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及其他


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及其他

——深层次“咬文嚼字”几例

          

        07-12-7

笔者主张进行认认真真的咬文嚼字,不放过任何嫌疑字句,包括习以为常、见贯不惊或模棱两可的提法。据此,本短文对目前流行的三个提法提出质疑。但是,笔者的提法是否确实有理,分析是否到位,是否存在漏洞等等,都无十分把握,敬请读者指正。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一判断似乎斩钉截铁地无可置疑。但是,笔者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判断。因为,检验真理只能根据实践所产生的结果而不是实践的本身。从而,上述判断应当纠正为:“实践的结果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那么,“实践”本身在检验真理的过程中居于何种地位呢?笔者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途径”,即人们只能通过实践的途径去检验某一观点的真伪。从而,把原来公认的“一句话”,改为本文所说的“两句话”,关于“实际”与“真理”的关系的判断就完整而准确无误了。硬把两句话简化为一句话,便出现了因果不能对应的逻辑上的错误。

农业产业化”,这是在我国长期习用的提法,其内容是指将“农产品生产”与“农产品加工”和“农产品销售”结合起来,形成农工商相结合的产业链。其简洁而准确的概括应当是“农工商一体化”或“农工商产业链化”。然而,人们却生硬地称之为“农业产业化”。显然,此种提法的字面含义是将本来不是产业的农业,“化”为“产业”,然而农业本来即属于第一产业,从而“农业产业化”的提法,岂非荒唐?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是近期常见的提法,然而却是大成问题的。分析此问题,要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一客观经济规律谈起。这一规律的简约内容是,国民经济中的农业部门所能够提供的剩余产品是其他部门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意味着,农业处于整个国民经济基础的地位。这是一种对农业地位的定性判断,属于“是非判断”而非“定量判断”。从而,此种“基础地位”本身是不存在“加强”与否问题的。实际上,人们所要强调的是“充分发挥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作用”“加强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的发展”等,而误用了词不达意的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