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于“气(性)味”揭示的是病从口入与养生奥秘


 

 

  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思想路线指导下,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着第三次飞跃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次飞跃是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以建立高度重视人才机制为契机,以加速提高自身知识产权比重,增强核心竞争力为重点,以节能、环保、高质、高效的循环经济为发展架构,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缩小城乡差距为突破口,以改革开放进一步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与优胜劣汰功能为取向,以尽力提速产业的升级为增长点,跨入以求质为核心的经济加速发展期,并在加快城镇化步伐、构建和谐文明社会中,实现全面小康。
  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振兴中华的新时代,关注健康、注重健康的民生问题,自然已成全社会普遍追逐的一个目标。本文揭示的药食同源本质,既提供了食品创新与发展的新契机,也提供了消费者为健康而逐步转向以中医“气味”来理性选择适宜食品的机遇。


       
  一、“药食同源”的认识误区—同源在药食两用



  中国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的口头禅——“是药三分毒”,是对还是错?如果是对,那么,与之同时流传下来的“药食同源”岂不是自相矛盾吗?
  “药食同源”,既是一个来自从百草到本草的漫长历史探索过程,也是一个来自不断反复认识才升华到理性认识的结论。然而,这一结论却亘古未有从理性上做出明确的诠释。正因如此,至今还是都把既可药用又可食用的两用本草理解为是“药食同源”,也有人理解为是“药与食物相同”,卫生部公布的药食同源品种的规定是:“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所以现普遍认为:只要本草是药食两用,就可随意当食用。对此,另一种普遍认识是:凡可称之药的本草就不能随便食用,因为“是药三分毒”。
  面对如此一对截然相反,而又基本都为共识的两句民间流传名言,人们常常是各执一词、各道其理。究竟孰是孰非?本文将对“药食同源”这一从未有诠释的问题给出答案。
  笔者认为,若是把药食两用本草的“两用”完全视为等同,并认为这就是药食同源,从而不讲适宜条件地随意当作原料来加工成各种食品,对此必须明确地加以否定,并指出这是极其有害的。一种本草虽可药食两用,但却勿忘它是否具有偏性的问题。一旦所食之物“气味”不宜,其偏性就会成为致病因素或使身体已有不适加重。因此,对药食两用本草务必要在熟悉此问题的专业人员指导下,按中医的“气味”及其量性规定来合理使用。否则,扭曲的药食同源理念,就会爆出本不应出的问题。诚然,若能使用适宜,这对食品工业来说,无疑等于是又开辟了新的原料源,增加了新品种,从而使食品工业发展天地更加开阔。
  药食两用本草理性而准确地使用,是创高品质食品的前提。须知,以现科技手段从本草中检测出的若干营养元素,决不是该本草的全部,若以这些营养元素就来认定对所有人都适宜,实质是把部分误作了整体,即把尚未检测出及尚未认识的部分掩盖。虽说所制食品的品质确属安全,但食用却并非人人都适宜,对不适宜者就存在食用安全问题。


          二、药食同源于“气味”是数千年食药经验的理性升华



 
 药食两用本草的确定,来源于我们祖先数以千年计的食药两用实践经验。在炎黄子孙开发食物寻觅健康的漫长过程中,发现某些食物不仅可以解渴充饥、扶正固本,而且还可以解“毒”、排“毒”、治病。这种以食物祛病除疾的尝试,有据可查的历史就有4500多年。公元前21世纪的夏禹时代,已认识到酒的通经活血作用;公元前16世纪就有了食物汤剂的记载;到公元前的周代,在《黄帝内经》远未问世前,“食医”(营养医)已作为独立的一科,与“疾医”(内科)、“疡医”(外科)及“兽医”,已并列于朝廷的医事制度中。这既是世界最早的医学体系及其专业分类,也是最早的国家医事管理。足见以食物来养生、治病的经验,早在古代就已相当成熟并受到特殊地重视。
  公元前的丰富食疗与医疗实践经验,奠定了《黄帝内经》提出以预防为主、防胜于治理念的基础,诸如“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中医以人体脏腑正常机能及其发生病态的变化,必反映于外的征象,即脏象,来作为判断是否健康与诊断治疗疾病的根据。获得脏象信息的望、闻、问、切,是诊断内脏正邪虚实,以及疾病未形成前的“治未病”重要途径。中医所指的“治未病”,是把疾病的产生祛除于“苗头”,而“苗头”又恰是现代医学科技手段无法检测和验证的问题,一旦能检测出问题,那已是中医所言的“治已病”了。这也是中医与西医的一个区别之处。
  药食究竟同源在何处?虽说至今仍没有明确的答案,但从古人的经典名著中,完全可以归纳出的是:其本意决不是完全指本草既可药用又可食用的共同点,而关键是指药食的本质属性——“气味”。只有同源于“气味”,才能反映药食在祖国医学中的一致共性及特色。



  三、药食同源于“气味”揭示的病从口入与养生奥秘



  “气味”作为一种理性的高度抽象概括,不仅超越了时空界限,也超越了地域界限。无论用现代科技手段能否将“气味”完全说清楚,中医的“气味”理念都是反映客观物质世界存在的事实。这一人类史上的重大发现,使本草(含所有天然食物)的品种数量规模,既涵盖了国内外已发现和未发现的本草品种,也涵盖了世界范围各地的未包含在其中的品种。这一发现至今都尚未被现代高科技装备下的现代医学、预防医学、营养学所认识,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其源于深厚的民族文化特色而致使西方发达国家及步其后尘者,至今都未能真正认识。这只能说明中医药学不仅仍是现代科学研究的处女地,而且也是现代及未来造福于人类健康的巨大挖潜领域。因此,以“气味”规范的本草及其与之相关的中医学,必将是中华民族创立的以天然植物为主体的世界天然医药学或称人体生态医药学。
 药食同源于气味,不等于药与食相同或同功,否则,就不会有神农尝百草日遇72毒血的教训。药食同源中的“药食”,指的是既可食用又可药用的本草,“同源”指的是它们同源于“气味”。
 药食同源于“气味”,揭示的是规律,反映的是科学,因此,具有普遍适用意义。至于运用现代科技检测手段对每种本草成分所做的精细探索与挖掘,那也只不过是对其部分成分含量的定量与功效的描述,与中医对本草的认识是整体而非成分,仍存在着本质差异。因此,仍远不像“气味”那样,既能涵盖每种本草的本质属性,又能明确而具体地指出各自所归经脉,及其祛邪扶正、调节机体内在生态环境平衡、协调那样博大精深。
 本草的“气味”既指药用也指食用,因此,完全可以明确规范出不同体质人群,对所食之物是否适宜的选择依据,从而揭示病从口入与养生的奥秘。
 毫不夸张地说,药食同源于“气味”,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做出的杰出贡献。这一成就必将成为开创因人而异、动态调节人体生态平衡的调节“营养”学奠基石。因此,根据中医“气味”及相应适宜人群,来开发药食两用本草食品,作为日常防病、调养、养生的重要途径,既是人类现代和未来养生保健的需求,也是食品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四、药食同源于“气味”酝酿着一场现代食文化革命

  所谓治病,实质是以本草的“气味”之偏,或说是以食或药的“气味”之偏,来纠机体的内在之偏。因此,本草就有了食疗与药疗之分。食药两用本草的“气味”偏性,有大有小,也有平性;同样,只可药用的本草“气味”偏性,也有大小及平性。仅凭“气味”的偏性大小,来区分本草是食还是药,无疑,是不适宜的。
  凡药食两用本草,无论是食用还是药用,其作用相同。无论是以一种还是以若干种食药两用本草为原料制作的食品,只要“气味”有偏性,就只能适宜纠偏的特定人群,否则就是害,即不仅有损健康而且还有可能导致自身机体本能的稳定平衡与协调被打破,酿成发病条件或据此而致病。因此,根据自身体质所处状况来选择“气味”适宜的饮食物或药食两用本草,是攸关健康与安全饮食的极为重要一项。如果把饮食品在以“气味”分类的同时,人们也能准确地知道适宜自己“气味”的饮食品,那就必将使人们从中医的“气味”理念认识到饮食物的“药性化”特征,从而引发一场食品安全与安全饮食的现代食文化革命。



      五、药食同源于“气味”是中医药养生保健的独特优势

  中医以“气味”概括了药与食的整体属性。一些天然食物虽被现代医学认定为营养价值高,但若与体质所需不适宜,食后也是害。现代医学所认定的营养元素与功效,只不过是对中医“味”内涵中部分滋补功效做出的有限证实,与“气味”所反映的饮食物整体作用决不可同日而语。
  “气味”既是本草产生的本源与实证了的属性,也是因人而异选择适宜饮食物的根据。鉴于现代医学至今对“气味”的认识仍是一片空白,因此,以所含营养元素来倡导的饮食配餐“一荤一素一菇”,虽在西医及西方营养学看来,已是饮食结构合理的最佳搭配,但仍不可取。配置“一荤一素一菇”的品种不同或量的不同,最终导致的配餐“气味”也不同,当然,适宜的人群也大不一样。一旦不适宜,非但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还将产生副作用。这就要求从事食品研发与生产的科技人员及经营者,务必要与通晓中医“气味”的专家加强合作,增加这方面的科技投入与实验,尽力做到食品“气味”的无偏性,以满足全体消费者而不是特定消费者。

  凡“气味”有偏性的食品,必是只适宜部分相应特定人群,因此,在中医相关知识未普及而难以做到正确选择时,为避免单一食物“气味”偏性大对人体的伤害,自古民间就流传着不吃偏食吃杂食之说。这是因为不同食物的偏性与偏性大小各异,若将其混合为杂食,就等于大幅减弱了“气味”偏性对人体的伤害,显然,这是一种趋近于科学饮食的经验及有效方法。
  鉴于不同食物“气味”的偏性与偏性程度难以把握,所以,杂食仍有一定的弱偏性就在所难免。受这种弱偏性的久积增大影响而致病,则是出于无奈。因此,才又有“吃五谷杂粮哪有不得病”之说。可见,普及相关知识,根据自身体质所需而准确地把握所食之物“气味”,是从饮食物入手进行日常防病保健的关键一环。
  从日常饮食入手,把住入口的饮食物“气味”一定要相宜,即以饮食来调节机体阴阳平衡,是养生与“治未病”的一个最重要途径。

  理论来源于实践,《黄帝内经》的诸多论述,都为养生、食疗及其学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中医以人为主体,以饮食物“气味”来治未病,这既是中医产生本源所独具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在养生保健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吴仪,2004),同时也是在相关问题上,与现代医学及营养学的根本差异。
  须指出的是,为了养生保健与食疗目的,历代以不同食料或药食两用本草制作的食膳、药膳不计其数,其色香味虽都俱佳,但因其“气味”差异而只能是适宜特定人群。


  六、药食同源于“气味”旨在补其所需泄其多余

  中医从所食之物“气味”要与人相宜出发,来严防“病从口入”,始终是指导合理膳食,透视健康的根据。这种以防为主、防胜于治的医疗理念,尽管产生在两千多年前,但却一直熠熠生辉。这种以所食之物“气味”要相宜,来增强机体对所需物质的吸收与多余物质的排泄,即以扶正是为祛邪和祛邪是为扶正来维系机体本能的平衡与协调,从而达到防治与储蓄健康双赢的目的。
  中医旨在祛邪而不是抗邪,更不是消灭邪。祛邪与补虚都是为扶正,机体功能的增强,又有助泄其多余。所谓补,决不是无的放矢的补,否则,就将起相反效果。可见饮食物“气味”与人相宜的理念,不仅是现代医学相关领域而且也是现代营养学的前沿研究课题。因此,挖掘、开发中医药宝库,走“气味”创新食品,以科技为导向而不是以“金钱”为导向,是确保安全饮食与健康,科学指导饮食与防病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建议在医疗系统增设防病、保健功能,这是实施“治未病”,势在必行的大问题。

 

 

 

 

 

 


  作者谨以此文献给全体劳动者庆祝“五一”

  本文是《揭示病从口入奥秘中医将再创现代辉煌》讲座之四

  注:《揭示病从口入奥秘中医将再创现代辉煌》是前后文贯通的,对缺乏此方面知识者,只有从头看起,才不会被其中的一些概念困扰。笔者虽尽量做到通俗易懂,但也须多次看才能读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