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好友蒋正义先生在美国考察时的感想.
蒋正义先生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公务员书画家协会秘书长,江苏省人事厅处长.
在美国一个月余,跑了七个城市,我最为关注的是美国的画廊与画家。
画廊有美国人经营的和中国人经营的两大类。
美国人经营的画廊有高档的,也有低档的。高档的画廊不光面积大,装潢现代,而且所卖的作品都十分精美。这些精美的展架上,绘画绝大多数都是现代抽象作品,给我的印象是唯美、华贵、纯真、自由奔放和无拘无束。在拉斯维加斯的一个画廊里,腥红的地毯和雪白的墙壁上摆掛着大大小小的抽象绘画。站在这些作品面前,我深感一种震撼。这是一幅幅画么?不,这是生命、是宇宙、是烈火、是流星、是大海、是夜空、是激情、是呐喊、是自然的印痕、是深奥的太极,当然又是一种激情、一种灵感、一首诗歌、一曲交响乐……
我在国内看到过的展览和画册,多是一些文艺复兴以来的经典画家作品,像美国画廊中这些现代抽象而又无名画家的精彩之作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当我看得入神的时候,画廊一位五十多岁的男士走到我身边,脸上掛着浓浓的书卷气,他似乎是向我介绍作品,又像是与我交谈,遗憾的是我英语不行,只好哼哼哈哈的礼节性的应答。如果我能与之交谈,那收获恐怕更大。
美国人也经营低档画廊。在这样的画廊中,卖得东西品种较杂,有油画、有瓷器、有雕塑等等。油画多是些很具象的风景和静物,以我的感觉,这些画肯定是些三流的中国画家画的,因为笔触中带着中国常有的前苏联油画的印迹,价格也相当便宜,60美元左右。瓷器则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也有中国的。画廊里更多摆放着的是铜塑的多种动物,鹰、狗、狼、虎,真是应有尽有。不知为什么,这些铜塑动物给人以阴森森的感觉,就像看外国插图中巫师的感觉一样,非常恐怖。这种恐怖感使我似乎触摸到了欧美文化的内核,大概这种体量既大,面目阴森的装饰物摆在美国人的家里,与他们想称霸世界的野心很合拍!
中国人经营的画廊很难有优劣之分,说句不准确的话:不管画廊是大是小,都给人以堆砌艺术的感觉。墙上掛着中国画,全是些大红大绿的外行劣作。水平高的充其量相当于咱们国内老年书画的水平。我常常见到,在纽约、华盛顿这种大都市的豪华的中餐馆里,墙上掛的竟然都是些令人作呕的所谓中国画,真是影响食欲。这些画是从大陆带来的?还是在当地画廊买的?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中美之间的艺术文化交流已相当频繁,为什么连一幅上水准的画都见不到?莫不是像某些电影一样,专拿中国人落后愚昧的一面给美国人看?
在洛杉矶一家华人画廊里,终于看到几张好作品。有几张是广东人画得山水,泼辣、丰富,还带着水彩韵味,有几张竟然是江苏省美术馆张兴东的作品,画的古朴而谨慎,可惜标价不高,100多美元,画上面落满了灰尘,想必掛了很长时间了。
华人画廊里堆砌着只有在中国的乡镇才见到的劣质瓷器、财神、关老爷、寿星佬几乎是每个店里都少不了的内容。这种杂乱与低俗使身在异国的我十分愤懑。怪不得国内友人总是说:外国人对中国的艺术不了解。是的,这些艺术垃圾怎么代表当代中国的艺术主流?我们真是要认真考虑一下,我们在文化艺术上到底向美国人展示了什么?!
中国的画家在美国的境遇如何呢?
陈逸飞创造了一个神话,然而这个个体神话掩盖不了一个整体窘况。当年在国内同样不可一世的陈丹青,到美国后一文不名,最后只好回来。在美国,中国画家(指中国的油画家)的艺术水准是手屈一指的,但得不到美国上流社会和核心艺术圈的承认。都市街头,三三两两背着画板转悠的中国画家们,表情漠然。偶尔有人画像,他们便在马扎上坐下来,使出他们的好手段。在华盛顿,我见到过三个中国画家,其画头像的水平显然是经过严格的院校训练,结构、明暗、线条、神韵都让我十分佩服。再看那些欧洲或者美国本土人画的头像,简直就是漫画。笨拙稚弱的线条,再加一点不知其所以然的明暗,就是他们所有的本事了。江苏省美术馆的李华瑛,算得上画界高手,她在美国,替博物馆修补破损的油画,这已经是十分体面的工作了。在美国,绝大部分中国画家靠干街头画像这类杂活养生,一天的收入平均为100-200美元不等。画家们在街头游荡的时候,要时刻警惕警察的驱赶,因此他们大多轻装简从,便于快速逃跑。在美国的一些城市,我经常看到老外手里拿着我们中国人的“梅花字”。所谓的“梅花字”,就是在国内的一些旅游景点和乡村集市上看到的,用大大小小的板子,蘸着红红绿绿的颜色,涂抹出的那些吉祥话语或人的名字。导游告诉我,现在二分之一的中国画家已放弃头像生意,改为在街头写“梅花字”,老外不懂什么高下,看到花花绿绿十分抢眼,就喜欢买。如果没有警察干扰,写“梅花字”的画家一天能有400美元的收入,这在一般的华人中,就算得上“腕儿”了。在最繁华的纽约时代广场,我遇到了一个二十多岁的中国画家,他面前摆着一米多长的条櫈上架着画板,画板上摆着两张他写好的“梅花字”,在我看来,这个年轻人的水平差极了。因为我上小学时,曾有好几年迷过这玩意,如今不知何故,忽然技痒,走过去,唰唰几下,几枝兰竹,两个蝴蝶跃然纸上。那位表情木然的年轻人眼里射出惊异的光,又递过来一张纸,我笑了笑,没有再画。问他是哪个院校毕业的?来美几年了?这小伙子一言不发,重新陷入木然,跟着他的那个女孩也欲言又止。我猜度,他已经麻木,除了要钱,就没有必要,也没有心思再开口说话!此时此刻,我心中感慨万千:何必舍家别业,离乡背井到异国他乡来受这个洋罪?从戴着长长的鸭舌遮阳帽的装束上,可以看得出,他肯定是北京某艺术院校毕业的学生,怀着献身艺术的理想或淘金的梦想来到美国,然而竟落到卖艺为乞的地步以至变的冷漠而木然,连话都懒得说了。作为一个中国官员,一个在中国土地上受人尊敬的画家,我的同情、不平和爱莫能助变成一句话:同胞,你要自尊自强啊!
蒋正义先生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公务员书画家协会秘书长,江苏省人事厅处长.
在美国一个月余,跑了七个城市,我最为关注的是美国的画廊与画家。
画廊有美国人经营的和中国人经营的两大类。
美国人经营的画廊有高档的,也有低档的。高档的画廊不光面积大,装潢现代,而且所卖的作品都十分精美。这些精美的展架上,绘画绝大多数都是现代抽象作品,给我的印象是唯美、华贵、纯真、自由奔放和无拘无束。在拉斯维加斯的一个画廊里,腥红的地毯和雪白的墙壁上摆掛着大大小小的抽象绘画。站在这些作品面前,我深感一种震撼。这是一幅幅画么?不,这是生命、是宇宙、是烈火、是流星、是大海、是夜空、是激情、是呐喊、是自然的印痕、是深奥的太极,当然又是一种激情、一种灵感、一首诗歌、一曲交响乐……
我在国内看到过的展览和画册,多是一些文艺复兴以来的经典画家作品,像美国画廊中这些现代抽象而又无名画家的精彩之作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当我看得入神的时候,画廊一位五十多岁的男士走到我身边,脸上掛着浓浓的书卷气,他似乎是向我介绍作品,又像是与我交谈,遗憾的是我英语不行,只好哼哼哈哈的礼节性的应答。如果我能与之交谈,那收获恐怕更大。
美国人也经营低档画廊。在这样的画廊中,卖得东西品种较杂,有油画、有瓷器、有雕塑等等。油画多是些很具象的风景和静物,以我的感觉,这些画肯定是些三流的中国画家画的,因为笔触中带着中国常有的前苏联油画的印迹,价格也相当便宜,60美元左右。瓷器则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也有中国的。画廊里更多摆放着的是铜塑的多种动物,鹰、狗、狼、虎,真是应有尽有。不知为什么,这些铜塑动物给人以阴森森的感觉,就像看外国插图中巫师的感觉一样,非常恐怖。这种恐怖感使我似乎触摸到了欧美文化的内核,大概这种体量既大,面目阴森的装饰物摆在美国人的家里,与他们想称霸世界的野心很合拍!
中国人经营的画廊很难有优劣之分,说句不准确的话:不管画廊是大是小,都给人以堆砌艺术的感觉。墙上掛着中国画,全是些大红大绿的外行劣作。水平高的充其量相当于咱们国内老年书画的水平。我常常见到,在纽约、华盛顿这种大都市的豪华的中餐馆里,墙上掛的竟然都是些令人作呕的所谓中国画,真是影响食欲。这些画是从大陆带来的?还是在当地画廊买的?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中美之间的艺术文化交流已相当频繁,为什么连一幅上水准的画都见不到?莫不是像某些电影一样,专拿中国人落后愚昧的一面给美国人看?
在洛杉矶一家华人画廊里,终于看到几张好作品。有几张是广东人画得山水,泼辣、丰富,还带着水彩韵味,有几张竟然是江苏省美术馆张兴东的作品,画的古朴而谨慎,可惜标价不高,100多美元,画上面落满了灰尘,想必掛了很长时间了。
华人画廊里堆砌着只有在中国的乡镇才见到的劣质瓷器、财神、关老爷、寿星佬几乎是每个店里都少不了的内容。这种杂乱与低俗使身在异国的我十分愤懑。怪不得国内友人总是说:外国人对中国的艺术不了解。是的,这些艺术垃圾怎么代表当代中国的艺术主流?我们真是要认真考虑一下,我们在文化艺术上到底向美国人展示了什么?!
中国的画家在美国的境遇如何呢?
陈逸飞创造了一个神话,然而这个个体神话掩盖不了一个整体窘况。当年在国内同样不可一世的陈丹青,到美国后一文不名,最后只好回来。在美国,中国画家(指中国的油画家)的艺术水准是手屈一指的,但得不到美国上流社会和核心艺术圈的承认。都市街头,三三两两背着画板转悠的中国画家们,表情漠然。偶尔有人画像,他们便在马扎上坐下来,使出他们的好手段。在华盛顿,我见到过三个中国画家,其画头像的水平显然是经过严格的院校训练,结构、明暗、线条、神韵都让我十分佩服。再看那些欧洲或者美国本土人画的头像,简直就是漫画。笨拙稚弱的线条,再加一点不知其所以然的明暗,就是他们所有的本事了。江苏省美术馆的李华瑛,算得上画界高手,她在美国,替博物馆修补破损的油画,这已经是十分体面的工作了。在美国,绝大部分中国画家靠干街头画像这类杂活养生,一天的收入平均为100-200美元不等。画家们在街头游荡的时候,要时刻警惕警察的驱赶,因此他们大多轻装简从,便于快速逃跑。在美国的一些城市,我经常看到老外手里拿着我们中国人的“梅花字”。所谓的“梅花字”,就是在国内的一些旅游景点和乡村集市上看到的,用大大小小的板子,蘸着红红绿绿的颜色,涂抹出的那些吉祥话语或人的名字。导游告诉我,现在二分之一的中国画家已放弃头像生意,改为在街头写“梅花字”,老外不懂什么高下,看到花花绿绿十分抢眼,就喜欢买。如果没有警察干扰,写“梅花字”的画家一天能有400美元的收入,这在一般的华人中,就算得上“腕儿”了。在最繁华的纽约时代广场,我遇到了一个二十多岁的中国画家,他面前摆着一米多长的条櫈上架着画板,画板上摆着两张他写好的“梅花字”,在我看来,这个年轻人的水平差极了。因为我上小学时,曾有好几年迷过这玩意,如今不知何故,忽然技痒,走过去,唰唰几下,几枝兰竹,两个蝴蝶跃然纸上。那位表情木然的年轻人眼里射出惊异的光,又递过来一张纸,我笑了笑,没有再画。问他是哪个院校毕业的?来美几年了?这小伙子一言不发,重新陷入木然,跟着他的那个女孩也欲言又止。我猜度,他已经麻木,除了要钱,就没有必要,也没有心思再开口说话!此时此刻,我心中感慨万千:何必舍家别业,离乡背井到异国他乡来受这个洋罪?从戴着长长的鸭舌遮阳帽的装束上,可以看得出,他肯定是北京某艺术院校毕业的学生,怀着献身艺术的理想或淘金的梦想来到美国,然而竟落到卖艺为乞的地步以至变的冷漠而木然,连话都懒得说了。作为一个中国官员,一个在中国土地上受人尊敬的画家,我的同情、不平和爱莫能助变成一句话:同胞,你要自尊自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