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惜公财是官员的基本官德


     为官惜公财是官员的基本官德

   从执掌社会公共权力的共性看,人们通常把领导干部称之为“官”。“官”都掌管公共财产,要谋公众利益,这是天经地义的。公家哪怕一文,也要取之于公而用之于公,这是规矩,也是官德。如果取之于公而用之于私,那就与我们党的性质、总之格格不入,严重的就会由为人民服务的公仆蜕变为“千里做官,为了吃穿”的封建官僚。我们共产党的官员不能走封建官僚的腐朽之路,因为那条路早已封闭,走过去,只会进入死胡同。
  眼下,自觉不自觉地往死胡同钻的人并不鲜见。其突出表现,就是拿公家的财物不当回事,不说挥金如土,至少也是大方有余。比如,现在利用公款吃喝和消费的问题相当普遍,一直解决得不好,成了久治不愈的顽症。有数据表明,近几年全国每年公款吃喝超过1000个亿,公车消费也超过1000个亿,加起来几乎可以修一个三峡水库了。以前老百姓讽刺公款吃喝和公车消费时这样说:一顿饭,一条牛,屁股底下一座楼。如今,某些干部一顿饭吃掉的恐怕就不只一条牛了。据报道,在革命老区广东省陆丰市有一家在粤东地区赫赫有名的“人民大厦”,以高档次、超豪华的“吃喝拿玩”服务,吸引着陆丰、汕尾、汕头、潮州的一些领导来这里用餐,最高的一桌竟吃了15万。一桌饭,15万元,可是农民种好几年粮食的收入!即便是在经济发达地区,也是好几个人一年的收入的总和。胡吃海喝到了如此胆大狂为的地步,拿国家财产不当一回事,这不是犯罪是什么?
  不惜血本的挥霍之举无情地直接或间接掏着国库,单说吃喝,问题就严重在习以为常,花招百出。君不见,习惯性吃喝有之;人来客往,不用交待,照例而行;引导性吃喝有之;派人侦察,互相打听,你大鱼大肉,我生猛海鲜。“不招待,事难成,一吃一送就有门”。这就是公款吃喝屡禁不止,愈刮愈烈的原因。说穿了,无非是以吃买人情,以吃讨欢心,以吃开门路,以吃顾面子,归根到底,这还是私字做怪。结果是,吃误了工作,吃穷了单位,吃少了税收,吃散了民心。许多人正是因为吃喝而至糜烂,而至贪污,而至犯罪。
  其实,酒色乱国亡身之事,自古就有。商纣王“好酒淫乐”,“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结果断送了成汤600年江山。陈后主终日置酒做乐,不爱江山爱美人,不近贤臣近狎客,结果被囚于洛阳。前人正是总结了历朝历代官场贪念酒色而导致的败绩,才尖锐的指出:“酒色便佞,乱德之甚也,不可以不戒!”
  公款吃喝玩乐,危害往往更甚。试想,“人民公仆”公然吸吮人民血汗,人民能不生厌生怨吗?古今往来,没有比挥霍民脂民膏更脱离群众的了。可是,我们有些干部却视人民的义愤于不顾,这不仅是把“人民公仆”摆到了人民的对立面,而且也给人民政权投上了阴影。如果不狠刹这股歪风,其结果就令人十分担忧了。
  何况,群众还不富裕,国家正图发展,人民把权力委托给我们,是希望我们造福社会,造福人民,我们的责任就是毛泽东同志说过的:“节约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的事业,为着我们的经济建设。”为官一任,总要干点正事,总要为人民留点想念。如果当官只为了捞好处,肥肠肚,为了自己先富起来,那就太卑劣、太龌龊了。应该明白,当家败家,掌权为己,表明你有负众望,不配为官,人民迟早就会收回托付给你的权力。
  再说,一个人当官了,稍有不慎就容易与人民群众疏远感情,如果行为再不检点,距离就必然越拉越大,结果没有不中邪的,也没有不倒霉的。闻一多说:“快刀不磨要生锈,胸膛不挺背要驼。”,我们还是要日想人民,日去私心,日检言行,永永葆人民公仆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