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以来还没有失过手的(3)


  上次我讲的是商鞅的故事,用来证明拍马是五千年没有失过手的求官招术。我还把拍马划分了一下档次,像商鞅的这样的人物,算是大拍马家,有自己的政治追求与修养和境界。也有次而下之的,是心灵眼明,善于揣摩上司的意见,虽然不是什么大拍马家,但也还算是拍马中的典型正宗形象。

  如我读《红楼梦》中的茗烟,就是这样一个人。同《红楼梦》中许多人物相比,茗烟的的确确是一个小人物,他的身份仅仅是宝玉的书童和小厮,可他却是宝玉“第一个得用之人”。这个评价不得了,你想想你身居官场,成为上司的“第一得用之人”,那会是什么前程?这个“第一得用之人”具体是什么样的呢,换句话说是什么样的标准呢,用茗烟自己的话说:“二爷的心事。我没有不知道的”。我觉得,要说对宝玉了解之深,茗烟要在晴雯等人之上。

  《红楼梦》第四十三回“闲取乐偶攒金庆寿,不了情暂暂撮土为香”,所写的茗烟就可以做为官场求上进之人练就基本功的教材。那天贾母给熙风过生日,而宝玉一早却跑出了门,只见宝玉遍体纯素,从角门出来,一语不发,跨上马,一弯腰,顺着街就越下去了。宝玉的行动有点稀奇古怪,他想干什么,要到哪里去,宝玉没有讲,茗烟也一时摸不着头脑。但机灵透顶的茗烟从宝玉的穿戴、买香这些蛛丝马迹中,很快就猜到了主人的心,因而他不仅想出了去水仙庵,还建议宝玉到井台焚香祭祀,这些十分投合了宝玉祭祀金钏这件事。二人一起来到井台邀。宝玉掏出香来焚上,含泪施了礼,一语不发,使人纳闷。这时只见茗烟,磕了几个头,口内祝道,:“我茗烟跟二爷这几年,二爷的心事,我没有不知道的,只有今儿这一祭祀没有告诉我,我也不敢问.只是这受祭的阴魂虽不知名姓,想来自然是那人间有一,天上无双,极聪明极俊雅的一位姐姐妹妹了.二爷心事不能出口,让我代祝:若芳魂有感,香魂多情,虽然阴阳间隔,既是知己之间,时常来望候二爷,未尝不可.你在阴间保佑二爷来生也变个女孩儿,和你们一处相伴,再不可又托生这须眉浊物了。”这可是领导老板的一个典型的“帖心人”样板。

  与领导、老板相处得怎么样,对于自己的工作环境,事业兴衰,处世前景具有重要作重要意义。相处和谐,领导、老板赏识你、重用你,你成为他她“第一得用之人”,你会工作得有兴趣,有劲头,事业兴旺。相处不好,他她给你穿小鞋,设障碍,你干得无心无绪,萎萎靡不振,或吃力不讨好,前景黯淡,这个亏就吃大了。如果是在公司,若炒了你的就鱼,你得重新寻找工作,或许你并不稀罕在他她手下的这份工作,或老早就想辞职另有高就,但毕竞是因与领导、老板不和而被炒掉的,而不是主动辞走的,心里遍总是不拿好受,而不论论你走到哪里,仍然还要遇到新的领导新的老板,除非当了皇帝,而刞是终身总统。这样一想,倒不如做一个放下身段,像茗烟一样,当领导老板的“帖心人。一个能够了解上司的疾苦,体谅老板的困难之处并给适当的“帮助”,如果能够做到这些,也就知道的处境和心情,,那么晋升的机会就在不远的地方向你招手了。

  我们不是商鞅,所以茗烟就是我们的是榜样。我的一个同学,师范毕业后去深圳一家民营学校当老师。有一次,他随校长出去与与外商谈判,谈判当中他出来发现天阴了,就灵机一动,买了几把备用伞。待校长与外商谈判出来,天正下着雨,我的这位同学把买来的伞奉上,校长十分赞许,此后把我的这位同学视为“第一得用之人”,很快提拔他当了校长助理。不要以为这件事反映出来的没有普遍意义,领导老板并不需要你有经天纬地之才,我原来的一个科长对我说,领导的身边往往有九个奴才一个天才,我理解这是一个比方,一个领导一个老板希望他手下做的就是茗烟、我那位同学的那么一个角色。有几年,我们这里盛行“情商”理论,一位领导甚至在办公室里上讲“情商”的故事,说一个老板让他手下的两个伙计分别去市场上买土豆,一个伙计跑了一趟市场回来说,市场没有卖土豆和,空手回来了。另一个伙计灵活,到市场上看没有人土豆,就把其它的卖家,什么卖豆腐卖白菜的价格抄下来,回来给老板汇报,受到表扬,高级领导说,看,这个伙计就是情商高,老板就是用这样的人。所以不要小看领导老板说的某一句话、某一件事。老板说:“好冷啊1”这句话不见得只是告诉你天气的状况而己,也许这有“一起去喝一杯咖–啡如何?”的意思;或是请你“打开暖气”的意思。如果这时你说,“天气预报,最近气温也会升高的。”好就没有意思了,,老板会感到很扫兴,本来想去喝一杯咖啡的兴一致就没有了,久而久之在领导和老板的眼里你是没有情商没有悟性的人,你想当官谋职晋升,起码印象分没了。

  知道了吧,“第一得用之才”就是领导老板口袋中的后备干部,他的样板就是茗烟。

  我近20年机关生涯中有一直弄好茗烟的角色意义,但也有幸遇到不少有能力有才华有前途现在身居要职的领导,淡化了我在这方面的感知,不知是好是坏。与一个富有能力和才华,而且乐观开朗、胸怀宽广的老板,是一件十分愉快的事情。你可以免去许多提防,尽可以以诚意和他交往。有的领导是从基层干上来的,能力棒,知识不够精钻,可他喜欢和我这样的一类书生打交道,我也喜欢听他扯从政的事,从中领会经验智慧,他朴实的大白话语言不因他退位而退色,现在想起来也是栩栩如生。有的领导是专家学者型,你和他说话,从来没有压制感,总是被他的知识魅力所感染,所倾倒,有那么一种大显身手大展鸿图的渴望。可是,如果从普遍意义上说,才是做茗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