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点,看你12日留言的口气,是很开心的样子,我好高兴!在越南陌生土地上每一个开心的地方,我都会想到你,想到要是点儿和我在一起该多好,想看点点好奇调皮、活泼可爱的样子和异想天开的评论——那时点儿也是一道迷人的风景,会让我加倍快乐!
点点,此次越南旅游回来,和好友李先生聊天,他说越南之行是我的一次“自在之旅”,这真是心有灵犀之言啊!因为我勿需请示、请假、汇报,不用求助、求情、准备,就成全了一次长途之旅;更重要的,是在旅途中,我也和李先生一样,一直在思考这个人生的“自在”问题。我们这个将近200人的旅行团,百分之八十是退休老人,于是我就反复琢磨一个异常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年轻人都干什么去了啊?年轻人都干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去了呢,在他(她)们这个最具活力、好奇心和挚爱生活的人身阶段,尤其在这个一年一季的美好春天里?难道他(她)们也要和我们一样,把一生最该风光、潇洒的事情,拿到四五十岁和年老退休之后去做吗?
有个十多岁的女孩子,一直蹦跳着跟在一个中年妇女身后。有天她偶然和我走在一起,我就问她:小朋友,没读书吗,还有时间来旅游呀?她母亲无奈地说:去年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学校,也没找到工作,一直没事做呢,在家也是玩,因此就带她出来了。我在心里笑起来:哈哈——没书读、无事做的人,也能像我一样到另一个国家去享受人生的“自在之旅”,那有书读、有事做的人干什么呢?他(她)们在折腾着书本和试卷、工具和钞票、名誉和地位等等,这真是人生奇妙的尴尬啊!
我想现代人恐怕有三个困境,就是想要金钱时没有金钱,想要时间却没有时间,想要知识的没有知识,任何人都难逃其中至少一个困境。这还不算,现代人生活在竞争的社会中,最大的矛盾和困惑是:难以在这个必须处身的三维空间中找到理想的平衡,因此常常浑身都不自在。比如某人可能很有钱财,但未必会有闲暇的时间和够用的知识;某人可能很有时间,但又未必会兼有钱财和知识;某人可能很有知识,但在学富五车的同时,却可能是个穷光蛋和大忙人!
点点,就整个人的一生来讲,能否有办法在金钱、时间和知识这个悖谬的三维空间中找到合适的平衡呢,虽然找不到理想的平衡?我想这个办法应该是有的,这其实是个经营人生的战略大法,突破口就是不要单纯在金钱和时间上折腾,而要打知识的主意,要盯着知识想办法。打知识的主意有两个方面:一是要迅猛地吸取知识,成为真正的“知识分子”,对专业工作应对自如,为可期待的自在生活预备物质性条件;二是要学会超越知识,成为不受地域、专业知识束缚的自在自为的人。“自在”是人生快乐最高的价值追求,许多矛盾和不快都是因为“不自在”而产生的。“自在”表现为身体和物质在知识环境中的舒适自由处境,但“自在”的实现则要依靠心灵对知识的超越。拥有并超越知识,我们就会使知识得到超常、灵活、有效的发挥,就会拥有并支配足够的金钱与时间。在现实社会中,知识束缚造成的苦恼和不自由远多于无知造成的苦恼和不自由。多数人是被时间和金钱折腾着,成为时间和金钱奴仆;一个人可能很有知识,但正好是知识害了他,因为他没有超越知识,缺乏左右和支配时间、金钱的精神与超人力量。就整个人生的快乐价值而言,与其占有苦恼的知识,不如拥有真正的“无知”。但人没有办法完全预知某种知识在未来快乐与否和快乐的价值有多大,因此人要快乐,必须骑上知识这匹骏马,同时握住精神、智谋、超人力量这几条缰绳,成为主宰人生快乐的骑手,不让奔跑伤害自己。人生泰然快乐的人,其实是骑住“马背”而又超越“马背”的人——他前进的快乐是因为马的力量和他安全地骑在马背上;而当奔驰的骏马跌下悬崖时,他却并没有骑在“马背”上啊,哈哈!
知识的超越主要有三种:一是知识到知识的超越,二是知识到精神的超越,三是知识到神灵(超人力量)的超越。就普通人的多数自在和成功来讲,主要是从知识到知识和精神的超越。人在凡尘俗世中,只要获取和转移一种知识或精神的力量,便又站到另一个制高点上了,自由和快乐就是倍增的。十年前有个美丽女孩,好不容易挣到一份在县城派出所当警察的工作,那时我和几个朋友劝她辞职去北京学习和发展,而她觉得这是根本不可想象的事情,她无法脱离、超越工作、工资、关系、恋人、观念等等知识构筑的既有信息环境;但一年之后,她还是去了,并由此改变一生。她的成功和快乐,既有知识的超越,但主要是精神的超越。月初我所在单位的科研部门建议我写篇论文去参加下月省里的学术讨论会,我说不行啊,我要去旅游啊。这就是解除一种知识的束缚,进入另一个知识的天地。但这种知识的超越,是依赖超越知识的精神力量作为支撑的。有一年单位中层干部竞聘上岗,据说我是符合条件者没有报名参聘的少数几个人之一。有朋友问我为什么不参加竞聘,我说我是个私心很重的人,不愿在本属个人的自在天地里让进一个“职务”竞争者,与我抢夺有限的时间和自在资源。我的这个情状是一种精神的超越,而且我知道我能做什么,应该放弃什么,这是“参天悟地”的结果,因此也是从知识到神灵的超越。点点,我自认为已经得到不断的超越,拥有知识、精神和超人的力量,对身外之物处之泰然,非常地自在自乐。在我三十多岁的时候,北大有位七十多岁的学科鼻祖对我说,要是在旧中国的北大,他会毫不犹豫的录取我做他的博士生,清华有位做教授的朋友说,要是在旧中国的大学,我早就是教授了;可是在我四十五岁的时候,我还只是一个助教呢。但我并不自卑、抱怨、自弃,并不用那一套僵死腐朽的考试和职称评定体系来束缚自己,而是追求超常规的“发展”。身外之物都是有秩序的,而且必须是有秩序的,这样多数人才会处得安全、安然。身外秩序也是一种“天意”,对于个别和少数人来讲,人生最高境界未必是“天人合一”的,先知先觉者自有一个“天”,那就是“佛性”——点啊,这是最高层次的超越了,常人是难以企及的。
点点,人生的选择和放弃很重要,作好这个决策不仅需要知识力量,而且需要爱情、道德、信仰、牺牲、意志等精神力量,甚至还需要晓悟命数的超人力量。人在很年轻的时候,不可能具备作出个人重大决策的全部支撑力量,因此人生道路的选择必须考虑有利于知识的学习,因为任何成功的归属都是以知识为基础的,而且超越知识的快乐人生亦是必须首先拥有知识。
一般年轻人对社会和制度的改良比较有激情,不少人甚至一生都投入到革命和改良之中,而失去了许多个人的幸福与快乐。我想一个理想、合理的制度安排,只要能做到一点就是优秀的了,那就是:让拥有知识和超知识力量并作出相应贡献的人,也拥有相应的钱财。我们的市场法制社会已经基本做到这一点,需要改进的方面只是一些“细枝末节”,因此人生快乐的策划不要太多依赖社会,而要依赖自我——知识的自我和超越的自我。
年轻人对知识的学习,在技术和能力方面有两个参照,一是什么知识最有利于获取和支配金钱、时间,二是什么知识才最有利于超越知识本身。这样我们要学的知识不是少了,而是多了,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学习世界历史、文学和宗教的知识。
呵呵,美丽点,我唠叨得太多了,你会逐步领会我的说教,盼你的快乐与知识一同增长。
陈嘉珉/2005年4月15日/兴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