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的中国强调“中国特色”,但却流行拿外国说事儿,拿外国说事儿也行,但不要掩盖真相。
近几年,由于中国房价过高,搞得老百姓意见很大,政府也采取了许多措施想要抑制房价过快的增长,但效果不大理想。于是就有人拿外国说事儿,说是“美国三成人群买房,六成人群租房,实际拥有住房的人并不多”,接着批评中国老百姓没有改变观念,说“人人都想买房是很错误的观念”。言外之意是说,中国房价增长过快老百姓也有责任。
这可真是一种奇谈怪论!
“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观念,这个观念具体体现了中华民族美好的大同理想和追求,不少仁人志士为此流血牺牲,怎么就成了错误的观念呢?这种居家理念我觉得极具中国特色,已经根深蒂固地扎根在中国老百姓的心底里,轻易改变不了。所以,我们在解决中国老百姓的住房问题时,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个“中国特色”问题。那种不顾中国的这个“国情”,而拿国外说事,把解决房价过高问题,扯到要改变什么老百姓的所谓错误观念上来,纯粹是无稽之谈!
另外,鼓吹向外国学习,国外的情况真的象一些人说得那样吗?
最近看了一则报道,戳穿了这个谎言。
7月13日,在北京访问的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部长阿方索・杰克逊说,目前,美国拥有自己房产的人已经达到了70%,但这和北欧一些国家相比还有差距。在瑞典,个人拥有住房的比例达到了88.5%。他说,政府的任务就是为穷人提供必要的帮助,提供“人民买得起的房子”,他就任时,布什总统曾要求他减少美国的无房人口比例。(《中国青年报》7月17日)
如此看来,美国人的住房情况并不象某些人说的那样,“实际拥有住房的人并不多”。
某些人用编造或者道听途说来的国外虚假情况和数据来欺骗国人,但愿他们没有什么恶意,只是想出些馊主意,帮助领导减轻房价过高的压力,搪塞和糊弄一下没有去过国外的普通老百姓而已。
一些人嘴上说建设有“中国特色”,但真遇到“中国特色”的问题,马上就想到国外去找答案,这就是某些人的思维路径和定式。因此,我们就会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上,经常看到和听到,同样的问题在外国如何如何或者国际惯例如何如何的报道。我丝毫不反对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具有普世价值的思想(理论)和治国经验。但问题是,我们不要在学习别人东西的时候,竟然忘记了自己是谁,把我们民族的精华也丢弃了,把“中国特色”变成了“外国特色”。
所以,建议一些人不要总拿外国说事儿,好吗?
近几年,由于中国房价过高,搞得老百姓意见很大,政府也采取了许多措施想要抑制房价过快的增长,但效果不大理想。于是就有人拿外国说事儿,说是“美国三成人群买房,六成人群租房,实际拥有住房的人并不多”,接着批评中国老百姓没有改变观念,说“人人都想买房是很错误的观念”。言外之意是说,中国房价增长过快老百姓也有责任。
这可真是一种奇谈怪论!
“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观念,这个观念具体体现了中华民族美好的大同理想和追求,不少仁人志士为此流血牺牲,怎么就成了错误的观念呢?这种居家理念我觉得极具中国特色,已经根深蒂固地扎根在中国老百姓的心底里,轻易改变不了。所以,我们在解决中国老百姓的住房问题时,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个“中国特色”问题。那种不顾中国的这个“国情”,而拿国外说事,把解决房价过高问题,扯到要改变什么老百姓的所谓错误观念上来,纯粹是无稽之谈!
另外,鼓吹向外国学习,国外的情况真的象一些人说得那样吗?
最近看了一则报道,戳穿了这个谎言。
7月13日,在北京访问的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部长阿方索・杰克逊说,目前,美国拥有自己房产的人已经达到了70%,但这和北欧一些国家相比还有差距。在瑞典,个人拥有住房的比例达到了88.5%。他说,政府的任务就是为穷人提供必要的帮助,提供“人民买得起的房子”,他就任时,布什总统曾要求他减少美国的无房人口比例。(《中国青年报》7月17日)
如此看来,美国人的住房情况并不象某些人说的那样,“实际拥有住房的人并不多”。
某些人用编造或者道听途说来的国外虚假情况和数据来欺骗国人,但愿他们没有什么恶意,只是想出些馊主意,帮助领导减轻房价过高的压力,搪塞和糊弄一下没有去过国外的普通老百姓而已。
一些人嘴上说建设有“中国特色”,但真遇到“中国特色”的问题,马上就想到国外去找答案,这就是某些人的思维路径和定式。因此,我们就会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上,经常看到和听到,同样的问题在外国如何如何或者国际惯例如何如何的报道。我丝毫不反对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具有普世价值的思想(理论)和治国经验。但问题是,我们不要在学习别人东西的时候,竟然忘记了自己是谁,把我们民族的精华也丢弃了,把“中国特色”变成了“外国特色”。
所以,建议一些人不要总拿外国说事儿,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