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型人才转向做销售或管理岗位,这是当前的一个趋势。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因为十多年前,在产品短缺时期,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把产品以最快的速度、较低的成本生产出来。因此,生产型人才是此时企业最受欢迎的人才。而随着产品供过于求,势必会造成大量的库存积压,这时能够把产品卖出去的销售人才就成了企业最需要的人才。而当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时,企业发现需要的是团队的建设和整体的经营策划时,综合型的管理人才就成了企业最需要的人才。所以,一大批技术型人才、专家将走向管理岗位,负责带领团队在市场上拼搏。
基于这样的认识,就需要许多技术骨干从被动转型向主动转型做准备。这种准备不仅是新专业知识上的学习,而更多的是要从心理上准备好。
我们不妨观察一下,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我们身边的领导,又有多少不是从业务工作转型到管理工作上来的呢?因此,技术型人才在企业中,成长的空间是更为广泛的。一方面,你可以走技术路线,甚至你可以做到总工程师、总会计师等等。你也完全可以随着企业的发展,在企业迫切需要综合型管理人才时,临危受命。
在转型时,你要考虑到:新技术与更聪明的人才会不断涌现,而具有领导能力的管理者却是需要长期培养和磨练的。因此,当企业希望你从技术型人才转型为管理人才时,你不妨将它看成一次挑战自我的好机会,也许你会发现另一片天空。
在这里,你还要考虑到对家庭和生活状态的影响。做管理工作以后,也许要经常出差、开会,甚至还会有一些商务活动,这都需要先和家人沟通,获得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在体力上也可能会有一个新的要求,比如说开会比较多,跟别人谈话比较多,这也需要有个适应的过程。
当然,技术人才中也不乏“技术狂人”。他们只对技术感兴趣,甚至痴迷于此。那你就坚持自我追求,但要做好如不能在原企业继续自我,也要有流动到其它公司继续圆梦的准备。
美国波音公司董事长兼CEO菲利普·康迪特的第一份工作1965年加入波音公司担任空气动力工程师。
优秀的技术人才转变成优秀的管理人才,往往是出于老板的意愿。这里既体现老板的信任,但又有可能存在一些风险。因为做管理型的人才,需要跟团队打交道,需要处理更多的人际关系,这对于以前主要是跟专业打交道的技术型人才来说,可能会有一个艰难的适应过程。
因此,在与老板的博弈中,转型的人才要认真考虑清楚:自己走向新职业时的成功标准是什么?也就是说,当你从一个技术型人才转向管理型人才时,在多长时间内,取得什么样的明确结果时才算是成功了?经过思考,确定自己的成功标准之后,你自然就能够心情比较舒畅、比较有把握地从事新的职业。这个标准,只要自己感觉好就行。
从技术人员转变成管理人员,也并不是一定要你和技术“一刀两断”,你依然可以保留对技术工作的兴趣。因为,即使做了管理工作,我们仍然会离不开对技术工作的了解,而且正因为你有技术优势,才更体现自己的管理优势——你的技术知识和技术能力,作为你做正确管理决策的基础。但需要注意的是,你要认清自己的新身份和新角色。
技术与管理是可以兼容的,也是需要过渡的。直到有一天,你确认自己已经完全接受和适应这个转型,你就可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管理上了。
智诺信职业顾问Jeffry点评:
从技术型人才转向管理型的人才,不仅要及时学习管理知识、领导艺术,还要给自己一个适应的过程。当明确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方向,从中得到了收获时,一切心理压力也就迎刃而解,可以更加由衷地驰骋于这个新的职业了。
来源:智诺信职业顾问集团 http://www.chrcare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