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新政下,开发商如何进行永续经营!


    2008的房地产市场是所有业内人士感觉最“战火纷飞”的年代,起码我是这么觉得的。自海南房地产事件后,房地产行业伴随着中国大陆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虽然中途有些“血雨腥风”,但是只要有些行业经验的人都知道这些"阻碍"都无伤大雅。于是纷纷“我行我素”。但是在很多城市的住宅逐渐成为“奢侈”品的时候,当房地产行业一直十几年处于上升阶段(不见波峰,更不见谷底)的时候,我们不见要问问自己,虽然在土地价格持续上涨的前提下,除了经济危机和战争,我们还寻找不到商品房大幅降价的可能,但是房地产行业的调控应该如何进行?离我们还有多远?开发商应该如何进行永续经营?这些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我觉得此时开发商最应该考虑的是战略抉择,也就是说要在这个特殊的年代开发商要注意细节,例如:住宅开发商要向龙湖一样思考,在产品定位上更要适应市场的需要,不要一味的跟风。工业地产开发商要多注意项目定位以及产业凝聚力、地域优势和入驻企业优势。商业地产开发商要注意核心竞争力和项目成长性。下面我以商业地产作为案例和大家分享我的观点:

    商业地产只是一个经营模式的代名词,何谓商业地产至今业界尚无准确的定义,以其产品形态划分又可分为专业市场、百货商厦、步行街、休闲旅游、写字楼及产权酒店等。商业地产之所以受到更多开发商的关注主要原因是:

    1、丰厚的投资回报;

    2、良好的知名度和低廉的传播成本;

    3、良好的资产变现能力和资本运作价值;

    4、核心竞争力和极强的带动作用;

    5、定期、长远的回报。可以说:一个运营良好的商业地产项目,不仅不用开发商的投资(指建成并有效运营后),而其可以享受丰厚的升值空间和租金回报。

    当然,每个产品根据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获利模式和经营方法:

产品名称           优  点              缺   点                           获利方式

专业市场   投资少、偏僻位置的土地  招商和运营难度大              产品利润、土地增值和租金收益

百货商厦   租金收益高              需黄金位置土地、投入大        产品利润、土地增值和租金收益  

步行街     成本和利润收回较快      好项目商机难求                买卖店铺产生的利润

休闲旅游   产品的希缺性、唯一性    客户群体狭窄、好项目商机难求  产品转让和租金收益

写字楼     首发的升值空间          缺乏核心竞争力和稳定客户群    升值空间和租金收益

产权酒店   投入少,宜运营          缺少品牌效应和稳定客户群      产品利润和隐性收入

    由此可见,开发商的发展空间和获利空间是无限的。关键的问题是:在这样一个时代你了解自己吗?你做好选择了吗?请每一个开发商都思考一下下面的问题:

    1、你觉得房地产行业是主动调整好还是被动调整好?

    2、什么产品失去市场的支撑会有长远的良性发展?房地产炒作的成分还是有效满足社会需求的成分多?

    3、自己手中的资源,包括土地、融资渠道和团队,做什么产品更适应社会和自己的需要?

    4、假设房地产行业一定要调整,你希望在这样一个年代里获得什么样的收获?也许有些人会认为我这话问的幼稚可笑,但是你被别忘了目标——办法——结果这样的一个定位公式,更别忘了将军都是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危机等于商机这句话越来越多的得到大家的认可。

    5、捐出善款和养活很多的职工,是承担社会责任的最好方式吗?

    6、假如有一个即可承担社会责任,又商机无限的机会,你愿意做吗?

    综上所述,在房地产新政下,开发商永续经营的解决办法只有一个:了解自己,主动调整,细分市场,强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