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杀价与购房陷阱


购房杀价有哪些窍门?

  有人说,买房屋胜败的关键就要看你杀价的本领了,这话不无道理,对 于想做投资的购房者而言更是如此。只有买到便宜的房屋才有自己的利润空间.否则抛出之后不但没赚甚至要赔本。房地产买卖谈判的技巧在于掌握市场动向,心中有数,同时,了解对方情况,知己知彼。最后,心要“狠”,狠狠杀价

  买卖谈判的学问大得很,只有做足功夫,才能胸有成竹,胜券在握。

  一要不动声色、多方了解

  1 看房屋。房子是实物,一切都可收入眼中,看房子里,应表现也自己有兴趣,太冷淡卖主对方也会没有心思同你多谈,同时细心观察房子结构,采光,保养周围环境等,还要多听卖主解释,多问卖主问题。

  2 掌握背景材料。房屋推出市场多久了,有多少人出过价,出价多少,可作一个参考系数。愈是多人出价的房屋,表示其转售力愈强。

  3 让卖主知道你购房是自住,非为转卖。通常卖主不希望房屋销售人员居间获利,而且喜欢自住之买家,一可卖得高价,再者比较简单。

  二要摸透卖方心理:

  1 卖方多久内必须卖屋,对于在什么时候杀价非常重要,愈接近卖主要卖的期限,卖主愈急切出售,这就是你最有利的杀价时刻。

  2 了解卖主售得屋款拟作何用途。如果卖方信得屋款,并不急用,则房屋杀价,必遭许多挫折,遇此情形,是你罢手或者转向的时候。

  3 定金方面。定金多少才算恰当,并无一定标准,视各人需要而定,由双方协商。

杀价原理:

  1 暴露房屋的缺点,对于卖主的房屋所有缺点加以揭露,使卖主对自己所开高价失去信心借以达到杀价的目的。

  2 拖延战术。若卖主急欲脱手,可刻意拖延时间,如谎称需时间汇集资金等,等到临近期限的最后一个阶段,给予杀价。

  3 合伙战术。你可以告诉卖主是与合伙人共同投资的,所出价格需同合伙人商议略施小计杀价。

  4 欲擒故纵。对于所看的房屋,明明中意,仍要表示不喜欢的各种理由,借此杀价。

  总之,杀价的方法很多,买主只要头脑清晰,灵活运用,见机行事,必能心想事成,大功告成。

购买商品房警惕八大陷阱

  时下,房地产开发公司刊登的售楼广告五花八门,对自己的楼盘吹得天花乱坠,其中不无陷阱。购房者在买房时要留个心眼,小心中圈套,现将某些房地产开发公司常设的陷阱列举如下:

  公司陷阱

 购房者在购房前要查清开发商的背景、主管部门、注册资金及建设部门颁发的房地产开发资格证书等情况。目前,不少房地产公司虽然挂的是国有或合资的大牌,但实际上是个人所有或个人承包,建设资金完全靠购房者预付的购房款完成楼宇开发。

  地段陷阱

 购房时不要受广告诱惑,要进行实地考察,同时还要有发展的眼光,更要到国土部门了解城市的规划,有些地段目前较偏,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其繁华可能只是三两年的时间,有的地段当时很旺,但未来可能一个立交桥便使其优势不复存在。通常房地产公司为吸引购房者,往往把自己的地段位置说得过于优越。

  价格陷阱

 这也是房地产开发公司常用的陷阱,他们往往在广告显眼位置标一个令人心动的价格,而在不显眼的位置注明价格不包括审批费、配套费、绿化费等,就这一个“等”字内涵丰富,令不少预付购房款的人捶胸顿足。购房者切记:一般房价不包括公证费、《土地使用权证》和《房屋使用权证》的工本费、管理费,土地合作费的契约。

  产权陷阱

 《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以及《商品房预售许可证》这三个证件是办理产权证的必要条件,缺一不可,因此购房者在购房前必须查看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这三个证件是否齐全,否则,买了房有可能拿不到产权证。

  期限陷阱

 购房者在签订购房合同时,一是要写明交房日期,同时注明通电、通气、通车、通水等条件,要明确双方违约责任,避免日后不必要的麻烦,因为许多房地产公司对购房者付款的时间严格限制,却对交房期限没有任何规定,推迟交也没有任何条款进行处罚。

  规划陷阱

 按规定,房屋间距与房屋高度比例最低是11,因为房子的间距直接影响着居室采光、通风、视野和绿化,而有的房地产公司为减少成本,追求利润,随意缩小房子的间距,楼房林立密不透风,给购房者的居住带来不应有的烦恼。

  文字陷阱

 有些开发商玩文字游戏,愚弄消费者,如有些楼盘广告标明“送”高级家具或“装”有电话传真,但当你购了房子或付了订金之后,方知此“送”乃“代为运送”之送,此“装”乃“代为联系安装”之装,这些挖空心思骗人的广告令消费者苦不堪言。

    升值陷阱

 有些房地产商财力有限,拿出建房的钱,便拿不出钱办妥一切必要的手续,也就无法获得销售许可资格,有的更为胆大,甚至在尚未批准的土地上擅自开发,为了尽快回笼资金他们往往铤而走险,先卖房,算计着收回大笔购房款后,再到有关部门补交款项,补办销售许可证。因此,他们往往以超低的价格开始发售,并美名曰有“升值前景”,但事实上,不少发展商卖房收回的钱远远不够补办手续。结果,大批的空房卖不出去,柜台前许多买了房的住户因拿不到产权证而诉讼频频,一时间房地产商四面楚歌,如此景观,除非发展商能得到一笔意外的横财去补办手续,否则,购房者想拿到产权证可能要等到老。尤其是那种未经有关部门批准的违章建筑,购房者最后的结果可能是所投巨款打水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