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飞儿博友昨晚给我留言说:“有空去我家看看,给我出出主意,飞儿真的有点烦”。我去看了,飞儿烦的是两件关于孩子老师的事情:其一,孩子班级外出游玩,上车时,老师要求“让男生先上”,说“不能总是女士优先”;在车上,有一男生把座位让给女生坐,老师竟然责问这个女生,为什么不让给男生坐。其二,在游玩途中,因为没有垃圾桶,飞儿的孩子一直把雪糕棒棒留在手里,不料被老师发现,责令孩子立刻扔掉;女儿不敢违抗老师,便跑到很远的地方去扔掉棒子,回来又被老师数落动作太慢,而老师自己的雪糕棒棒则随手就扔了。女儿回家后委屈地说:难道老师乱扔垃圾就是对的,我反而错了吗?
飞儿孩子所遇这两件“心烦”事,可以从超越知识的灵性角度和人生折腾技术两个方面来分析。老师要求“让男生先上”、不给女生让座、不讲卫生等等,无论从人类共有的感性和理性来看,都是不对的。但是从超越知识的灵性层次来看,人的任何言行都无所谓对错;对错是“心”住“外相”的结果,是由观念给定的断说。最崇高的灵性是什么呢?就是看透人生的内容和意义是折腾,这是超人力量的规定。折腾的最高法则是矛盾、循环和平衡,任何人的力量和思想都改变不了超人力量规定的折腾法则。当然释迦牟尼和佛徒高僧要除外,因为他们沟通与超人力量的交流,获得超人力量来改变了自己的生命。
人生折腾的内容必须花样翻新、矛盾百出,这样才有意义。就生命的本质来讲,大概只能忍受三天彻底的平静,如果要忍受三十年以上,全人类都会不想活了,结果必然要自杀殆尽。人在矛盾中折腾什么呢?迄今为止除了佛教,全人类的全部智慧都是用来寻找和发明超人力量允许他们使用的折腾方式。人生矛盾折腾的展开有一个特点,或者说它必须遵守一个法则,那就是循环。就像飞儿孩子的
孩子们给
飞儿孩子的
人生的平衡法则尤其重要。如果我和我的家人一年到头不生一点小病、不遇到一点麻烦而百事顺遂,我就会有一种不安的感觉;而去年就是这样顺利和平静得出奇,后来到了年末我的鼻炎狠狠地发作一次,爱人也患了一场重感冒住院,我才放下了心来。飞儿和孩子所遇到的这点麻烦,我以为应该是值得高兴;因为在人生的天平上,增加这点“心烦”的砝码,就会免掉别的不幸。如果人生只是单纯地企求如愿、企求顺心,而把失重积累起来,这就违背了超人力量操纵人生的矛盾和平衡法则,就会在今世或来生,招致大的不幸。每当有人祝福我“万事如意”的时候,我就特别不高兴,感觉是一个愚蠢的家伙在诅咒我;但我瞬间就会转忧为喜,因为这种愚人蠢话违背超人力量的旨意,永远不灵。
从人生折腾的矛盾、循环和平衡法则来看,我给飞儿出的简单主意,就是模仿佛祖释迦牟尼三句话的三个办法:第一个——“放下”,第二个——“放下”,第三个——“放下”。
(二)
从人生折腾的技术层次讲,我想给飞儿提一点建议,就是要学会欣赏折腾,对生活中的矛盾折腾不要太过认真。前年看到电视上的健康节目讲一个故事:有个患有高血压的老人起居饮食和锻炼身体很有规律,成为社区榜样,经常被邀请到老年保健的集会上传经送宝。有一天清晨他在公园跑步,看到有两个老熟人在嘻嘻哈哈下象棋,便坐下观看,还热心地帮助其中一位出谋划策,指手画脚地告诉人家哪一步应该如何如何走法。结果他所帮助的老人输了,两个老对手都发出哈哈笑声,不料这个热心老人却在两个老对手的笑声中突然倒地,立即就喊不答应,一小会就一命呜呼了。我看这个老人的死因只有一个:就是他在世上虽然活了近七十年,却始终是一个过于认真的唯物主义者,是一个糊涂人,始终看不透人生,不会欣赏人生的游戏折腾。
在五千年前充满灵性文明的古印度,伟大的瑜伽导师奎师那和那些他所热爱的牧羊女们,在幼年时就很有欣赏人生折腾的情趣素质。只有几岁的奎师那为了增添牧羊女们的超然快乐,就经常和哥哥巴拉茹阿玛去偷各家的黄油。而牧女们为了进一步享受这种故意制造出来的超然快乐,就一起来到雅首达妈妈家向她告状说:“你的儿子奎师那和巴拉茹阿玛最喜欢偷我们储藏的酸奶和黄油,要是我们把酸奶、黄油藏在暗处,奎师那和巴拉茹阿玛就会靠那些戴在他们身上的珠宝和装饰品发出的亮光找到它们。我们把酸奶和黄油罐子用绳子悬挂在天花板上,他们却又把各种各样的厚木板堆砌在研磨机上,然后爬上去够那些罐子;如果实在够不着,他们就会把罐子打出一个洞来,让酸奶和黄油汩汩地流出。雅首达,我们认为你最好把戴在你孩子身上的珠宝饰物摘下来。”雅首达妈妈听了这些抱怨后说:“好吧,我会把奎师那身上的珠宝都摘下来,这样他就看不到藏在暗处的黄油了。”听到奎师那妈妈作出这样的决定,牧羊女们却又说:“不,不,还是不要这样做吧。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呢?我们搞不清他们到底是怎样的孩子。他们身上发出一种光,所以即使不戴珠宝首饰,他们也能在黑暗中看清一切。”牧羊女们就这样谈论着奎师那和巴拉茹阿玛,以这种方式品尝超然的知识折腾快乐,生怕有一种力量会中止这个人生的游戏折腾。
我看飞儿和奎师那的妈妈一样,看不透人生的游戏、人生的折腾,而把游戏折腾果然地当真了。不管是真的、假的或真假参半,人生的全部内容都是游戏、都是折腾,看透了就会津津有味地去欣赏享受,而不会有痛苦烦忧。
人生折腾的内容是知识。若是飞儿不知道孩子
(陈嘉珉,2006年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