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股市上升的速率(摘自金学伟的文章)


  美国股市有一个月均0.68%、年均8.5%的上升速率,从1932到1969年一直是美股最强有力的支撑,每当市场调整到这一速率线下就恢复上扬,而且其月均值线与该线大体保持着平行。虽然1969年底,道指跌破了该线,但时隔30年后的1999年底,又神奇地回归到该线,然后才退位整理。进一步观察还可发现:以直线为底边,其上下的总面积还相当接近。这种现象在经济学上有一个名称叫补偿——超出直线部分的面积为超出额,低于直线部分的面积为损失额。超出额是对损失额的补偿,损失额是对超出额的补偿。它非常形象地说明平均上升速率是如何制约并影响股市,以及股市是如何围绕着平均上升速率波动的。

  中国股市最重要的速率线有2个。

  一个是深综指的年均8%。以1991年深综指平均97点为起点,2次大调整都在年均复合收益到达8%时结束。一次是1993到1995年间,年均复合收益跌到8.2%;一次是去年,7.92%。这表明,8%是沪深股市最起码的复合收益。进一步说,沪深股市正处在类似美股20世纪30到60年代阶段,虽然有一次次调整,但8%的年均复合收益是可以期望的。

  一个是上证指数的月均9点。这是根据1990年12月19日上证指数诞生后的第一个月的平均值与第二个月的平均值计算出来的,是上证指数的“初速度”,我称之为“月均速率1”,目前该线在1833点——另一条由91年5月和6月平均值形成的月均11点的第二速率线目前在2155点,因现实意义还不大,所以暂不讨论。

  平均上升速率不能指导投资。因为这是对全市场整体收益而言的,至于个股,则有天壤之别。比如,从1932到1999年底,虽然美国股市整体上取得240倍的收益,但如果你不是买到了IBM(最大涨幅超过1万倍)或别的“好股票”,那么你留给子孙的很可能只是一些废纸。平均上升速率甚至也不能用来预测股市,因为市场先生的性情古怪,有时它很犟,一直盘踞在上面不肯下来;有时又很懒,像一头猪赖在底下死活不肯上去。

  但平均速率可以帮我们考察市场,使我们知道怎样的状态是正常的,可以持久的,怎样的状态是不正常,不可持久的;怎样的结果是可以企盼的,怎样的结果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从具体表现看,月均9点的上升速率犹如道指0.68%的月均速率,自诞生后就一直是上证指数最强有力的支撑,每当累计上涨点数低于这一速率便出现重要底部。这表明对上证指数而言,以它诞生第一个月的123点为起点,年均上涨108点是起码的、可以期待的;偶然的、短时间的低于这一速率是正常的,但长时间低于这一速率是不正常的。

(本文是从杂志上摘录金学伟的文章,由于无网址,只能说是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