不含糊,只搞到你口服心也服为止。遇到小孩子,他比那小孩子还要小孩子,屁颠颠逗弄起来没完没了,同事的女儿就曾多次领教,而且很是吃这一套,因为小家伙手里的东西别人要从来不给,可老王一开口就心甘情愿递过去,喯儿都不打。
话说老王上得台来,寥寥数语却字字掷地有声,言罢对在座众人深深三鞠躬,众人皆为之动容。想这老王乃宁折不弯之人,不到意深处怎肯轻折铁汉腰呢!且到后来大家举杯欢庆的时候,堂堂铁汉竟眼泛泪光,一派至情至性。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话说有那不怕挨打的,在老王寿诞之日,曾妄拟一联调侃贺寿,联曰:
无发无天无胆无惧,真大丈夫也;
有房有车有情有趣,是好男人耶!
仔细看来,倒也字字皆有出处,并非全然妄拟。老王因聪明“绝顶”,常戴顶帽子欲盖弥彰,后来索性一剃了之,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帽子也弃而不戴,从从容容以光头示人,此之谓无发无天;胆囊尝染小疾,反复磨人,不胜其扰,循医嘱引刀割之。人谓胆大包天,连胆皆无,从此胆就是天天就是胆,坦坦荡荡真真何惧之有!此之谓无胆无惧;下联无需赘释了吧,清楚明白。
发言完毕,赵王两老总为每位船员颁发漫画及东方船特制的笔记本和金牌。那漫画为江西东方船一猛人所绘,极尽夸张丑化之能事,却又形神俱备,惟妙惟肖妙趣横生;笔记本上凹版印制有公司名称和标志,金牌为此次盛会的特制纪念品,光华烁烁,甚是精致。
这一番举动,虽是个形式,却可以看出大家对此次盛会的重视,处处着意,处处用心。
因为用心,东方船得以贛地称雄,风头无两;因为用心,东方船得以迅猛发展,不断壮大;因为用心,东方船得以由贛入粤,雄视四方,并叫曾经对东方船不屑一顾的本地广告大户豪客们肃然起敬,顺眼低眉。两老总一掬泪三折腰,不只表达一片感激寄托一片期望,更可见雄心依旧,血仍未冷。
这正是: 秉一副热肠,有所必为,将扁舟换了斗舰;
凭十分血性,豪强不惧,教乜目改作低眉。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五回 托付青春 五载千金燕骏
封存梦想 一坛百感交集
上回说到两老总倾情致辞、发放纪念品,江西东方船甘总、钟总等也分别致辞并一同发放纪念品,多时方罢。接下来大家各展才艺,吹拉弹唱大秀特秀,喜洋洋你方唱罢我登场,靓女才郎同场竞技,南腔北调此伏彼起,那叫一个热闹。
唱着跳着闹着,不知不觉已近午夜。只见几位老总站起身,走到了传说中的坛子旁边。众人知道,今晚的重头戏要开场了,于是重又敛神危坐,眼神齐刷刷落在了那两个被念叨过无数次今日才有幸初识庐山真面的瓷坛上面。
瓷坛本身并无奇特之处,不过是两个普通的酒坛,但是此时此刻,或者说从五年以前它们被东方船众人委以重任之时起,它们就不再普通了——它们承载着东方船众人的一片热忱和满怀期望。
一坛酒,一坛写满梦想的纸片,
一把把同心锁环环相扣,锁锁相连。
经过五年一千八百多天的封存,
那酒,就有了梦想的味道,
那写满梦想的纸片,也充满了醉人的意味。
封存千余日,今日要开坛了。
旧坛开过,新坛又将重被封起,
等着下个五年以后的此日此时……
这是一种检视,
检视自己是否兑现了对自己的承诺。
这种检视本身就已经意义非凡。
只要能对着坛子说:
五年来,我尽心尽力了,我无愧无悔,足矣!
然后,把新的诺言许下,继续逐梦之旅……
这就是坛子的传奇。
很多已经离开的人回来了,
为了这个传奇,为了一坛酒,一个梦,
为了五年前郑重许下的一个诺言。
大胡子和众人一起,小心翼翼打开了那两个坛子。酒被小心地倒在几十个杯子里,大家举着酒杯,用心倾听当年许下承诺的人,用激动的声音首次公开自己当年的梦想。梦想的圆满与否已经不那么重要了,这一刻,大家的心都是满满的,这已经足够。
……
烛火点起来,新的坛子摆在了眼前,你准备好对自己的承诺了吗?
摄影机无声地工作着,大家排着队,为生命的下一个五年,郑重许下诺言。
《男儿当自强》、《朋友》、《祈祷》、《明天会更好》……一首首歌唱出了心声,唱出了期盼。两个被封好的坛子静静注视,见证着眼前的一切……
有点煽情了,有点煽情了。
但是此情此景,由不得你不煽情啊。终此一生,能有多少个五年?由得你做多少次规划?那放入坛中的薄薄一纸,此刻应该重逾千钧吧?为这一纸诺言——是的,我叫它“诺言”,而不是“梦想”。为这一纸诺言,你会时刻提醒自己,你对自己是如何承诺的,接下来的五年你该怎样去做?你会设想,五年以后当你再次面对这一纸承诺时,你的心境该会如何?
这是一种鞭策,开坛封坛早已超越其作为一种仪式的意义,你很可能因之终生受益,只要你真当了一会事儿了。
话说回来,谁能不把自己当回事儿啊,啊?!
这正是: 片纸千钧,上面有青春梦想;
五年一刹,往后须心力费煞。
浩歌发 待英彦四集 指日称雄
这演义版写到此处,高潮已过,再往下写无非是宴席散宾客分,不免有些感伤意味,索性略过不表也罢(此处略去五千八百字……)。
但关于东方船的故事,并没有结束,而是刚刚开始。
船行逆水,不进则退。
船终归是属于江海湖海的,而不属于岸。
东方船要面对的,将是更加苍茫浩淼的无涯水世界。
东方船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势将吸纳大批英雄才俊四方云集。
其时,击桨而歌,横槊而舞,扬帆鼓浪,擒龙缚鲸。如题。
正是:
一望苍茫何处岸?驶来十万八千里。
直向江海挂云帆,豪情纵,载梦乘风征航启。
桨楫赣粤两地发,艨艟四海结同契。
行遍天涯耽啸傲,称快意,我辈雄心惊天地!
东方浩歌·调寄《渔家傲》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