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英语教育初探
摘要: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作,而多媒体被广大教师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教学中。本文探讨了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英语教学、课件、能力培养
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 为人才的综合素质的培育, 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多媒体进入各种学科教育已经给现代教育带来了巨大变化。特别是英语教学中由于采用了多媒体技术,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将英语教学带进了一个全新的境界,改变了传统英语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教师英语教学的得力助手,不仅能辅助教师传授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主动学习、进行协作、提高认知水平、强化英语能力的培养。
当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标志着当代教育已经从纯粹书写板书教学时代为主过渡到了多媒体技术与板书教学共存的阶段。多媒体技术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非常有效的教学桥梁。同时英语教师的多媒体技术水平也提高了,多媒体英语教学环境也将随之改善,从而充分发挥多媒体英语教学的优势。
因为多媒体技术具有信息媒体的多样化和媒体处理方式的多样化、集成性、交互性、 实时性等特性,多媒体在英语课堂上的运用,可以更多地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例如:运用电教录音媒体,培养正确的语音语调;在教学的新授阶段,如果借助多媒体,提供色彩鲜艳、图像清晰的画面,可以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的对象上,通过仔细观察幻灯投影放映,可以启发思考;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理解力;还可以让学生反复听和反复模仿而达到熟练程度,利用放音功能来补充听力内容,在泛听的基础上通过模仿而得到理解,形成感性认识,进而到理性认识。在教学的练习阶段,制作一些画面,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口头表达训练。同时,配有习题性的专项训练,使学生的口头、笔头能力均得到提高。在教学的复习阶段,有效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消化要掌握的材料。如:教师通过播放多媒体动画可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适应不同语言环境的能力,形成新的刺激,从而牢牢掌握。特别是在教学的结束阶段,运用多媒体课件来做小结,可使学生整体把握知识结构,巩固所学知识。在一堂英语课中,小结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虽然只有3到5分钟时间,却对学生的整体把握课堂知识大有好处,因此,做好每节课的小结非常重要。小结实际上是本节课内容的回顾和知识点的重新总结,教师可以制作有效的动画页面并配上音乐,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学生就很容易当堂理解、消化、吸收。除此以外,教师也可以通过课件展示:天气预报、班级情况、英语歌曲、小故事等,我们做一个卡通动画电脑博士来向学生提出趣味问题,并做出鼓励性的评价,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参与意识,这种化静为动、动静结合,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可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启迪学生广泛的思维。另外,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声结合,创设意境。如:在英语单词的教学中,单词的学习是相对的枯燥和乏味的,而传统的教学是学生跟着老师或者录音机读,不能全面刺激学生的感官,而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声像并茂,给学生新感受。例如:在讲单词apple时,一个大苹果缓慢的移入,随着图片的进入跟着读单词;而在讲plane时,一架飞机飞入视野,跟着读单词后进行讲解。如此直观形象,学生大脑神经元受到强烈的刺激,他们的兴奋点被调动起来,对于单词的学习也就轻而易举了(同样句子句型也是如此学习),这样就解决了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点问题,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句型和课文扫除了障碍。如在教学“Why do you like koalas?”这一单元时,我把各种动物的各种表情展示给同学们,让他们描述各种动物的各种形象,通过这种直观教学,使得学生们能很有兴趣地进行口语表达,又能更易地记得所学过的并且能自如地应用这些单词。这样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还可利用巧用课件,突破语言表达关。等等。最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动手动脑培养创新能力。因为看到才能想到,想到才能做得更好。多媒体教学方式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理特点出发,通过图像,声音,文字,可全方位高强度地刺激学生的脑、眼、耳、手、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 听觉、触觉三感官共同参与认知, 由此获得综合感受, 从而达到快速掌握知识,强化巩固学习效果的目的, 这乃是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最先进的一种学习方式。计算机能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神秘的世界, 进入知识的殿堂, 使他们的思维插上了想象的翅膀翱翔,焕发了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巧用电教媒体设置悬念,探奇寻胜。“悬念”就是悬而未解的问题,在导入课堂教学中,提一个学生凭现有知识无法回答的问题,造成学生渴望的新老交替状态,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众所周知,电教媒体可创设出图文并茂、声像齐全、生动易懂、新颖多样、情节动人、幽默搞笑的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屏幕上出现一个中国人到美国朋友家去过圣诞节,节日气氛感染了他,也感染了学生,走了好久,才发现已迷路了。Did I lose my way? What can I do?两个大大的问号出现在屏幕上,这时学生也很着急,想帮助他找到去朋友家的路,去过一个令人遐想的美丽圣诞节。在这种情况下,把指路这一知识点教授他们,学生们很快把这一知识点学下来而且会迫不急待地去应用。这样教学目的很容易达到,这种悬念设计富有启发性,使学生产生探奇取胜的求知欲望,主动展开思维,调动知识设备,为获取新的知识,而创造性地去听讲,解疑和答问。再者,及时反馈,有利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更有效自我监控,提高英语自学能力。能及时得到鼓励,这样学生的学习英语的信心自然会增强,也会感到学习的乐趣。且教学的最高境界是使学生有自学精神。但自学最难的地方是没有监控, 因此不容易保持学生的兴趣, 降级学生的自学能力。但是用很多公司设计的英语软件进行自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 选择课程,学习进度, 学习时间及学习的环境, 成为一个人人学习的英语学习课程。甚至老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英语学习程度,利用软件做一个校本的自学课程。最后,创设英语交际情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因此,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 活化了英语教学, 提高了课堂效率,使学生超越时空,多维感受, 不仅学到了课文的内容,还领路到了外面更广阔的课外世界,把课内和课外的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且情感上得到了满足,精神上得到了熏陶, 能力上得到了培养,训练和提高。如果在英语教学中,正确、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有助于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有助于英语教学效果的增强,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当然,由于网络环境提供的听说教学信息量大,教师往往会由于担心学生不容易接受,教学目标实现不了而就词汇、句型教学过多进行机械操练,学生看似不停地练习听、说,但始终处于被动学习之中,又陷入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误区。在教学中,教师准备了许多“情境激趣”的资源,没有必要的启发引导,故此课堂教学容易失控,学生看似占有了大量的资源,但没有使其最大化、最优化,从而陷入了“以资源为中心”的误区。开展的自主学习重形式、轻实质,部分学生出现疑难,没有得到及时点拨,学习时间看似充裕,但效率不佳,最后陷入“以学生为中心”的误区。既然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活动可以作为教学现象的矛盾关系加以分析和把握,这些误区都是可能避免的。
参考书目:
(1)《计算机在现代教育中的运用》鲁肖成、周立人著,湖北省中小学继续教育中心编制
(2) 吕云峰《多媒体教学与课件制作》军事谊文出版社
(3) 《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学习的革命》、《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概述》
http://www.chinavalu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