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过去,2001年一段时间可以说郑百文事件让当时的资本市场增色不少。
起因在于当时的郑百文病魔缠身,而且股价跌至5·11元,公司处于破产与重组的边缘,反正各种信息满天飞,让人摸不着头脑。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三联商社以不可想象的重组手段让郑百文脱胎换骨。
那就是除了非流通股以外,流通股东拿出50%的筹码送给三联商社或折合成现金退出郑百文,要不后来有一女土总在状告三联呢?
从而形成今天三联集团非流通股占有1·0337亿股为47·59%,流通股为0·536亿,占流通比例45·55%。
有意思的该股在三联重组郑百文成功之后,股价也从5·11元一日暴涨至12·18元,实现翻番,好像当时的张继升对于重组后的股价涨至12·18元,在人们提出广泛质疑后还进行了解释。后股价经过回落后再涨至12·27元,随后也随大盘逐波回落至历史低点2·58元。
该股也随大盘进行了逐渐地攀升至近期9·05元,实现阶段涨幅高达250%,略高于大盘227·95%的涨幅,原因就是该股还存在10送3股的股改预期,因为大盘涨幅就没有考虑股改对其影响。如果该股除权高点则降为6·96元,与低点2·58元相比,涨幅为170%,还有低估的嫌疑,难怪该股冲高后经过一定回落再获升势?
虽然该股在此轮行情中经过大幅上涨,但股改仍然未能获得其它流通股东的认可,原因就是该股的流通股东曾在重组过程中拿出了50%的流通筹码给三联集团,也就是该股涨至9·05元,对于流通股东而言实际股价则为4·53元。假如该股创出三联时代的新高12·27元,那么流通股东的实际价位也就是6·14元,故而不愿同意股改。
实际上该股由于流通筹码为1·1768亿,占总股本2·1721亿的54·17%,相比之下10送3股还是比较大方的。这种大方可能基于三联集团占了大部分流通筹码有关。
当然其它流通股东认为三联重组郑百文,并没有给流通股东带来实质性的变化,因为今天的三联商社,在2006年年度主营收入17·85亿,但净利润仅116万元,显然管理及财务费用极大,造成处于微利状态,这也可能是造成不同意股改的原因之一?
但据说三联商社背靠的大股东三联集团是山东重点扶持的八大企业集团之一,涉足房地产、商贸、电子信息、投资银行、传媒等领域,或许搞一个整体上市也未可知?
当然该股的最大看点:其一据说是处于行业销售第五的位置(?)不知是不是真的,在山东仍占有较大的份额,拥有130家门店网点;其二无论是非流通股还是流通股其大部分筹码都在三联集团手中。综合二者卖壳也是非常容易的。
显然该股的整体上市概念(?)或卖壳就显示出极大的机遇?
起因在于当时的郑百文病魔缠身,而且股价跌至5·11元,公司处于破产与重组的边缘,反正各种信息满天飞,让人摸不着头脑。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三联商社以不可想象的重组手段让郑百文脱胎换骨。
那就是除了非流通股以外,流通股东拿出50%的筹码送给三联商社或折合成现金退出郑百文,要不后来有一女土总在状告三联呢?
从而形成今天三联集团非流通股占有1·0337亿股为47·59%,流通股为0·536亿,占流通比例45·55%。
有意思的该股在三联重组郑百文成功之后,股价也从5·11元一日暴涨至12·18元,实现翻番,好像当时的张继升对于重组后的股价涨至12·18元,在人们提出广泛质疑后还进行了解释。后股价经过回落后再涨至12·27元,随后也随大盘逐波回落至历史低点2·58元。
该股也随大盘进行了逐渐地攀升至近期9·05元,实现阶段涨幅高达250%,略高于大盘227·95%的涨幅,原因就是该股还存在10送3股的股改预期,因为大盘涨幅就没有考虑股改对其影响。如果该股除权高点则降为6·96元,与低点2·58元相比,涨幅为170%,还有低估的嫌疑,难怪该股冲高后经过一定回落再获升势?
虽然该股在此轮行情中经过大幅上涨,但股改仍然未能获得其它流通股东的认可,原因就是该股的流通股东曾在重组过程中拿出了50%的流通筹码给三联集团,也就是该股涨至9·05元,对于流通股东而言实际股价则为4·53元。假如该股创出三联时代的新高12·27元,那么流通股东的实际价位也就是6·14元,故而不愿同意股改。
实际上该股由于流通筹码为1·1768亿,占总股本2·1721亿的54·17%,相比之下10送3股还是比较大方的。这种大方可能基于三联集团占了大部分流通筹码有关。
当然其它流通股东认为三联重组郑百文,并没有给流通股东带来实质性的变化,因为今天的三联商社,在2006年年度主营收入17·85亿,但净利润仅116万元,显然管理及财务费用极大,造成处于微利状态,这也可能是造成不同意股改的原因之一?
但据说三联商社背靠的大股东三联集团是山东重点扶持的八大企业集团之一,涉足房地产、商贸、电子信息、投资银行、传媒等领域,或许搞一个整体上市也未可知?
当然该股的最大看点:其一据说是处于行业销售第五的位置(?)不知是不是真的,在山东仍占有较大的份额,拥有130家门店网点;其二无论是非流通股还是流通股其大部分筹码都在三联集团手中。综合二者卖壳也是非常容易的。
显然该股的整体上市概念(?)或卖壳就显示出极大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