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外汇储备的出路何在


万亿外汇储备的出路何在

甘修康

所 谓“当局者迷”,在看了官方负责人对有关外汇储备问题的表态后,深感官方见解与一些经济学家们于此问题上的见解在错误程度上相比真是毫不逊色。官方如此认 识使人怀疑他们只是肤浅的认识了问题的表象,而没能进一步的认识到问题的实质,也没能将巨额储备的使用放到应有的高度上来认识,没有将其和中国未来的战略 走向联系起来,放到中国未来发展战略的图谱上来考虑,所做的竟然仅是就事论事而已。

作为决策者,如果自身就陷入了认识的迷雾之中,不明晰其中内藏的种种利害关系,又如何能以理说服众人?更是如何让人们相信能够恰当的应对储备过量引发的危机,为万亿巨额储备找到一个最合理的出路?

   手握决策之权呢,如果自身 的认识就存在着根本的谬误,那么,决策者按这些想法去做,可想而知,方案付诸实施的结果将会给社会带来多么惨重的损失。由于这是当前中国人最主要的一笔财 富,所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旦运用不当,将会直接影响中国的前途。中国经济的黄金增长期很可能很快成为过眼烟云,崛起之梦也随着方案的有眼有板的执行, 逐渐破灭。一个认识失误,导致的决策不当,就足以使一个就要踏进发达国家俱乐部的后起之秀再次与它所期望的目标擦肩而过。这样的事件如果发生,对国人而 言,实则是又一个历史性的大悲剧,历史对中国人的残忍会让世人再次唏嘘不已。

    历史的遗憾还是不要发生的好,所以随着万亿外汇储备成为现实,人们对此问题越来越关注,议论热情空前高涨,这对于明晰利害、弄清大是大非无疑极为必要。其自身在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份量之重,使得那些关心中国前途的人自然要对它的出路分外注目。

一、岂能将巨额储备看成是单纯的负债

节略

二、巨额储备何来?

人民币对央行来说不算什么,它可以开动印钞机就印,成本的微小使这个越滚越大的金蛋在一些人眼中更象是从天上而来。

但 实际上不是这样,这笔钱是有成本的。想想为何投入了那么多人民币而没有发生相应的通胀呢,原因就在于有效的供给能力增强了,供给能力的增加则很大程度上在 出口业的发展,和外商对我国投资增加,而此种现象之所以出现探根究源正与我国的汇率政策有关。汇率管制使人民币的价格被压低,结果才使外资如风而至,出口 业蓬勃发展。可见人民币的汇价压低在先,没有这种让利,中国商品就没有优势,中国出口业就得不到大发展,外资也不可能如此大举的登陆中国,当然,也就没有 中国今日的万亿外汇储备之事。

而 人民币汇价人为的压低实际上意味着什么呢?就是说中国的商品被贱卖,资产要被低估,与国外做相同工作的人要得到远少于它应该拿到的报酬。由于民间是经济的 主力军,所以说实际上是民间利益的出让,才有了巨额的外汇储备。也就是说是利益的转移而已,是央行对民间以另一种形式征税积累而来的。可见这笔巨额储备不 能视为无主之财,央行也不能以为是自己的经营收益。

外 资来华和中国出口业的发展,是作为人民币故意压低价值而造成损失的补偿。本来,人民币汇价的压低是让外国消费者在价格上占了便宜,但是得了便宜却还是要付 出代价,即相关产业在低价竞争之下,不得不转移出去,或者干脆关张倒闭,于是失业就增加了,政府相应的税收也没了,而币税更是失却了一块根基,产能流失加 大,币值的价值就要减少。接收投资的中国则是与其相反,不过部分收益却是通过储备表现出来罢了。

(这 是明摆的事。不过,话说了回来,一些国家,对中国如此作为,看在眼里,恨在心上,却又是无法改变中国的政策,于是就要想招搞中国。这些国家中,尤其以与中 国有着巨大贸易逆差的美国为最。美到底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付中国这样年轻的后起之秀,招数简练而又有效,其最主要的路数就是不断的贬值美元。中国出 口美国不就是要得到美元吗?它就猛印钞票,大力的满足中国的要求,中国得到了想要的东西,但其真实的价值却是因钞票的滥发而一路下跌。据估计,美元单自2001年 以来,就贬值了一半还多,中国的储备中,美元资产占了七成以上,可想见这些年来中国因此而损失有多么惨重,网上资料估计每年高达九千亿(一年打折扣一千多 亿美元呢)。中国向美出口多是以附加值极低的中低档产品为主,利润本来微不足道,还遭此暗算,可以说是得不偿失,也可以想到美国人有多么阴损。中国之所以 吃此大亏,原因是自己为自己定的这个规则,而美国人之所以这么干,同样正是看到中国人死死坚守着这个早已为世界抛弃的规则。)

当然这并不能说完全都是这个成份,只是说储备相当大的比重由此而来。

此 外,如前所述,如果除掉这个因素,如前所述,中国经济的自然增长也使央行可以将部分钞票交给财政部当作收入使,而不必视为借为的债务要还。中国这些年如果 除去外汇占款外,直接当作财政收入的钞票用来支出并不是很多,低于经济增长的最高限制,而外汇需要的人民币恰恰的弥补了这个不足,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而言, 巨额外汇储备因为经济自然增长的贡献也是有的。

当 然,以上所论并不能将负债的成份完全排除掉,因为外汇过来,特别是相当数量的美元来到中国纯粹是为了投机,并不直接与相应的供给生产相联系,所以使中国的 巨额储备中隐藏了需要负债的部分;发行的人民币通过贸易或其它手段到国外,但相关经济体并不急于花掉,而用于储存,或为增值,或因为中国出口货物巨大,使 相关国家甚而是经济个体为了保证购买力必须要储备一部分,正像我们储备美元等外币一样,尽管这些是随时都可能变现的购买力,但是总有一部分钱滞流下来,只 要中国经济稳定发展,这滞流下来的钱必将越来越多,形成不必偿还的负债;此外,中国经济走强,必使本币信用增强,使得国外居民不但有意的贮藏之,还可用于 阜外交易,即以国外货物兑现,而中国经济与其它国家贸易联系的日益密切,中国对外投资的扩大,中国商人扩散渗入到许多国家,使得人民币的使用范围得以扩 大,这也使国外产生了对人民币的更大需要。人民币影响的不断扩大使得央行无须承担清偿责任的人民币越来越多,因此货币发行出去就等于是产生了一定收益。当 然,这种收益肯定会小于发行额的。

至 于国内出现的巨额存款,原因当然很复杂,即在于当前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使得社会结构走向剧烈的两极分化,钱越来越集中到极少数人手里,消费不了,又与可以投 资的项目不足有关,所以只好存到银行里。积蓄在银行而不是消费或投资,客观上使得央行就是过量投放了货币,也不必立即承担相应的清偿责任(以债券等形式将 过量的货币收回来),这也不能说不形成一定量的收入。

此 外,还有一种心理作用使人民币产生了溢值。股票市场中那些规模巨大的绩优股的股价必被高估一些,因为底盘大,即便高估一些,相应风险也较小,而盘子小的如 果高估则风险大,这个因素人人都想得到,结果就会发生高估。货币同样如此,美日欧元等强质货币实际上其真实购买力并不与一些小国的货币,但之所以能成为通 用货币,为世界认同,就在于其是规模巨大的优质股。中国虽然并不是经济多么发达,但是由于政治异常稳定、社会太平,经济发展十分迅速,而规模又巨大,所以 正常情形下,必被市场高估。只有高估才符合真实情况,而这个高估的价格正是它应有的等于其价值的价格。可想见,假如中国开放现行的汇率政策,那么自由交易 中人民币将会被高估,正如美元被高估一样。这与现行被人为的低估正好相反。高估意味着央行可以增发一笔不需要承担债务的货币,从而产生了收益。这就是大国 做强的好处。

总结以上所述,可知中国万亿储备至少涵盖了六大成份,其一、民间收入的转移,或支出增加的转移,其二、经济增长的收益,其三、由经济稳定增长生出来的货币影响力扩大衍生而来的收益,其四、货币因汇兑而产生的溢值,其五、潜伏的负债,其六、真正需要偿还的负债。

从这几项构成中,我们就不难发现真正需要偿还因外汇储备而发生的债务实际上是大大低于储备总量的,因为其中相当的部分实乃是收益或收益的转移,并不是真正的负债。

对我国来说,巨额外汇储备更应该视作社会的财富,但是对相关国家来说就是负债了,比如央行持有的美国债券或美元,当然就是美国政府的负债了。自古冤有头,债有主,负债者已有其主,中国政府不必再扛下去了。

三、出路何在?

在明白了这笔巨额外汇确实是一笔财富而不是借来的钞票之后,我们就不难得出可以花销的结论了。接下来的问题当然就是如何花,也就是说安排一个什么出路,来实现我国最大的利益。

关于外汇储备 的出路,社会上对其议论纷纷,各界人士主张不同。大致而言,有以下几种,一种是购买日元欧元等,以多元选择回避汇兑风险,一种是政府直接使用外汇增加进 口,如购买国外技术、能源等实物资产;一种是将外汇储备用于国内支出,如填补社保基金,解决医疗、教育、农村基础建设等方面的经费不足,收购地方性金融机 构股权等;还有就是外汇投资,如购买国外企业、QDII、投资国外股票、用于对外信贷等。

官方的意见是排除第三种,即用于国内支出,正在实施第一种第二种,积极考虑使用第四种。

对此,本人以 为官方是做反了,应该选择以用于国内支出为主,是根本方向,其它几种都是权宜之计,是在手头拥有巨资而又一时无法立即花掉的情形下才作的保值增值之选择。 正如个人手中如果有一笔不斐的金钱一样,它存在银行里绝不是它的根本目的,只是为了保存和在一时花不掉的情形下得到一些利益,它的根本目的还是要消费,是 达到它的使用价值,使其实现自己的种种目的。

当然,如果将政府的身份换成了社会上的一个富豪,这样的选择无疑极为明智,毕竟,使资产自身增值是无可非议的。

但政府就不同了,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不能有独立于社会的利益,不可以与民众脱离,它所拥有的任何资源实际上都是民众的财富,如果试图将巨额财富与人民的利益相分裂开,而着眼于财富本身,集中精力搞财富自身的保值增值,而将社会的需求撇到一边,无疑是大错特错。

政府的职责就是积极运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推动社会的发展、谋求人民的幸福, 具体到当今的实际情况就是要大力的提高人民收入,全面实现现代化,将我国从一个发展中国家提升到发达国家,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政府的任何行为都必须服从这 一根本目标,因此谈论如何善用巨额外汇储备就应该是如何以最有效益的方式来使用之以期达到最能促进这一目标之实现的效果。这也正如本文开篇所述,谈论如何 使用这笔外汇储备必须要置其于中国新时期的发展战略图谱之上,绝不可

    舍本求未,忘记了自己(指政府)是干什么的。

    在新的历史时期,政府已然 从发展经济的主角上退了下来,让位于民间力量,而它的职责除了管理与服务外,还承担建设经济基础,为社会提供经济运行的平台。而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之 高低,关键就取决于基础条件,一定类型的经济只有在一定的基础条件上才能运转开来,所以就政府而言,提升经济水平,就是升级基础条件,而其中的硬件设施, 正是政府投资予以着力的方向。

    就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基础 来看,是非常低层次的,劳动力素质不高,绝大部分没有受到应有的技能培训,与新时期产业日益走向知识密集性不相协调,这些年人才出了不少,但研发能力很 差,整体上不仅不如日本美国等西方国家,甚而连韩国都不如,基础设施较完善的地区仅仅是北京珠江,上海及江浙的局部区域,大部分仍是处于未充分开发阶段, 对经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社会治安也不是很好,许多城市及农村地区都是黑恶势力当道,贫困地区比比皆是,如果没有矿产开发做支持,很难实现富裕,绝大部分 人口可以说没有过上幸福生活。

       中国现在的情形与中国的低收入是相对应的。中国的低收入是中国在当前的世界经济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关键因素之一,但是,如果总是将廉价的劳动力当作制胜的法宝,则意味着自己永远的陷入贫困之中,富裕是追求不了的。

    中国现在的目标就是要加入 到高工资国家之中。凭什么才能挤进高收入国家之中呢?在国际竞争日益白热化的今天,中国经济基础条件如果不加改善,可想而知,中国一旦要提升收入,那就意 味着竞争力的丧失。后果就是当年东南亚经济危机要在中国重演一次。正是深知经济水平很弱,所以中国才不敢完全放开人民币汇率,要故意的压低工人工资。但这 些只是一时之需,不断的提高工资,完全的放开汇率才是大势所趋,而要达到这些要求,就必须大力的提升经济水平。就政府的责任而言,除了继续推行经济体制改 革使其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之外,就是要大力的升级经济运行的基础条件,为此就必须加大投入。依现在的情形来看,中国对此投入的资金是非常不足的,对此官方的 解释是财力不足。财力不足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升级速度,使得现代化迟迟不来,也使得中国经过了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还是徘徊在发展中国家之列。

一面嚷嚷财力严重不足,可另一方面又在为手中的巨额财富没有出路发愁,让人奇怪的现象就产生了。

中国为什么不用这笔钱来发展经济、全面的提升中国经济的现代化水平呢?决策层对此竟然要回避甚而是公开的否决,让社会各界人士大失所望。

    其实这恰恰正是巨额储备的最光明出路。

     其中的逻辑很简单,如果将 这笔巨款用在这个地方,必将大大促进中国的现代化事业。万亿储备相当于近八万亿人民币,而中国总的财政支出才两万多亿,几乎相当于四年财政支出。如果在四 年之内将这笔钱投入到财政支出之中,那么必定使中国经济建设实现倍增。现在二万余亿的支出中,如果抛掉三千多万公务员薪水,国防安全开支、国民福利,城市 建设、,各类杂项开支,国企补亏等等,到了最后参够用于支持经济发展的已是所剩无几,所以中国的经济只能在几个窗口地区展现出文明的色彩来,1/4世 纪高速发展只能实现少数人的富裕,绝大多数人依然在贫困的大海中苦苦挣扎。假如将这方面的开支再猛增二万亿,可想而知,一年得到的投资实际上就相当于数年 之和,这对于中国经济基础条件的改善会有多大的促进可想而知,就会实现满园芬芳而不仅仅只有几枝红杏花开,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实现因此而大大加速。而中国的 现代化对中国人而言无疑是最大的利益所在,是现阶段最高的追求,其中体现出的价值岂是搞些投机取得的一些蝇头小利所能比较?

     所以,对于储备出路的选 择,黄金珠宝、土地矿产石油、国外股票债券不是说不值得考虑,不将其当作主要选择也不是因为投资这些项目在当前高价位的情形下,必然的就要担负另一种风 险。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政府自身有其的目标要实现,它必须履行自己的职责,它要有更高的追求,如果将国民财富拿去搞投机,实乃是严重的赎职行为。

看 今日世界,几乎各国都在大力的改善投资环境,致力于提高自己的经济竞争力,形势是如此严峻!然则官方及一帮学者文人竟然没有丝毫的危机感,没有去想用这笔 钱来迅速增强中国经济的竞争力,使中国在新的历史时期里继续有着无可争议的优势从而继续领跑世界,而是一味的将眼光拘束于“巨额储备”自己身上,以为能使 其保值增值就万事大吉。这些人可否想过,依仗廉价的劳动力岂能在新时期里继续保持竞争的优势?不要说其从根本上就有背于富裕人民的宗旨,就是单从劳动力的 “廉价”二字言,随着国际局势的日益走向缓和,一些国家逐步实现社会稳定,必将有更多的国家挤进开发的高潮之中,而他们的劳动力比起中国的更廉价呢,土地 及其它各方面生产资料的价格比之我们的无一不具有价格上的优势。所以中国如果不尽快的对自己的经济结构和内在的质量进行大升级,迟早就有优势丧失的那一 天。

同 样拥有巨额外汇的日本自恃财力雄厚,并没有有效的利用它,结果日本经济停滞了十余年。日本与中国不可同日而语,即使其经济不往前走,别的国家追上它也非易 事。而中国,如果经济停滞十年,那超过中国的是太多了。这对中国将意味着什么呢?中国与别的国家不同的是,有进无退,如果一旦发生大倒退,恐怕“崛起之 梦”彻底破灭也只能算是小问题了,更大的社会灾难就由此而生!所以说,如果把巨额储备的出路定位在投机上以实现自身的增值保值,看似无过,实则是犯下了一 个巨大的历史错误,使中国真正的丧失了从乌鸦变凤凰的大好机会,这实则是历史性的犯罪。

所以,中国是条永远爬行的虫还是成为能够腾空而起的龙,将由此一念来决定。

对 此会有很多人并不认可,有人就会拿新加坡韩国海湾油国等国家的处理外汇的方式来替当局的选择辩解。对待这个问题我们当然应该参考成功的经济,吸取失败的教 训,但需要记住的是,每个国家的情形都不一,面对的任务不一,所以采取的方案都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不要去一味模仿虽然被证明有正确意义但却是基于他国的 国情而采取的应对措施。机械的看问题,教条的采取办法,人云亦云,很可能就要邯郸学步不成反失自己的步调,照猫画虎不成反类犬。就我国而言,明显的国情即 不同于新加坡、更异于海湾油国,这些国家国内已经获得了充分的开发,并无可以充分的施展余地,而自身经济的特质使得他们又容易得到巨额的外汇,所以设立投 资公司,积极对外投资不失为一项明智的选择。

但 我国就不一样。我国正处在一个从发展中国家积极向发达国家过渡的阶段,这个过渡能否成功,关键正在于经济基础能否得到应有的升级。从而使我国经济在未来有 更大的竞争力,为此就要进行巨大的投资,使经济水平得到质的大提升,在国内资金很不充分的情形下,将储备调出来用于国内建设,其取得的效益那是远非到海外 投机得到的所能比较。

所以中国对这巨额储备出路的设计,即不能以日本为师,也不要以新加坡等国为楷模,而是勇敢的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来。

不过,并不能否认,一些国家的作法对中国外汇战略管理具有某种参考价值。毕竟中国外汇规模巨大,使得无论如何花,总是有很大存量,使存量保值增值无疑是监管者的责任,而国际上一些成熟的经验无疑对中国具有积极的借签作用。

基于以上等因素考虑,本人主张:逆向操作,回购人民币

分 四年花掉这笔外汇,用于国内支出,即中央政府在现有基础上每年增加财政支出至少二万亿人民币,用于升级中国经济基础,增强中国经济竞争力,力争在几年内实 现中国经济整体上的一次质的大飞跃;财政支出猛增引发通胀,为平息通胀,稳定币值,不发债券而用外汇储备回购人民币。人民币一放一收,一个来回实际上就是 使用外汇来改善我国的经济基础条件,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增强综合国力。

这 个办法是以国内支出为主轴,以对外投资为辅助,之所以不排除对外投资是因为不可能一下子将外汇完全在国内用掉,而且由于我国对外出口规模巨大,还可能有新 的外汇款项进到央行去,所以必须保值增值;在国内支出中,又以实现中国经济质的提升为主轴,如教育与技能培训等,基本上不考虑纯粹的社会福利项目。因为只 有在提升经济质量,增加人民收入的基础上,才有福利的切实保障与扩大。

万 亿储备折合人民币七万八千亿,如果分四年花去,考虑到这中间的利息等因素,每年可均得近两万亿人民币,也就是说中国政府每年可将财政开支增加两万亿人民币 以上。这对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无疑都有着重大的影响,用之得当,就会对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促进,用之不当,有可能就人为的制造了一个社 会大灾难,消积影响要经过多年才能消化,所以务必精思细虑,切准方向。就中国当前而言,历史性的任务就是实现质的跃进,将中国经济初步过渡到发达国家的水 准上。为此,理应将这巨额储备以适当的方式运用到促进中国经济内在质量之改进上。作为政府,主要任务是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因此最主要的支持项目就是公共 服务中能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环境改善的区域。如果涉及所有公共项目,面太广,就难以集中力量取得有效效益。从这个角度而言,补充社保基金不能考虑,只 有改善经济结构,提高经济质量,增加人民的收入到一定程度,才有社保事业的健康发展,中国决不能在一开始就往“福利病”上发展;至于国企补亏、抵消银行烂 账,更是分钱没有,决不能纵容体制的弊端,收购地方性金融机构股权非但没 有意义,因为其与国退民进的改革大方向恰恰相反,所以明令禁止。某些人主张的大举聘请国外足球教练及著名足球运动员,打造天下天下无敌球队,更是让人啼笑 皆非。我想在奥运会后,中国应在竟技事业上实行零预算,明星们都是高收入者,社会上又有众多企业愿意赞助支持,政府又何必再费巨金?少拿几块金牌其实也无 所谓,政府应该更主要的把眼光投向民生之幸福,对那些即使是经济高速发展也不能改变大局的一些社会问题,实际上理应由政府承担解决、而以前没有做到位,这一次,当然,也完全可视为惠及对象。从此要求出发,教育基础设施等应为着力对象:

1、以巨资推动中国教育的现代化。义务教育扩至12年至15年, 从小学到大学全部免费;推行免费的成人技能大教育,包括农民、进城民工,失业或在业工人、一切闲散人员乃至在监犯人,只要是中国公民,均可享有终身免费的 不限次数的不限层次不限范围的技能教育,争取四年内培养出一亿高级技工。实现此目标应该是中国政府在未来几年内所做的最重要工作,所以我将其称为第一目 标。

2、沿海要升级,内地要开发,设施无疑要完备,尤其是一些经济极不富裕的内地,当然需要资金支持;不但广建高速路,还要对高速路免费。理由为速度就是效益,利于提高经济竞争力;利于边远地区开发;节油。

3、降低中央在与地方、特别是不发达地区的财税分成中的比重,利于地方经济开发,以形成遍地开花之势。

4、补贴外籍教授及高科技人员,借用外脑提高我国大学教育水平,科研水平。

5、增资社保不可取,但履行社会救济的职能是应该的,穷人大病免除超过经济能力部分的费用也非常必要,但此举绝不能代替医保;其它民生工程。

6、 支持高科技产业,重点如大飞机等;中国企业的设备与工艺需要大升级,不过政府却不能再象以前那样包办,而是投入引导资金当杠杆来翘动企业的积极性,当然最 主要的是鼓励创新,不能一味跟着别人屁股后边跑。政府如果大张旗鼓的进行升级改造,将会引来更多外资相关生产企业直接来华生产相应设备,来华研发和推广相 应技术,这也是政府希望看到的。

7、 不仅要改善军事装备,更重要的是借机大力升级用于社会治安的装备的水平,实现太平社会。中国的主要优势之一是社会稳定,但这主要归功于新闻管制的结果,如 果放开,乱象丛生的真实面貌立即会暴露出来。这其中的原因当然有体制自身的问题,但装备不足水平不高,多数地区甚而没有像样的必须的家伙是一大原因。以后 中国应充实治安经费,其中的重要内容就是要使装备跟上现代化水平。当然,既然是现代化的水平,其设备就不仅仅包括通信、车辆、武器、护甲、防爆设备等,还 要在城镇乡村街道小区遍布电子眼等监控设备,在空中设上电子耳(这个当然简单),这些硬件设施在当前的我国都是非常不足的。是当前我国犯罪率居高不下,黑 恶势力日益猖獗的原因之一,而大幅的充实与升级硬件、发挥出高科技的优势及相应增加办案费用,肯定有助于相关部门更有力的打击违法犯罪,利于社会治安的好 转,这对稳定政治形势、缓解社会矛盾有直接的好处,对经济发展也会起到有力的推动与促进作用。中国要想在国际上保持相当的竞争力,不能仅靠着廉价的劳动 力、和那至今也见不到的潜在的市场,中国必须在治安上猛下苦功,为经济的发展打造一个外在的太平环境,这一点正是许多国家作不到的。

当然还有其它需要着力的地方,这里列举几个只是说明这个意思。

这 里主要侧重国内支出,或许有人会问谈的是外汇的出路呢,怎么说的是花人民币?如果人民币投入过多不造成通胀?是的,这些举措主要都是花销人民币。但正是因 为手中有那么多外汇储备,才可以这么干的。巨资投放,有可能的引发通胀,造成人民币大幅贬值,在这个时际,视情况再从外汇市场上以所拥有的外汇回购人民 币,保持人民币的汇价基本稳定、抵消操作造成的经济波动。充足的外汇使得洋货可以源源而进,平衡了因消耗的增加而导致的供应紧张。这实际上是以外汇来进行 投资的,通过这种投资使外汇转化到生产力之中,使中国的经济基础条件等得到大大的改善。——这正是本方案的特色所在。

这实际上就是在间接使用外汇。

间 接使用外汇的好处:实际上是将外汇的具体使用交给民间投资者,因此得益多少就成了事关个人利益的事了,这就为外汇的使用得到最大的效益创造了充分的条件。 试想,如果交由官僚机构去进行投资,产权所有人缺位必然使得种种猫腻产生,这些年几乎每一笔国家所控企业对外投资,矿藏也好,油田也罢,最终成交价都大大 高于国际市场认可价(竟然平均超出30%以上),从中可知,国家使用是极为不当的。

四、对可能消积影响的辩解

任何大举动当然有其利也有其弊的一面,如此之大动作,无论是就投资上、以及体制变轨上都有可能会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对此不能否认。不过就社会上流传最主要的二项,即“通胀说”及“美元疲软说”,我想大家言重了,在此予以一辩。

中国产能巨大,每年对外出口量现在已位世界前列,所以中国不应为此有外汇短缺之忧,不过国家猛增财政开支及大举盘出美元等外汇资产,确有导致通胀及美元疲软之势。

此举将会造成事实上的人民币与美元双贬值,也正是由于双贬值,所以大体上二者间汇率比可能起伙并不大。不过人民币是真贬值,而美元则是回到应有的价位。

依 本人之见,大举的贬值人民币才是中国的真需要。中国大陆与日本、韩国、台湾新加坡等显著不同的是,这些国家在经济发展起来之后,币值上升,由于地域小,它 只能把附加值低的产业移师国外,从而使经济结构在整体上实现大跃进。但是中国大陆可将低值产业统统移到国外吗?(内迁当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但是这要有一 个过程,不是朝夕就能解决的事,而汇率波动却是远快于这个速度。前者之所以慢,因为即使内地的土地不要钱,还有配套设施和产业链等多方面的要求呢,也要受 腐败的地方官员的反制。以出口为主与海外贸易联系密切的企业因为交通费用增加成本其实也要增加,不能光想着省钱的一面)面对动则以几千万计的失业者,整体 上素质低下,而许多地区根本谈不上开发,中国根本就作不到,所以中国与上述成功国家就要走出不同的路。这些国家选择升值,而中国至少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 还要保住这些低值产业,如果一味纵容人民币升值那就对这些企业是相当危险的。而这些产业又容纳了众多劳动力,所以类似其它新兴国家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 就取向大规模的升值并不聪明。人是灵活的,既然人民币事实上被低估了,那不妨就要向人民币渗水,给其价值予以稀释,使这个价位具备合理性。

贬 值人民币实际上比升值更具合理性(相关论述见《人民币的出路何在》),但是这必然的要造成一定程度的货币通胀。通胀给社会带来的好处与坏处的界线看是物价 涨幅带来的损失与人民的收入增加带来的收益之间谁多谁少,简单的以某些物价涨幅为标尺与工资涨幅来做比较,当然是很不恰当。比方工人由二千元工资上涨到二 千三百元,而大白菜的价格由头年的八份钱上升到今年的三毛,后者显现物价几倍的速度增长,前者还不到十分之二,但这绝对不能说工人失大于得。

 

由 于这一时期必然导致社会上普通人的收入大大增长,比如通过技能大培训如果能使中国出现一亿高级技工,中国由此就很可能直接间接的出现近亿准中产家庭,而在 此之前,这些人的实际收入本来是微不足道,只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而已。收入大增无疑使更多的人步入到真正的消费者行列,这对扩大消费当然有好处,但问题的 另一面就会出现了,会不会引发恶性的通胀,导致消失了多年的抢购潮再次出现呢?我们以为只要切准部位,这波财政大支出基本上不会产生类似97年以前的历次恶性通胀。

原因很容易列出:1、因为致力于是质的更进,必然大大的提高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工人收入的增长因此将建立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上,生产率的提高使劳动者收入的提高有了结实的基础,并不是一般的虚涨,它本身多得是因为为社会做出了更大的贡献;2、中国产能巨大,许多产品都是严重的供过于求,需要外才能找到出路呢,所以,抢购的镜头很难再现;3、商业这些年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博利多销是主流,除非发生特殊情况,哄抬物价,获得投机利润也是不容易的事了;4、重在供给不在消费,所以投资本身也会提高供给,而且是有效供给,它的特征不是提供个别项目的供给增加,而是整个社会各行各业的有效供给都能增加,并且大大的抑制了无效供给,市场机制下的有效供给机制形成会大大的抑制通胀;5、 最为重要的是,只要是中国政府愿意,中国最有可能成为全球最主要的制造基地,在未来时期内,国际资本会更多的登陆中国,中国将成为首屈一指的工业国,在此 背景下,可想而知,中国的市场上竞争将会更为剧烈,中国的许多产品还要面临降价的压力,此时予以适当的货币扩张无疑有助于解决这一产销矛盾;6、在此过程,中国会有步骤渐渐的盘出手中的外汇,这在客观上会增加进口,平息物价,进而平息人民币在与外币发生兑换时可能发生的剧烈跃落之势。

 

关于美元疲软问题

当 年日本之所以大举购买美元,很大程度上就是要防止美元贬值从而导致其出口萎缩。与日本情况类似的中国可想而知也有相同的心情。但历史证明了日本此举虽有利 于美国近几年来的经济繁荣,但是却为自己的发展带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中国不能再走日本的老路,放弃盯住美元实乃是大势所趋。如果中国汇率走向市场化,并且 有计划的将手中的美元乃至所有的外汇都盘出去,可想而知,对美元之打击将会有多大。而中国存有巨额的美元资产,主要市场又在美国,这便使自己在战略大调整 时又必须考虑应付美元疲软之法。

    在实际上,即使中国等国不 再死死高抬美元,美元汇价虽有下落,也不至于象一些人想象的那样发生雪崩。最主要的原因是美经济本身实力极为强大,创新能力世界第一,是许多技术的源创 者,可以获得超级利润。加之军事上独霸世界使得其可以得到其它国家难以得到的特权利益。同时,作为一个体制完备,有着极高明技巧,极其熟练的驾驭市场,操 纵世界经济的巨无霸国家,它自身也会采取有力的反制之法。比如会选择压缩赤字,节减消费等。由于许多国家的市场在美,所以美可以凭政治及经济影响力要求欧 日乃至更多国家支持其经济。这些年正是中国等亚洲新兴国家在支持着美元,欧日才退出来,可想而知,一旦中国等退出,美就会要求其它强国出手相助,所以千万 不要以为美国经济离开中国就完蛋了。

当 然,中国作为与美国有着极为密切经济关系的国家,有义务来帮助美国克服因此可能带来的困难。比如中美实现自由贸易,相互将关税降到最可能低的程度,甚而零 关税,使中国人能更多的消费美国产品,同时美国人也一如既往的购买物美价廉的中国货;中美联手推动世界经济的自由化,使更多国家更深层的进入大开发之中, 从而能够向市场上提高更多实物,缓解因美元过多而造成的大涨价;中国可以有意提高商品的技术标准,从而有利于从美等发达国家进口更多的设备与技术;美国政 府可以向中国央行申请在中国发行面向民间投资者的债券,如此等等。

如 果再考虑到美元疲软虽然有可能导致中国在美市场相对缩小,但中国正在积极的与世界诸国加强经济联系,再过几年东南亚自由贸易区也会形成,贸易多元化无疑会 减弱负面影响;中国也可向一些有能力偿还的国家提供大量货款,没有清偿能力的,可以以土地矿藏作保,对这种情形下的国外土地矿藏森林,政府才可以接受,不 过仍要拍卖给国内投资者开发;其实,中国巨额的支出必大大提高人民的收入,尤其是消费能力严重不足的下层的实际收入,因此使国人的总体消费能力大大提高, 这就会自我增加对国货的消化。

由上述可看,种种因素的存在,使得中国是能够承受“失却”美元之痛的。

五、后路

如果坚持花掉这笔巨资,那么,接下来便会有一个问题产生,这笔钱用完了也就完了,中国经济由此会不会失却了后劲?这里就有了个后路问题。如果在这笔钱用完后,财政再接挤不上,那么就有可能使中国经济因财政支出猛减而滑坡,经济发展就要失却平衡。

这种担忧不是多余,不过只要坚持把这笔钱如前所述用于经济质的增进上,而不用于普通消费上、用于中看不中用的形象工程上,那么,中国经济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后劲无穷。

中国经济基础中最薄弱之处即为人口的素质低下,在已经培养出来的高级人才中能够符合要求的不足十分之一,而高技能人才在整个劳动力的比重更低,不足5%, 这种局面无疑是中国经济虽然高速发展,但始终没能实现升级的最主原因之一。新时期里如果以教育与就业技能培训为重心,彻底解决这一多年悬而未决的难题,那 么,可以想象的是,国内企业将会获益无穷,有条件的会迅速向技术密集型进军,而外商也会更积极的将制造基地和研发中心转到中国,中国经济各个方面各个层次 的活力都会再增,真正走上知识经济的光明大道,经济大开发将再次掀起新的高潮,中国经济将会升上一个新的层次,进入准发达阶段。

从 另一面来说,也会使中国消费能力迅速提高。在当前,最现实的实现普遍富裕的方式就是通过免费教育来进行。实行免费的教育与技能大培训,才能迅速使底层民众 最可能多的加入到较高收入的行列,从而提高消费能力,提高生活品质。这种建立在生产率提高基础上的收入增长会使中国真正形成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这即为中 国本土经济的扩大生产提供强大动力,当然,也使更多外企即使出予市场的考虑,也要将基地建立在中国。

所 有这些举措将使中国经济增长更为强劲。这就非但使使中国的财政收入更多,同时也会使隐性收入更多。这种隐性收入主要表现为铸币税。我们前述的万亿储备中的 相当成份即是由此而来。在巨额储备逐渐的退隐后,这笔收入将更为凸现。中国经济越为强大,这笔隐藏的财富就越多。意识到此点,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无疑意义重 大,因为扩大财政支出而只承担较少的债务,使中国获得了额外的力量去办它想办的事。

实 际上,如果我们总结各个强国崛起的经验,几乎无一不是有某种形式的外财相助。西欧富国的崛起靠的是对殖民地的掠夺,美国经济崛起即在于新大陆的开发,更在 于从两次世界大战中渔利,日本经济崛起得益于大清的赔款……现在的中国虽说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债主国,但是国富民穷,经济发展水平仍处在第三世界中游,跨入 富人门槛的不足总人口的5%, 总数甚而还不如已出现近三亿中产阶级的印度,离富国强国差之甚远。但是中国无疑正处在崛起之中,在往强国富国的大道上奔进。中国能否实现最终的崛起之梦, 完成几代人的心愿,恢复中华民族在世界中应有的位置,与在这一时期的战略选择无疑有莫大关系。如果按照上述大国崛起内在的逻辑来推,实际上中国的崛起成功 与否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得到额外力量的帮助。就是说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再获得额外的经济力量来支持。

如果环眼观察中国,从实际而言,除了通过这条途径获得非常的财富支持外,哪里还有有力的支持?

所以说这笔隐性的财富对中国之崛起是意义非常,如果没有这笔收入,或者不能有效的开发利用之,中国要实现真正的历史性的崛起是不可能的。

环 顾当今世界诸国,能有着这样巨量额外收入的国家并不多,在发展中国国家也仅有中国,换言之,中国积极有效的利用之,则在国际竞争中,必然大大的强化自己的 地位(别的国家没有这种巨力做推动),使中国在新时期里继续跑到其它国家的前边。中国要想将自己彻底开发出来,也唯有更大胆的向全球中经济最为开放的国家 进军,逐步实现最大程度上最可能的开放,使中国经济与国际资本充分的溶合到一起,确保在新时期新一轮发达国家产业(高新产业、重工产业)外移中,中国成为 最主要的基地,但这就需要以可持续的超常规的力量来不断的提升经济基础条件,使中国在无可避免的工薪提升、环保与生产安全的要求升级后仍能保持国际上相对 的优势,中国因此就可以在新的形势下继续作全球化中的大赢家,风骚独领,以别国难以匹敌的速度与规模持续强劲发展下去。

这 就意味着中国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坚持财政扩张政策,直至遇到不能化解的问题时(投资无效后)再进行重新调整。财政虽然致力于社会公益服务,但前期因为开发 是重心所在,所以偏重于建设(包括人的素质的提高),后期在开发取得成功的基础上才有社会福利的逐渐扩大。不过由于中国经济开发在地理上呈现出的阶梯性, 在不同地区,显然步调是不一样的。

巨资支持下的中国经济,尤如天助,会不断的往前奔进,这对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经济发展极为不平衡的国家而言,意义有多么巨大可想而知。

依 现在的速度,正常情况下,人均收入突破五千美元,还需要十年。但是如果大胆的将这些隐性收入利用上,用于支持经济开发,中国的发展就会获得一种加速度,基 础更为牢固,增长更为有力,很可能的中国人均收入在十年内就会突破一万美元大关,再过三十年,中国经济水平就能达到世界一流,总体规模跃升世界首位也并非 就没有可能。

这样的结果,岂不比空守着那万亿储备要强之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