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资金大量进入中国楼市,从收购写字楼、商铺,进一步发展至高档建筑,区域分布在上海、北京、广州、整体收购案明显增多。如2006年,有美国印尼香港特区资金背景的基金协和建设收购位于上海卢湾区的盛捷服务公寓住宅;嘉吉集团在南汇区买了24栋别墅。美国高盛以7000镼美元买下虹汇桥 花苑酒店式公寓;来自中东的神秘资金通过美资背景的基汇资本,以6亿元总价,整体收购了上海卢湾区的高档住宅“翠湖天地御苑”18号楼共103个单元。麦格力物业投资银行收购卢湾区的城市公寓,摩根士丹利以7亿元总价分两次收购浦东陆家嘴4幢公寓,香港某银行北京分行分批贷款的。绝大部分是房地产项目;新加坡浩国集团在上海开发淮海晶华苑。60%的购房者是美籍台湾人。
外资进入中国房地产的渠道:一是直接设立外资房地产公司或者参股;外国直接投资进入房地产的方式,又可细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外资直接在华设立房地产开发企业,例如新加坡凯德置地(Capital Land),在过去两年中,该公司整合了在上海和在北京的业务,直接介入中国房地产行业;第二类是外资通过收购境内著名房地产开发企业股份的方式,介入境内房地产市场,目前投资额通常较小,比如说,美林集团2005年2月注资3000万美元入股北京银泰置业就算是较大金额了。
二是间接投资。第一类是部分活跃的中资房地产公司,通过境外上市,引入境外资本。具体代表性的企业包括上海世茂集团、仲盛集团、北京鹏润投资、广东合生创展、江苏南都等;还有一些由境外中资企业控股的外商投资企业,比如中海房地产、招商地产控股、华润置地、中远房地产等。 第二类是通过“自我收购”的方式将自身改制为境内居民完全控股的外商独资企业,这个方法不仅使企业迅速建立了方便快捷的国际融资渠道,还获得了以境外壳公司名义择机在境外上市筹资的机会。 第三类是把境内企业的股份作价之后,出售给境外的机构或者个人等。
三是处资房地产公司以包销方式 买 入楼盘,再进行商业性销售;四是外资银行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或者个人发放贷款;五是居民和非居民外汇流入,结汇购买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