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科 椰子 Cocos nucifera L.
【别 名】胥余、椰子树。
【药用部位】果汁、果壳、根皮、胚乳(椰肉)、胚乳所榨取的油(椰子油)。
【功能主治】果汁:补虚,生津利尿,杀虫。用于心脏性水肿,口干烦渴,姜片虫。果壳:祛风,利湿,止痒。根皮:止血,止痛。用于鼻衄,胃痛,吐泻。胚乳:益气,去风。用于疳积白虫,小儿面青体瘦。椰子油:用于疥癣冻疮。
【现代研究】胚乳含椰子油,油中含游离脂肪酸、棕榈酸、脂蜡酸、羊蜡酸、油酸、月桂酸等。椰子油的甾醇中含豆甾三烯醇、豆甾醇、炭藻甾醇、α-菠菜甾醇、β-谷甾醇。
椰子又称奶桃、可可椰子,俗称越王头,古称胥邪。棕榈科常绿乔木椰子(Cocosnucifera)的果实,壳硬肉硬多汁鲜果。原产东南亚地区,我国由越南引入,已2000多年历史。西汉司马相如《上林赋》(公元前126-前118)有“留落(一说石榴)胥邪”的记载。主产海南文昌,故有“海南椰子半文昌”之说,琼海,万宁,琼山,崖县,陵水等地也有较多种植,西沙群岛、雷州半岛、云南南部、台湾屏东、高雄也有分布。主销海南、广东、台湾,也行销内陆大中城市。
椰子的药用价值
评论
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