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铁道部网站消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日前对铁路部门采取有力措施,迅速解决甘肃省及民勤县洋葱运输积压问题作出重要批示:此事铁道部落实得好。(中新网12月10日电)
这是一则很平常的消息;这又是一则不平常的消息。作为党的总书记,可谓日理万机,特别是在年终岁尾,各种公务活动繁多的情况下,还能抽出时间体恤民情,亲自督办疑难问题。这样的消息,确实让人喜形于色。
一喜的是总书记的重要批示,让我们感觉到了总书记就在身边,党就在身边,让我们感受到了党的政府的关怀,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人民的希望。
二喜的是有关部门雷厉风行,让当地政府和农民头痛的问题迎刃而解。这件事也告诉我们,“以民为本”,其实做起来并不难。只要在群众“最急”上用真情,在群众“最需”上求突破,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就不在话下。
由此,让我想到了这样一个话题:假如没有总书记的批示呢?那么“甘肃民勤10万多吨洋葱滞销价贱伤农”的问题会不会解决呢?能不能这么快就解决呢?当然,我并不是怀疑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不作工作,而是想就这个话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时下常见有这样的一种现象:某个问题久拖不决或无人问津,而一旦有领导闻之,做了批示,几乎所有部门和单位都立即行动,与群众相关的事不再是“小事”,而是立马当作事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大事”,工作效率高了,服务态度好了,以前跑几趟也办不成的事如今送上门来主动给办了,这对普通群众来说是何等得好哇!
然而,令笔者不解的是,为什么本来是职责范围之内的工作,非要等领导批示后才落实呢?就某件具体事情来说,通过领导批示,立马得到有效解决,这当然很好。然而,作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都靠领导、靠总书记一件一件地批示,再一件一件地去解决,这能做得到吗?也是不可能的。
“以民为本”不是一句口号,不是政治运动,更不是政治体制改革。这是从经济到文化到政治到制度的一个历史进化过程,需要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多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因此,笔者认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有必要经常想一想“假如没有总书记的批示,我该怎么办?”这不需要高深莫测的理论,只需要有一颗真诚、真情、真切的心,多从群众的需要考虑,多从群众的难处着手,一切都将变得简单易行。
新闻链接:胡锦涛对解决甘肃洋葱运输积压问题作出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