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新闻也要“打假”


    这其实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股市中的“黑嘴”投资者并不陌生。某些“黑嘴”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或与庄家联手诱导投资者在股价处于高位时“站岗”,导致投资者几年无法翻身或只有割肉出局;或者通过“送黑马”的方式诈骗投资者的钱财,损害他人的权益。对于“黑嘴”,投资者对其的痛恨程度用咬牙切齿来形容绝不为过。

    证券市场的诱惑实在太多,但陷阱也同样不少。一些曾经的所谓绩优股,居然也能达到说“变脸”就“变脸”的地步,确实让人防不胜防。回想96年时的四川长虹,该是何等的风光,如今也不得不“屈尊”挤进低价股的行列。正如一句流行语: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太快。

    事实上,无论是曾经的绩优股也好,还是那些垃圾股也好,受制于公司的治理结构以及市场大环境的影响,业绩不佳本无可厚非。相对而言,一些正规新闻媒体的消息却比上市公司业绩“变脸”更令人防不胜防。作为新闻媒体,其消息的来源以及准确性,市场一般不会去辨别其真伪。也正因如此,如果新闻媒体所报道出来的也是假消息,则其对市场的负面影响不容低估。

    6月1日,某报报道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昨天在杭州参加“2007浙商大会”期间接受采访时认为,印花税上调后,监管层可能会继续出台针对股市的调控措施,以解决目前股市存在的“结构性”问题。

    5月30日凌晨,财政部宣布调整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当天上证指数低开247点,尾盘以阴线报收,沪深大盘跌幅均超过6%,两市近900家个股跌停;31日股指出现象征性的反弹,但力度明显不够,两市跌停个股达到300只。6月1日报道出来的此消息,无疑在市场中引起了一定的恐慌。在监管层大力推行市场化的进程中,动用行政手段打压股市本来已为市场所诟病,如果监管层继续出台针对股市的调控措施,脆弱的市场又何堪重负?可以说,6月1日两地大盘的连续深跌与此消息不无关系。

    但问题在于,如果此消息是真的倒也罢了,恰恰相反,事后被证明这是一条假新闻。夏斌随后在天津对某报记者表示,此前某媒体关于他声称“监管层可能继续出台股市调控措施”的报道纯属虚构。夏斌还通过该报郑重声明,在出席“2007浙商大会”期间,他没有就股市问题发表任何看法;在会前或会后,他也没有接受某媒体记者单独或联合的采访。

    既然没有接受任何采访,又何来监管层连续调控股市之说?某媒体自欺欺人不负责任的报道,除了对自身的形象造成影响外,更主要的恐怕在于让市场感觉到政策的不确定性,并打击投资者对于牛市的信心。须知,中国股市从本质上并未摆脱“政策市”的阴影,而相关政策的威力却常常能左右着市场的走势。

    这件事如果仅仅只有夏斌的一番声明就此完结,显然也是有失偏颇的。假新闻的制造者与发布者难道就能如此不了了之而不该承担任何责任吗?

    新闻报道的生命在于其客观性与公正性,如果丧失了这一原则,与造谣几乎没有什么区别。特别是证券方面的新闻,由于其对市场的影响太大,也太敏感,报道时更应该谨慎从事,而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否则,情节严重的话,其后果有可能是灾难性的。

    就像对于股市中的“黑嘴”要进行严厉打击一样,对于股市中的假新闻也决不能姑息迁就。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不仅仅只需要制度建设来保驾护航,一个良好的新闻环境同样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