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们的需求主要包含以下五个层面: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只有前一个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才会去追求下一个更高的需求。把这个理念应用于目前人们对手机需求的心理变化上,就不难发现其发展的脉络、趋势和走向。
目前,中国手机用户高达5亿!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手机逐渐从基本的通话工具,发展成为时尚潮流的风向标,甚至是张扬自我个性的标志。正是在消费者更高需求层次的驱动下,2007年的手机产品正呈现出新的潮流和趋势:在外观上,轻薄至上,小巧为美;在功能设计上,简约实用;而在产品特性上,具有低价全能的特点。
骨感为美
如今手机款式推陈出新的速度,可以说已经不亚于巴黎和米兰的时装发布,时尚之风越吹越猛。而引领手机时尚潮流主线的,无疑是外观越来越轻薄、小巧,尽现骨感之美。凭借时尚超薄的V3,摩托罗拉创造了一个手机神话,之后其主力产品无不搭乘超薄的概念。它曾在印度推出的MOTOFONE F
简约实用、低价全能
看看历年卖得最火,销量领先的手机,以简约实用而制胜的不在少数。在体积颇小的手机产品的设计方面,简约符合了大部分人的审美观,这样的手机也成为了人气王。但简约,不是简单,消费者依然对手机功能提出了需求——实用。2007年,简约实用实际上意味着一些以前高端功能的下移,包括:更高级的和弦铃声、支持MP3、AAC/AAC+/eAAC+的音乐功能、向130万像素的照相功能、基于彩色LCD / UI的用户界面和应用性能,2D游戏或者3D游戏,以及更长的待机时间等等。当然,也有更多的人希望手机能更便宜——前提是,功能得全,不能因为价格低、体形薄而丢掉。
单芯片走上前台
消费者的这些期望给手机厂商提出了挑战。这些都是非常有“技术含量”的要求,作为一个拥有如此复杂电路设计、如此繁多的零配件的高技术产品,人们还在期望它再薄一点,时尚元素再多一点,成本还得降低。手机厂商如何顺应、并同时满足以上甚至可能互相制衡(价格和功能、轻薄小巧)的时尚和潮流呢?
单芯片在这个时间的出现,成为了满足这些诉求的可能性之一。单芯片把以往在手机主板上所必须的功能模块集成到一块芯片上,成本、空间的节省是非常直观的。高通公司的单芯片解决方案QSC系列产品便把基带调制解调器、射频(RF)收发器、电源管理芯片乃至系统内存等集成到了单一的芯片上,从而带来了三“增”三“减”的优势,包括功能增多、性能增强、通话和待机时间增长;减少芯片组面积、成本减低和缩短产品上市时间。因而,单芯片技术成为了解决手机“瘦身”的良药,也给新颖款式的手机在设计上留下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并能保证低端手机同样可以集成更多能为用户带来美好体验的功能。
事实上,单芯片解决方案已经受到全球运营商一致推崇,成为他们普及
相关专家指出,单芯片解决方案的应用将是全球手机终端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特别是在未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