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重庆给我机会


  魅力重庆给我机会

  晚上和友人及政府官员会谈四小时,23时15分才结束,再来浏览一下博客网站。

  感谢网友西祠胡同对文论的关注和讨论。“西祠胡同对老蔡越发的失望了,对这位禅学家不着边际、参禅式的腐怪之论还推崇有加。觉得老蔡不象是一个研究现代经济的学者了,其实也是在下意识里把自己推向了愤世嫉俗的境地了,呵呵,莫怪哈。”

  我不知道“网友西祠胡同”和“西祠胡同网站”是否是同一人?去年“西祠胡同”转发我在《经典重庆》上发表文章,《经典重庆》处理得很好,华商银行可以公开,已在深圳设总部,行长、总经理我们经常沟通合作,另位金融家比较敏感,因为政府未放开金融业投资,我强烈要求“西祠胡同”处理,后来处理了,但该网站网友讲了很刻薄难听的话。

  三年前,香港证监会主席沈联涛先生对我说:“中国大陆金融状况日本80年有些相似,警惕重蹈日本覆辙!”看了李哲良先生经济著作《繁荣的陷阱》,书中有中、美、日、韩及其它亚太地区的大量经济数据,论据、论理严密,很有深意,重庆藏龙卧虎,大隐隐于市的高人大有人在,令我欣喜,(《世界是平的》误导了“不平”的世界)这篇文章是“干货”,读懂他至少需要视野、阅历和平静如水的研究心态!

  汪洋书记抓重庆吸引外资、鼓励创业、扶持民营、着力库区、改善市民生活、“一圈两翼”战略是很有智慧的,金融资源关键是如何吸引到重庆?但如果市场什么赚钱,政府对应成立“什么投资集团”,诸位从我数十篇文论可以看出,我与“强政府弱市场”的思路及运作是不一致的!

  《我在香港赞重庆》文中写道:有一个小例子,一次我在打电话时,手机无法充电,因为香港与重庆插座规格标志不一样,无法插上。在有电和缺点之间给我一个启示:重庆与香港体制不一样,观念不一样,生活方式不一样,金融体系不一样,市场规则不一样,渝港两地金融通道如何接轨,如何磨合是一个现实问题。看来把香港资金引到重庆关键要了解金融市场规则,学习规则并运用规则才能成功磨合和接轨呀!方向盘左右也不一样嘛!深圳作为"体制转换器"也存在这个问题.

  我喜欢重庆这座有潜力的城市!给我机会很多,虽则有时水深浪急,虽然市场象地形一样到处充满不规则,虽然“耿直”对少数人是谎子,但这座城富有魅力,不管前面有多少困难,它总是要前进的!任何力量阻挡不住的!近日从不同途径得知,不少官员“潜水”看我的博客,怪不得近几个月点击近16万之多!我得要谨言慎行,多提建设性意见,少说多做了!

  蔡律       2007年5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