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资金流入股市的另类解读
每次股市如鼎沸腾,总会有无数的各路英豪跑出来捣腾,其中少不了寓监管于服务的银监会。你别说,银监会还真是菩萨心肠大侠风范,在国家已正式宣布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银行业要全面迎接外资银行挑战的今天,银监会却心急火燎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般赶制出一个政策的温室,准备把我们国内的商业银行都放进去保护起来。谁让这个开放的舞台上不让俺银监会乘机露一手,这叫做“开放大舞台,监管更精彩”。
你也别不服气,银监会对市场的判断也真见功力。随着股市行情的一路上扬,使广大投资者获利丰厚的同时,也引发了银监会对潜在风险的深深担忧。2006年的最后一天,一份名为《关于进一步防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与证券公司业务往来相关风险的通知》悄然下发至各金融机构。近日,部分商业银行已根据该份文件开始部署贷款违规挪用的自查工作,市场更是如临大敌,这几天几乎溃不成军就是明证。
但是,银监会的这个煞费苦心的做法,在市场上引来的却是一片责难和讨伐之声。难道银监会做错了什么吗?这不可能,文件上不是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吗,商业银行要对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市负全责。何谓全责?当然是不管出现什么样的情况,都是你商业银行的责任了。可令商业银行大感困惑的正在于此——商业银行本就对自己的经营行为要负全责。不管是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市还是合规进入股市,当然是商业银行负全责,什么时候会要银监会负全责呢?这话能道出什么新意来呢?可既然是了无新意的东西,市场怎么却会如临大敌呢?
笔者的理论功底有限,找不出什么高深的理论能解释这一困惑。最后想破头皮,终于让笔者想出一个另类的解释。觉得还有那么点意思,就敝帚自珍,郑重其事地将其整理出来了。不过这与严谨的理论论证无关。如果看完下面的内容后,能让大家若有所思,则余心足矣。
这,要从一本科幻经典——《童年的终结》谈起。
《童年的终结》是当代最出色的科普科幻双栖作家,与阿西莫夫、海因莱因并称“二十世纪三大最伟大科幻小说家”的阿瑟·克拉克的代表作之一。该书出版于1953年,并很快就成为外星人文学的经典之作。在这部小说中,具有超人类智慧且仁爱的外星人来到了地球,他们利用超越人类的科技和智慧将一个世界政府强加于地球之上。战争消失了,瘟疫消失了,人类历史上的一切灾难都不复存在了。克拉克花了相当大篇幅来展示外星人相对地球人的智慧高远、法令森严和威力巨大。比如,在外星人刚来到地球上的头一个月,就颁布了禁杀动物的法令,但地球人并不知道外星人怎么严格地实施这个法令。于是,克拉克绘声绘色地写道:
“和以往一样,西班牙隆达斗牛场人山人海,斗牛士和助手们正式出场了,耀眼的阳光热辣辣地照在他们的传统服装上,人们向勇士们发出阵阵欢呼声。人群中不时有人抬头望着天空,望着马德里上空五十公里以外的那艘外星飞船。
斗士们都骑上马,各就各位,斗牛已经冲进场中。瘦骨嶙峋的马儿惊惧地张着鼻孔,不敢冲向敌人。它们在斗牛士的驱赶下,只得团团打转。啪,响起一声鞭响,与此同时,响起一阵地球上从来没有过的声音。
一万多人同时发出受伤的嚎叫,他们都遭受了电击。事后,他们虽然发现自己毫发未伤,但斗牛运动就此结束。消息传开,世界各地的斗牛活动全部停止了。那阵突如其来的电击太厉害了,只有十分之一的人还想到去要回自己的赌注。伦敦《每日镜报》随后报道,板球已经取代斗牛成了西班牙人的全国性运动。”
这个西班牙斗牛场的幻想场景是如此地栩栩如生,让我记忆深刻。以至10多年过去了,当这位具菩萨心肠大侠风范的银监会猛一出手,我就觉得这个漂亮的动作似曾相识。可不,银监会与颁布禁杀动物法令的具有高智慧且仁爱的外星人确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双方都本出善意,双方都高高在上高人一等,双方都通过颁布命令的形式来约束下众,双方都追求更为高远而不为人知的神圣使命,双方都想建设一个美好的秩序,双方都在关键时刻准备发挥关键作用,双方都令人心生敬意、感佩莫名。
但是,双方确实也存在着一个重大而无法愈合的巨大差别——一个是智慧超拨的超人类群体,一个却只是富有智慧的人类群体,这可能是最为决定性的一点。它决定了一方能够完成的任务,对另一方来说却可能是天难地难无比艰难难以完成的任务。笔者感到,我们的银监会,正自觉自愿地承担起了这样一个天难地难无比艰难难以完成的任务,真是令人无比感佩无比感动。
为什么说这是天难地难无比艰难难以完成的任务呢?笔者将其总结为“三难”。
这第一难,就难在要对市场进行一个较准确的判断。我不知《童年的终结》中的外星人是否也要对地球上的房市、股市进行一个判断,我相信,在他们眼中,这一切都是小儿科,人类未来多少年的事不都在他们的计划当中吗?但地球人有这样的智慧吗?没有!有的话早成亿万富翁了,哪还用得着做那循规蹈矩的公务员。我们寓监管于服务的银监会确实曾做过这样的判断,如2001年以来对房市的风险警报,虽屡屡误报,让诚心信“会”的商业银行频频失去大好商机,可难保坚持下去最终不会判断正确一把。
这第二难,就难在商业银行都做不了的事,银监会却雄心勃勃地想做成它,即彻底监控所有的信贷资金最终都做什么用途去了(在《童年的终结》一书中,超人类智慧的外星人据说确实在努力用超级复杂的计算机做到这一点,但克拉克也没说他们最终到底做到没有)。如果这个世界性难题能够解决好,不仅能摸清哪些资金违规流到股市去了,而且能搞清恐怖分子的钱到底藏在哪里,帮老美一个大忙,能搞清钱都洗到哪去了,帮所有国家政府一个大忙。可惜的是,现在的商业银行对这样的世界性难题并不感兴趣,从实际操作层面看,既不经济,也没法做到。对于广大借款人来说,大不了将自有资金投资股市,再向银行申请贷款去购房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难道还算是银行信贷资金进了股市?
第三难难在想控制住所有的风险(具超人类智慧的外星人都做不到这一点,他们能做的是控制关键环节的关键风险隐患,如在海啸发生时帮助那个监控中的小孩躲过灭顶之灾)。如果说五年前刚刚觉醒的商业银行发现天下最可怕的事就是风险,天天想着把所有风险控制住,竭力追求零风险和零损失,今天的商业银行已经在外资银行的教育下得到了全面进化——风险与收益的合理匹配,或者讲风险与收益的平衡,才是最为重要的。比如说过去只给最好的客户发放信用卡,可银行发现这样一来赚不了钱,怎样才能赚钱呢?要把发放信用卡客户的标准降下来,收益就会上去,坏账率上去了损失上去了怎么办?不用紧张,只要控制在合理的限度内,剔除损失商业银行仍有足够的赚头,那为什么不可以做呢?又如,商业银行做点用途不限的房贷也是同样的道理。从商业角度来看,个人房贷可说是银行的最优质资产。相对企业的大量贷款不知道到了哪里的情况,个人房贷要安全得多,因为有房子这样的抵押物在。只要在审贷环节上不出现致命的漏洞,即便借款人被深套股市无力还贷,只要借款人还在,迟早会把钱还回来的。因为个人与银行相比,明显是弱势,要么按期还本付息,要么乖乖交出抵押物,并不会像对公单位那样难缠。
上述三难可谓难倒英雄无数,但却并非银监会当前的职责所系。银监会的各位领导对银监会的职责看得很清楚,认真学习一下各位银监会领导近期的讲话精神(银监会的网站上挂了不少),我们就会抓住一条主线,银监会近几年特别是07年以来的工作,都是围绕提高有效监管能力展开的。这就让人大为释然了。上述“三难”既然无法做到有效,肯定不是银监会发布出来的。这只需银监会领导适当时候能出辟辟谣就会天朗气清风和日丽了,笔者不过是在这里杞人忧天罢了。
不过,在搁笔之前,笔者还是想给银监会增加一难,即如何防范在流动性泛滥后四处奔涌的热钱的巨大破坏力。这虽属不易之事,但却是监管部门责无旁贷的职责。在如鼎沸腾的市场背后,热钱就像幽灵一样,如镜花水月般难以捉摸,但又似乎无处不在,其实力足以推波助澜、风生水起。在监管的链条上,如果这一环出了问题,后果可比银行的烂账和股民的破产要严重得多。对此的较深入分析,可以参见我的另一篇博客文章《中国整体金融安全战略问题思考》一文http://www.chinavalue.net/showarticle.aspx?id=54510。
在《童年的终结》一书中,在具有超人类智慧的外星人帮助下,人类最终实现了质的飞跃——成为超越人类和外星人智慧的宇宙“非人”。那么,在寓监管于服务的银监会帮助下,国内商业银行能否实现质的飞跃——成为开放大舞台上演绎精彩成就卓越的具有国际一流竞争力的现代化商业银行呢?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