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论文:
1、2001年,论文《浅议乡土社会与法治》发表于《珞珈法学》。
2、2005年,与彭真明教授合写的论文《台湾地区公司法最新修订评介》,载于赵旭东主编:《公司法评论》2005年第3辑,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
3、2006年,与刘华教授合作撰写的《对中国古代版权理念缺失的法文化考察》,载于《中国版权》(CSSCI)2006年第1期。
4、2006年,与刘华教授合作撰写的《基于法文化视角的清末版权法律文本产生背景考察》,发表于《甘肃政法学院学报》(CSSCI)2006年第5期。
被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 法史学》2007年第1期全文转载。
5、2006年,与刘华教授合作撰写的《"观念权利"缺乏背景下的"实在权利"》,载于《中国版权》(CSSCI)2006年第6期。
6、2007年,与彭真明教授合作撰写的《德国公司治理立法的最新进展及其借鉴》,发表于著名法学刊物《法商研究》(CSSCI)2007年第3期。
7、2007年,与彭真明教授合写的论文《上市公司治理的另类路径》,载于赵旭东主编:《公司法评论》2007年第1辑,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版。
8、2007年,与彭真明教授合作撰写的《论注册会计师不实财务报告的民事责任》,发表于《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2期。
9、2008年,与彭真明教授合写的论文《商会:历史前见•当下情境•制度走向》,发表于王保树主编《中国商法年刊》(CSSCI),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0、2008年,与周洪涛博士合作撰写的《论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知识产权文化》,发表于王立民、黄武双主编:《知识产权法研究》第5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1、2008年,与彭真明教授合作撰写的《论律师对第三人的民事责任——以证券虚假陈述为视角》,发表于《社会科学》(CSSCI)2008年第6期。
后收录于王利明主编:《中国民法年刊(2006-2007)》,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12、2008年,与彭真明教授合作撰写的《论注册会计师不实财务报告的民事责任——法释(2007)12号评析》,发表于《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CSSCI)2008年第3期。
后收录于王利明、祝幼一主编:《物权法与证券投资者权益保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3、2008年,与彭真明教授合作撰写的《〈物权法〉视野中的农地问题》,发表于《江汉论坛》(CSSCI)2008年第9期。
获奖情况:
1、2001-2002年,根据暑假实践写成的论文《社会心理危机的产生及其对策初探》,获得武汉大学实践优秀论文三等奖。
2、2004年,本科毕业论文,《论民事简易程序》获得武汉大学优秀毕业论文奖。其后,此文发表于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律网。
3、2005年,撰写的《台湾地区公司法修正与大陆公司法巨变的比较研究》获得湖北省商法学会2005年度优秀论文评比三等奖。
4、2006年,撰写的《由多元到一元——论农村土地立法的价值取向》获得湖北省民法学会2006年度年会论文评比一等奖(全省仅两名)。
5、2006年,与彭真明教授合作撰写的《论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制度缺失与完善》,获得武汉市经济法学会评比二等奖。
6、2007年,硕士毕业论文《多元视角下的农村土地问题研究》以全优的成绩获得优秀毕业论文。
参加项目:
1、2004年-2005年,参与了教育部人文社科2005年度规划项目(项目批准号05JA820010),刘华教授主持的“我国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撰写了其中的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国情分析部分,共6万字。
2、2006年,参加了刘华教授主持的国家知识产权局软科学研究项目,对学生群体知识产权意识进行了实地调查。调研报告1.5万字发表于吴汉东主编:《中国知识产权蓝皮书(2005-2006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2007年-2008年,参加了教育部人文社科2006年度规划项目(项目批准号06JA820018), 彭真明教授主持的《注册会计师不实财务报告民事责任研究》,撰写了最终报告的两章。
4、2008年,作为项目完成人参与刘华教授主持的“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运行及完善研究”,获得武汉市(软科学)科技进步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