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思路是将全市事业单位分为行政执行类、社会公益类、产业化类三种类型。主要任务即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改革财政投入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10月24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动员大会,部署全面推进全市事业单位改革。会议强调,要把事业单位改革作为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抓紧抓实抓好。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詹夏来,市领导陈树隆、方成、臧国寅、魏道斌、杨敬农、李猛、胡邦明、丁祖荣、刘建国、王沧江、王容川出席会议。
詹夏来在讲话中说,党的十七大报告为改革指明了方向。当前,我市事业单位管理、运行体制弊端显现,职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用人、分配机制不完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社会保障体制、国有资产管理不健全、不完善,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加速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此次事业单位改革的范围覆盖市区、三县四区和全部三类事业单位,改革要确保既得利益,通过发展增加职工收入。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年底前,全市事业单位建立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争取明年一季度前基本完成全部事业单位改革。此项改革涉及面广、难度大、时间紧、政策性强,各单位要从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抓好事业单位改革。
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树隆对改革进行了具体部署。他说,此次事业单位改革的目的是规范国有资产管理,改革运行机制,创新分配机制,增加职工收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实现规范管理、优化环境、提高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推进社会事业发展。社会事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重要内容,事业单位改革是促进政府转变职能的重要途径,各单位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改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明确目标,加大力度,扎实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陈树隆说,此次改革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精简、统一、效能;公开、公平、公正;积极创新,稳步推进。基本思路是将全市事业单位分为行政执行类、社会公益类、产业化类三种类型。主要任务即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改革财政投入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事业单位改革是一次重大的利益调整,不同于党政机关和企业改革,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的方法步骤,抓好科学分类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两个重点,稳步推进,严肃纪律,不闯红灯、不越红线,开创我市社会事业发展新局面。
此次改革的重点是,抓好以产业化类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为主要内容的产权制度改革;抓好以全员聘用、竞争上岗、绩效考核、收入分配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人事制度改革;抓好以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和公共财政投入机制为主要内容的财政国资管理体制改革;抓好以建立健全事业单位社会保障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将建立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实现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行政执行类着眼于“精简、效能”,社会公益事业类着眼于“放权、搞活”。事业单位实行新进人员招聘制度,实行分配激励机制,同时做好人员分流安置。改革财政投入与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方面,大力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发展,财政投入方式变“养人”“养单位”为“养事”“养项目”,坚持国有资产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事业单位实施部门综合预算和“收支两条线管理”。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建立健全以养老保险为基础的事业单位养老、失业、医疗、生育等社会保险制度。同时做好转企改制事业单位与企业养老保险政策的衔接,最大限度地维护各类人员利益。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事业单位改革,已经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市委、市政府有关负责同志任副组长的全市事业单位改革领导组。(
10月24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动员大会,部署全面推进全市事业单位改革。会议强调,要把事业单位改革作为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抓紧抓实抓好。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詹夏来,市领导陈树隆、方成、臧国寅、魏道斌、杨敬农、李猛、胡邦明、丁祖荣、刘建国、王沧江、王容川出席会议。
詹夏来在讲话中说,党的十七大报告为改革指明了方向。当前,我市事业单位管理、运行体制弊端显现,职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用人、分配机制不完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社会保障体制、国有资产管理不健全、不完善,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加速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此次事业单位改革的范围覆盖市区、三县四区和全部三类事业单位,改革要确保既得利益,通过发展增加职工收入。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年底前,全市事业单位建立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争取明年一季度前基本完成全部事业单位改革。此项改革涉及面广、难度大、时间紧、政策性强,各单位要从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抓好事业单位改革。
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树隆对改革进行了具体部署。他说,此次事业单位改革的目的是规范国有资产管理,改革运行机制,创新分配机制,增加职工收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实现规范管理、优化环境、提高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推进社会事业发展。社会事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重要内容,事业单位改革是促进政府转变职能的重要途径,各单位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改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明确目标,加大力度,扎实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陈树隆说,此次改革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精简、统一、效能;公开、公平、公正;积极创新,稳步推进。基本思路是将全市事业单位分为行政执行类、社会公益类、产业化类三种类型。主要任务即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改革财政投入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事业单位改革是一次重大的利益调整,不同于党政机关和企业改革,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的方法步骤,抓好科学分类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两个重点,稳步推进,严肃纪律,不闯红灯、不越红线,开创我市社会事业发展新局面。
此次改革的重点是,抓好以产业化类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为主要内容的产权制度改革;抓好以全员聘用、竞争上岗、绩效考核、收入分配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人事制度改革;抓好以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和公共财政投入机制为主要内容的财政国资管理体制改革;抓好以建立健全事业单位社会保障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将建立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实现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行政执行类着眼于“精简、效能”,社会公益事业类着眼于“放权、搞活”。事业单位实行新进人员招聘制度,实行分配激励机制,同时做好人员分流安置。改革财政投入与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方面,大力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发展,财政投入方式变“养人”“养单位”为“养事”“养项目”,坚持国有资产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事业单位实施部门综合预算和“收支两条线管理”。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建立健全以养老保险为基础的事业单位养老、失业、医疗、生育等社会保险制度。同时做好转企改制事业单位与企业养老保险政策的衔接,最大限度地维护各类人员利益。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事业单位改革,已经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市委、市政府有关负责同志任副组长的全市事业单位改革领导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