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完全站在黄建翔的一面,我信任黄建翔和董路的为人,也信任他们的愤怒,认为一定是记者的无良导致该事件的升级。然而我本篇的目的不在与此。
我是惊讶的发现博客其实是在承担着一种“革命”的角色,一种重新将话语权从少数人手中争夺回每个人手中的革命的角色。
一直以来,如果你是一个有过思想的人,都会发现话语权被少数人掌握已经很久了。人民获得信息的渠道只有那么几种,而掌握了这些渠道的人,就掌握了话语权,作为接受者的人们,被他影响的可能性就非常大。媒体,就是这些渠道中最重要的一种。如果所有的媒体和供职于其中的记者能真正本着公正公允的态度来传播信息也就罢了(正像他们自己宣称的那样),而事实是,这是不可能的。首先,真正的完全意义上的公允公正从来没有存在过。第二,假使真正存在那么一条线能够代表公允,媒体中人也很难真正掌握,他们每发表一篇文章一次报道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报社压力,人情关系甚至自身的情绪个人好恶都是决定一篇报道方向的因素。我可以负责任的说,现今所有的媒体声音即使自己宣称公允,也全部都是貌似公允,在相同的材料下,如果想改变一篇报道的风向,不仅是那些资深记者,只要是你我这些受过9年义务教育的人都不难办到。
而民众,却正正是被这些报道引导着,左右着。最关键的一点,号称承担社会监督功能的媒体本身并没有一种行之有效的监督体系,他们处于一种垄断地位,被报道者和聆听者,都是他们笔下的羔羊。
那么我们发现自己的思想竟然如此被控制的解决办法是甚么那?就是把这种话语权从少数人手中争夺回来--既然没有绝对的公允,那么就让每个人都拥有表达的权力,谁是谁非,不再是某一方能控制,把天平交给每个能看到全面观点的人。而博客,正好实现了这个功能,这就是博客伟大的“革命性”。
已经有鲜活的例子在体现它的这种革命性给我们带来的观点的解放以及由此而来的某中公平。李亚鹏,在一年之前,曾经是在媒体上只有负面新闻的人,绝大多数的人都在羞辱他,甚至攻击他。绝大多数的民众也被影响了,很多朋友会说,只要一看到李亚鹏的电视,立即换台,你再问他为什么,他会说出很多理由,,这个整个,那个那个,,但是你又问他,你又不认识他,怎么知道他是那样的人?你能保证你所受到的信息不是再误导你么?而李亚鹏自己没有表达的渠道,自己没有声音出来,所有的声音都是别人纰漏的,别人说出的话从理论上讲一定会比这个人自己的话更可以相信么?但是李亚鹏没有表达渠道,那是以前。。后来的情况大家都看到了,李亚鹏那篇关于孩子兔唇的博客出来之后,民众的声音,媒体的报道,风向已经开始改变了。你能说之前媒体的声音对还是之后的声音更对么?我们每个人都有过一种感受--被误会后有无法说清楚的感受,那中感受叫做委屈,对么,如果我们自己都不想承受这种委屈,那么得到表达权力的一种公平是不是很重要?
所以,博客的这个作用,不在于把某种真相还给了我们,因为这种真相也许并不存在,而在于给每个人都提供了表达的机会,把话语权从少数人手中重新争夺回最广大的人民的手中。如此,幸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