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富也是可以为伍的


上午,照例进入周末必修课堂——“第一财经”频道上课,在“财富人生”节目中,专访的人物是微软大中华区总裁陈永正,他是微软中国的第五任总裁,也是五人中任期最长的总裁,任前曾在摩托罗拉任职十余年。看成功人物的电视访谈及传记书刊是我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分享主人公的精彩人生,对我来说,这的确是一种享受,是比物资享受更惬意的一种享受;第二是借鉴人家的思维及行为方式。诚然,那些获得卓越成功的佼佼者是我辈所不及的,但并非意味着他们的生活、思维及行为方式不能借鉴。

      比如,陈永正讲到盖茨将个人全部资产的55%已经捐给了慈善事业,并决定身后给子女仅留100美元,资产全部捐给慈善事业,堪称成功人士的楷模,也是天下为人父母的楷模。就财富的决对数额而言,我们固然无法同世界首富相比,但其行为所表露出的财富观、教子观的深刻意义,确是我们同样为人父母者应该效仿的。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子女,但什么是爱?怎样去爱?盖茨给我们作出了榜样,给子女以良好的教育,以自己的言行引导子女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靠自身的努力去获得一切,同时时刻不忘回报社会,这种思想财富是多少金钱也买不到的,而且可以受用终生。盖茨现在正在中国参加亚洲经济论坛年会,他每天仍然极其繁忙,但他早已脱俗,他已经不是在为微软工作,更不是在为自己及子女工作,他已经完成了“人类之子”的蜕变,他所做的一切,无论是在客观意义还是主管动机上,都是在为我们人类共同的利益付出。

这种境界的确是凡人所不及的,也许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的五个层次已经难以准确地概括盖茨的行为了,他早已经超越了“自我实现”的阶段,或者说他已经进入了顶级的“超自我实现”的阶段。过多地谈首富的行为似乎有点离凡人太远,其实我觉得我们作为普通人,尽管在财富的拥有上,与盖茨反差过大,但在更多的方面,其实并没有本质的不同。比如,我们同为人父,同为地球村民,同样具有七情六欲,同样面对生老病死,他做到的许多事情,我们其实也是可以做到的。

      比如,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社会创造价值;在履行父亲责任上,更注重精神财富的传承;在人生的价值追求上,要将小我融入大我之中。如能这样,快乐和幸福就会伴随我们的全部生活的始终。也许有人觉得,你有些过于理想化了,满口是“责任”啊、“价值”啊,是否有些不现实啊?我的观点是,人没了理想,没了责任意识,没了价值的追求,生活就没了意义,每天的“活着”就和动物没了本质的区别。而有意识地去这样想并身体力行,其实并不难,与财富的多与寡更无关系,关键就是个“态度”。一句话,盖茨之所以是我们的楷模,其实并非完全因为他有钱,更因为他没有为富不仁,他的财富已经或正在捐出,因此他其实已经和正在和你我趋同,从这个意义上,盖茨能做到的,其实你我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