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女儿充当的几个角色


    女儿东渡日本留学已经三年半了,从一个稚气未脱的高中生,到现在这个充满自信的大四学生,每每看到她身上如此大的变化,作为父亲,的确很是欣慰。说起来,出国这几年她经历了无数的第一次,经过她自己的努力,终于一步一步地走过来了。出于父辈的本能,总想多为她做些什么,但身处异国,更多的事情只能靠她自己了。因此,我们父女之间做了个约定:在充当经济后盾的同时,我主要负责扮演如下几个角色——

    顾问。当她遇到问题特别是重大转折时刻,由我帮她提供参考意见。例如在她到日本半年后进行大学应试的时候,考怎样的大学、选择什么样的专业;在大学学习期间,如何认清今天的学习和明天的工作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摆正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提升之间的关系,如何解决学习与打工之间的矛盾;在临近大四的时候,如何规划毕业后的取向,是继续考研,

还是进入职场工作?,诸如此类,我尽量提供多重选项给女儿参考。而且我的位置摆得很是端正,既然是顾问,那当然没有决策权,所有决策均由女儿自己自主做出。

    秘书。老爸是搞文字出身,又是从事信息服务的,自然可以给女儿提供些专业级的秘书服务了。当她在学业上遇到问题,需要帮助时,我会予以快速响应。有一天晚上,已经快十点了,接到女儿打来的电话,她们同学课题组在完成一项课题选项时需要有关DVD碟片材质的有关资料(她是学应用化学专业的),因时间比较紧,就向我求助。我马上应了下来,打开电脑网络进行检索,因我没有此项专业的研究背景,就选择了几个相关资料,做成了word文档形成电子邮件,连夜给女儿交卷。除了这种紧急协助外,我经常性的“秘书”事务是给女儿提供“资讯参考”。现在上网浏览信息已经形成习惯,不仅为自己阅读,还要为女儿阅读,凡是看到与女儿有关的资料,就及时下载,以“女儿参考”为题给她发邮件过去,即方便女儿阅读,又可节省她的时间。

    朋友。我和女儿尽管是父女两代,但也是可以进行平等交流的朋友,我经常以换位思考的方式,通过电话、邮件等形式和她进行多角度的平等交流,随时发现她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倾向,进行及时的协助和支持。同时也通过这样的过程,体验女儿的成长,发现她的所长所短,进行适当的提醒和帮助。

    垃圾桶。人是需要宣泄的,女儿当然也不例外,宣泄渠道在哪里呢,我就自觉地充当了这个角色。我经常主动要求女儿利用好我这个特定的角色,从中也能及时发现女儿的心态状况,说起来也怪,这个角色听起来有点别扭,实际扮演还真是乐在其中啊。这大概就是为父之道的奥妙所在吧。

    在写上述文字的过程中,我的内心是充满喜悦的,因为我的这几个角色是伴随着女儿的成长而进行的,没有什么比看到女儿的成长更为快乐的了。和寻常家长相比,在生活琐事上我给予女儿的很少,但我觉得这正是给了她增强自立能力的锻炼空间,我的角色更多是具备从属和辅助的性质,对于年轻人的成长,我倒是觉得这种选择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