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警示”好还是“捂着”好?


  我是连云港人,虽然在北京工作,但每天上班之前,必定要浏览一下连云港的网站,看看连云港的新闻,渴望对家乡的了解应当是每一个在外地工作的人永远解不开的“情结”。“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何况人乎。

  可就在近日,我看到了这样一条消息:连云港市工商部门依据“对全市建筑工地所使用的20个批次的钢筋商品进行了抽样检查”结果,发布了“建筑工地钢筋抽检合格率为零”的“消费警示”(江南时报8月21日)。读了这则消息,不仅使我倒吸了一口凉气,这还了得,到处建设如火如荼、如同大工地一般的连云港建筑会不会成为中国最大的“豆腐渣”?

  今天(8月23日),我一上班就关注这个消息的进展。又是江南时报:“而对建筑用钢筋负有监管职能的连云港市建设局对此的回应却是:今年1至8月初全市钢筋送检合格率为96.5%。”究竟是100%不合格,还是96.5%合格?可能一头雾水的不仅是我一个人。

  可江南时报的文章出现了一个官员这样的滑稽言论:江苏省工商局消保分局某局长说,“市级工商部门对市场产品进行监测(抽查),其向媒体发布结果必须要得到省工商局的认可,不得未经许可私自发布消息。如未经许可发布任何抽查结果消息,这样会给社会造成不稳定因素,是违规行为。”

  我的一个博友也写了关于该市“建筑工地钢筋抽检合格率为零”的评论在博客上发表,可我今天上去一看,贴子没了,可能是“强制下架”了。我估计,该市的领导可能也是这样认为的,“这样会给社会造成不稳定因素。”

  究竟是向公众告知实情就会给社会造成不稳定因素?还是隐瞒真相会给社会造成不稳定因素?这样的佐证材料可谓一抓一大把,这里我来列举几个事例。2003年初,SARS在我国广东、北京、山西等地肆虐。由于官方没有及时采取积极防范措施和及时公布真相,直接导致民间各种传言四起百姓惊恐万状。

  同样,国际上也猜测质疑纷纷。该年4月6日,卫生部部长张文康面对国内外各路记者慷慨激昂道:“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在中国工作、生活,包括旅游,都是安全的。在座的各位,戴口罩,不戴口罩,我相信都是安全的。”一位正直的老军医目睹自己医院塞满SARS病号的现实,及时的向世界坦诚了事实真相,顿时张部长的“国际誓言”被打得粉碎,引起国内外大哗。

  官方天大的“国际玩笑”谎言不仅导致了官方权威在民间的失信,而且直接导致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极大损害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声誉。幸好党中央的及时发现和纠正,罢免了包括张部长、北京孟市长和广东卫生厅长等人的职务,并带领全国人民齐心努力共度难关,才最终取得战胜SARS恶魔的伟大胜利。

  从“今年1至8月初全市钢筋送检合格率为96.5%。”这个数据来看,当然值得我们放心了。但有时候政府有关部门发布的数据与结果往往是两码事,最为著名的要数1998年的九江防洪大堤了,曾经被当地官员吹嘘为固若金汤的大堤,在洪水到来的时候,千疮百孔,根本没有一点阻挡功用。事后调查得知,原本应当是钢筋混凝土的大堤内部灌注的竟然是泥浆,这就相当于洪水的先头部队早在主力大军到来前就已经打入防守工事的内部,到时候里应外合,势如破竹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难怪朱镕基总理在抗洪前线,面对着滔滔的洪水和当地一脸惶恐的官员矢口国骂,斥之为“豆腐渣工程”和“王八蛋工程”了。

  建筑材料可不是小事啊,钢筋就是建筑物的骨架,来不得半点马虎,质量就是生命!该警示的就得警示。连云港市工商部门发布的“建筑工地钢筋抽检合格率为零”虽然有点危言耸听,但总比江苏省工商局消保分局某局长的“这样会给社会造成不稳定因素”好。从不合格到合格再到“不许说”,看来,有关部门和个人是要把这件事“捂”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