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里住着个死人
1993年,我九岁,我爷爷去世了。
这是我和死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感觉和别家死人还是截然两样,就是我是孝家中的一员,对死者不可再持旁观者态度,我终于哭了。记得那天正好是我姥姑八十大寿,爷爷就是在餐桌上被鸡蛋黄卡死的。气息一灭,我爸爸妈妈,叔叔婶婶,姑姑姑爷……全家人一齐大哭特哭,哭声在狭窄的屋子里回旋,空气集聚的膨胀,钻进每一个人的耳洞。我起先虽意识到爷爷死了,但因为不能体会到死的含义而未有半点感触,是大家的哭声把我同化后才跟着他们一齐起劲地哭。整个房间被笼罩在一片悲痛的阴影里。但是回到家里,不久我就忘了悲痛。我头戴着白孝布在人群里来回走动觉得特潇洒,大步流星,气宇轩昂,很多大人都忍不住要看我几眼。我的伙伴们当然就更是围着我团团转。我心里很得意,但有时却故意装着不哩他们。他们很多人家里没死过人,不知道当孝子是怎样一回事,让人好笑!这时候,他们待我比以往哪个时候都好,我说话的时候他们的眼神闪闪发亮,细心聆听。
黑狗说:“你爷爷死了,你怎么不哭?”
我说:“跟你们在一起我不要哭。”
他们越是发问,我说得越来劲。许多年后,我记得当时我就是家四猛家吹牛,被妈妈逮到了。她是特地来逮我的。我被她看到的时候正笑在劲头上,她进屋来我还持续笑了好久。妈妈气不过,扇了我一巴掌:爷爷死了,你没事一样,还在这里哈哈大笑,像个什么样子。
不必说,接下来,我自然哭了。但一转过身,看到我的伙伴,钻进他们中间,靠近他们透明的眼睛,我就把此事忘了,和没事一样。依然不停地吹牛,捣蛋,打架……,为所欲为,寻找一切乐子。只要能获得快乐,老师的教鞭可以忘记,父母的巴掌可以忘记,什么都可以忘记。
言下之意,没良心的事没少干,只是没意识到。把人家屋后傲立在晚风中的棕榈树一刀砍掉;往新刷好的雪白墙壁上砸满密集的黄泥巴;把腐烂的瓜皮扔到哪个背时鬼门框下,摔得对方人仰马翻;甚至,当找不到乐子被掏空,就那同伴开杀,在他盛饭的保温杯里吐入亮晶晶的痰,待他吞下后再迎着其无辜,不解的目光里哈哈大笑…….
遗憾的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这种生活已离我而去了。去年冬天,有一次我参加一个同学姑姑的葬礼,某人的哭声既然感动得我双眼湿润了。这让我非常后悔,因为我的窘迫被旁边的一个漂亮女孩全看在眼里——我已不是从前的我了。
长久地寻不着乐子,真把人闷死。桑树上长出的嗡嗡声诱引来一群孩童。我手持一根长竹竿,朝着声音的黑窠一杆捅去。他们的眼睛清澈,但是没有人告诉我从黑窠里喷出的一个嗡嗡声,正朝我急驰射来。我的面颊魔术般变得红肿不堪,左脸胖过右脸。逗得他们哈哈大笑,拼命往我脸上抹牙膏,把我当成了乐子。
还是黑狗踏着阳光送来个消息,才转移过他们的注意力。黑狗说,二老爷死了。一个我们期盼以久的好消息,当即有人兴奋得狂奔滥跳。有人死真好,本村的更好。那些压抑在心间的梦想,终于有机会抛头露面,得以实现。
不知道你那里的规矩如何,在我们那里,每逢有人老死,并不仅仅是关乎孝子一家的事,全大队的人都被拉入这个旋涡。倘若隔壁队的姓氏也相同,那么牵扯进来的人之多,有时占据整个村庄的过半,为孝家进行不计恩仇的义务劳动。当然,这班人再多也多不过来吃“豆腐”的人。亲戚自不必说,行亲也来得颇为壮观。几杆旗帜不足挂齿,要耍毛狮子,但这已经是陈年旧事了。赶时髦客气的话得舞龙灯,十三度的是小气鬼我们小孩连瞥都不瞥一眼,要二十度甚至更多才能引起我们的围观兴趣,尖声惊叫。但龙是哑巴,本身并不能制造声响效果,不能让我们疯狂,热血沸腾。敲锣打鼓的是一群牛一样的健壮汉子,他们翻山越岭,爬山涉水,头顶星光轰轰烈烈而来,乌黑的眸子里闪烁着莫可名状的图案。他们都是码锄头铸成的好身手,如今拿根棒槌,一块薄铁,轻便如飞,多余的气力转化成震天撼地的声响。他们和和尚师傅里外相应,踏着硝烟和碎纸屑,铳的轰响,狗的咆哮,千万道眼神的注目轰轰烈烈而来。
这还不算什么,如果死者的女婿,或者孙女婿……反正只要是亲戚,他们中随便一个有钱又图闹热的话,花几千块钱喊一支乐队来,他们会唱《纤夫的爱》,会唱《大花轿》,会唱《九妹》,歌声和电视里相差无几,大老远都有人赶过来看,想来又过不来的,是倒霉鬼,会灵魂出巧。捣蛋的灵魂会飞进唱歌人的喉咙里打个喷嚏,另对方的歌声嘎然而止,浮在空中,落入一片哈哈大笑声里,让人陷入窘迫,满脸胀红。无论怎样,这都是我们的快乐天堂。无辜的我们只好褪去清凉月光里的瘦小身影,陪他们熬夜,童年的心总是容易被人虏获。
这时候,我们可以不用被逼着去砍柴,放牛,扯猪草,坐在书桌旁作铰尽脑汁的作业。大人们都帮孝家做事去了,觉都没得睡,眼睛红彤彤。即使牛在栏里哞哞叫,猪的叫声歇斯底里,老师的教鞭抽得手板啪啪直响,他们也没时间来训我们的。我们可以毫无顾及的去捡爆竹,陪放铳人放铳,打牌,打架,像泥鳅一样在人群里钻来钻去。那时候还不懂得吊毛,否则从十里八乡赶来的人中,总有个把漂亮姑娘。向她们抛个眉眼,送朵野花,是轻而易举之事。遗憾的是这事我们谁都没干,没赶上年龄。
我们所干的只是上面叙述的事。但谁也觉察不到遗漏了什么。我们抢爆竹,敢拼老命。有时爆竹在地上响,还火光四射,我们将脱掉的外套罩在头上,当安全帽,当盾牌,喊“123”冲过去,四五个黑影齐刷刷地冲,似铁钉被磁石吸引。这难免要爆发一些摩擦。你踩痛我脚尖,我撞到你胳膊,你的胳膊撞到我的头,我的头在躬身的霎时顶到你屁股,另对方摔个素面朝天。旋即,力气大的打哭力气小的,气势凶的打哭胆小的。哭了的人要骂娘,骂娘对方再打,把那个哭声分贝打得老高……。这是小事一桩,童年易忘事,眨眨眼又一起手牵手,吃喝玩乐,是好朋友,是战友。一起去对付外头的毛小孩,这就是打群架。本村的一方因为天时地利人和,处于优势。对方在人家地盘,就像倒了根顶梁柱,人再多也撑不起腰,蹑手蹑脚,不敢喘大气,嚣张,放肆。谁放肆先打谁。谁最先动手把对方打倒便是我们的英雄,膜拜的对象。然后嘴里叼根烟扬长而去。烟是红豆,芙蓉,碰到施主好能抽到长沙。这个我们没本事挑剔。反正抽到嘴里,尝不到传说的香味,都一个样。惟有快乐增加了。
还是黑狗踏着阳光送来个消息,才转移过他们的注意力。黑狗说,二老爷死了。一个我们期盼以久的好消息,当即有人兴奋得狂奔滥跳。有人死真好,本村的更好。那些压抑在心间的梦想,终于有机会抛头露面,得以实现。
不知道你那里的规矩如何,在我们那里,每逢有人老死,并不仅仅是关乎孝子一家的事,全大队的人都被拉入这个旋涡。倘若隔壁队的姓氏也相同,那么牵扯进来的人之多,有时占据整个村庄的过半,为孝家进行不计恩仇的义务劳动。当然,这班人再多也多不过来吃“豆腐”的人。亲戚自不必说,行亲也来得颇为壮观。几杆旗帜不足挂齿,要耍毛狮子,但这已经是陈年旧事了。赶时髦客气的话得舞龙灯,十三度的是小气鬼我们小孩连瞥都不瞥一眼,要二十度甚至更多才能引起我们的围观兴趣,尖声惊叫。但龙是哑巴,本身并不能制造声响效果,不能让我们疯狂,热血沸腾。敲锣打鼓的是一群牛一样的健壮汉子,他们翻山越岭,爬山涉水,头顶星光轰轰烈烈而来,乌黑的眸子里闪烁着莫可名状的图案。他们都是码锄头铸成的好身手,如今拿根棒槌,一块薄铁,轻便如飞,多余的气力转化成震天撼地的声响。他们和和尚师傅里外相应,踏着硝烟和碎纸屑,铳的轰响,狗的咆哮,千万道眼神的注目轰轰烈烈而来。
这还不算什么,如果死者的女婿,或者孙女婿……反正只要是亲戚,他们中随便一个有钱又图闹热的话,花几千块钱喊一支乐队来,他们会唱《纤夫的爱》,会唱《大花轿》,会唱《九妹》,歌声和电视里相差无几,大老远都有人赶过来看,想来又过不来的,是倒霉鬼,会灵魂出巧。捣蛋的灵魂会飞进唱歌人的喉咙里打个喷嚏,另对方的歌声嘎然而止,浮在空中,落入一片哈哈大笑声里,让人陷入窘迫,满脸胀红。无论怎样,这都是我们的快乐天堂。无辜的我们只好褪去清凉月光里的瘦小身影,陪他们熬夜,童年的心总是容易被人虏获。
这时候,我们可以不用被逼着去砍柴,放牛,扯猪草,坐在书桌旁作铰尽脑汁的作业。大人们都帮孝家做事去了,觉都没得睡,眼睛红彤彤。即使牛在栏里哞哞叫,猪的叫声歇斯底里,老师的教鞭抽得手板啪啪直响,他们也没时间来训我们的。我们可以毫无顾及的去捡爆竹,陪放铳人放铳,打牌,打架,像泥鳅一样在人群里钻来钻去。那时候还不懂得吊毛,否则从十里八乡赶来的人中,总有个把漂亮姑娘。向她们抛个眉眼,送朵野花,是轻而易举之事。遗憾的是这事我们谁都没干,没赶上年龄。
我们所干的只是上面叙述的事。但谁也觉察不到遗漏了什么。我们抢爆竹,敢拼老命。有时爆竹在地上响,还火光四射,我们将脱掉的外套罩在头上,当安全帽,当盾牌,喊“123”冲过去,四五个黑影齐刷刷地冲,似铁钉被磁石吸引。这难免要爆发一些摩擦。你踩痛我脚尖,我撞到你胳膊,你的胳膊撞到我的头,我的头在躬身的霎时顶到你屁股,另对方摔个素面朝天。旋即,力气大的打哭力气小的,气势凶的打哭胆小的。哭了的人要骂娘,骂娘对方再打,把那个哭声分贝打得老高……。这是小事一桩,童年易忘事,眨眨眼又一起手牵手,吃喝玩乐,是好朋友,是战友。一起去对付外头的毛小孩,这就是打群架。本村的一方因为天时地利人和,处于优势。对方在人家地盘,就像倒了根顶梁柱,人再多也撑不起腰,蹑手蹑脚,不敢喘大气,嚣张,放肆。谁放肆先打谁。谁最先动手把对方打倒便是我们的英雄,膜拜的对象。然后嘴里叼根烟扬长而去。烟是红豆,芙蓉,碰到施主好能抽到长沙。这个我们没本事挑剔。反正抽到嘴里,尝不到传说的香味,都一个样。惟有快乐增加了。
总之,我们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快乐涂在脸上,挂在眉梢,浮在语音里。
但孝家中有一些人硬是让我们大倒胃口。他们是死者的女儿,儿媳妇,儿媳妇的儿媳妇,侄媳妇……关系错综复杂,反正是死者的后代,女性。到了会自主哭泣的年龄,想哭就哭。她们有的坐在棺木旁,额头搭着漆黑的棺木;有的干脆将整个上半身夸张的趴到棺木上,和棺木充分接触。空前绝后,哇哇大哭,哭得眼皮红肿,垂涎千尺。把围观的妇孺都她们感染了,于是一起跟着哭。有人忍不住想过去安慰,反倒助长了她们哭的雅兴,隆隆的声音吓跑了扑光的飞蛾。
当然也有人不哭的,我一共见过那么几次。她们也坐在棺木边,但是愣头愣脑,目光呆痴,眼神虽带有不可或缺的一丝悒郁,眼睑也红肿,但她们就是不哭,顶多眼角处带一点潮湿。
说实话。我虽然觉得死人不是好事,但就是感觉不到悲伤。我之所以对死人满怀憧憬,是因为除了玩好,还有好吃的。平时吃腻了家里萝卜条,现在特想吃几顿大鱼大肉。然而,她们的哭行为严重败坏了我的胃口。有一次,我们村里老死一个人,那些妇女的哭相一不小心闯入了我的视野,牢牢扎根我的脑海,在我即将张口狼吞虎咽之际时不时冒出来一下,时不是冒出来一下,害我吃得比往常还少,入肚的那丁点东西没一会就消化得干干净净。我觉得很划不来。
那次的经历给我留下了后遗症。再有人死,我再也不敢从摆放棺材的堂屋大门口经过,总是在老远的地方就调转方向。伙伴们摸透了我的“致命要害”。每次和我吵闹,总是踢一脚我的屁股就掉头蹿进了堂屋,我惟能憋着火气站在十仗开外的地方苦苦等待,有时候等了大半天也不见人。后来才知道,其实他们也和我一样怕那棺材旁的哭声,但是他们比我聪明,总是在去往堂屋的路上,在闪进堂屋大门的刹那趁我不备拐进了旁别的屋子。
但孝家中有一些人硬是让我们大倒胃口。他们是死者的女儿,儿媳妇,儿媳妇的儿媳妇,侄媳妇……关系错综复杂,反正是死者的后代,女性。到了会自主哭泣的年龄,想哭就哭。她们有的坐在棺木旁,额头搭着漆黑的棺木;有的干脆将整个上半身夸张的趴到棺木上,和棺木充分接触。空前绝后,哇哇大哭,哭得眼皮红肿,垂涎千尺。把围观的妇孺都她们感染了,于是一起跟着哭。有人忍不住想过去安慰,反倒助长了她们哭的雅兴,隆隆的声音吓跑了扑光的飞蛾。
当然也有人不哭的,我一共见过那么几次。她们也坐在棺木边,但是愣头愣脑,目光呆痴,眼神虽带有不可或缺的一丝悒郁,眼睑也红肿,但她们就是不哭,顶多眼角处带一点潮湿。
说实话。我虽然觉得死人不是好事,但就是感觉不到悲伤。我之所以对死人满怀憧憬,是因为除了玩好,还有好吃的。平时吃腻了家里萝卜条,现在特想吃几顿大鱼大肉。然而,她们的哭行为严重败坏了我的胃口。有一次,我们村里老死一个人,那些妇女的哭相一不小心闯入了我的视野,牢牢扎根我的脑海,在我即将张口狼吞虎咽之际时不时冒出来一下,时不是冒出来一下,害我吃得比往常还少,入肚的那丁点东西没一会就消化得干干净净。我觉得很划不来。
那次的经历给我留下了后遗症。再有人死,我再也不敢从摆放棺材的堂屋大门口经过,总是在老远的地方就调转方向。伙伴们摸透了我的“致命要害”。每次和我吵闹,总是踢一脚我的屁股就掉头蹿进了堂屋,我惟能憋着火气站在十仗开外的地方苦苦等待,有时候等了大半天也不见人。后来才知道,其实他们也和我一样怕那棺材旁的哭声,但是他们比我聪明,总是在去往堂屋的路上,在闪进堂屋大门的刹那趁我不备拐进了旁别的屋子。
我以为,我是不会因为某个人死而随便哭的。(我以为我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会长命百岁。)
1993年,我九岁,我爷爷去世了。
这是我和死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感觉和别家死人还是截然两样,就是我是孝家中的一员,对死者不可再持旁观者态度,我终于哭了。记得那天正好是我姥姑八十大寿,爷爷就是在餐桌上被鸡蛋黄卡死的。气息一灭,我爸爸妈妈,叔叔婶婶,姑姑姑爷……全家人一齐大哭特哭,哭声在狭窄的屋子里回旋,空气集聚的膨胀,钻进每一个人的耳洞。我起先虽意识到爷爷死了,但因为不能体会到死的含义而未有半点感触,是大家的哭声把我同化后才跟着他们一齐起劲地哭。整个房间被笼罩在一片悲痛的阴影里。但是回到家里,不久我就忘了悲痛。我头戴着白孝布在人群里来回走动觉得特潇洒,大步流星,气宇轩昂,很多大人都忍不住要看我几眼。我的伙伴们当然就更是围着我团团转。我心里很得意,但有时却故意装着不哩他们。他们很多人家里没死过人,不知道当孝子是怎样一回事,让人好笑!这时候,他们待我比以往哪个时候都好,我说话的时候他们的眼神闪闪发亮,细心聆听。
黑狗说:“你爷爷死了,你怎么不哭?”
我说:“跟你们在一起我不要哭。”
他们越是发问,我说得越来劲。许多年后,我记得当时我就是家四猛家吹牛,被妈妈逮到了。她是特地来逮我的。我被她看到的时候正笑在劲头上,她进屋来我还持续笑了好久。妈妈气不过,扇了我一巴掌:爷爷死了,你没事一样,还在这里哈哈大笑,像个什么样子。
不必说,接下来,我自然哭了。但一转过身,看到我的伙伴,钻进他们中间,靠近他们透明的眼睛,我就把此事忘了,和没事一样。依然不停地吹牛,捣蛋,打架……,为所欲为,寻找一切乐子。只要能获得快乐,老师的教鞭可以忘记,父母的巴掌可以忘记,什么都可以忘记。
言下之意,没良心的事没少干,只是没意识到。把人家屋后傲立在晚风中的棕榈树一刀砍掉;往新刷好的雪白墙壁上砸满密集的黄泥巴;把腐烂的瓜皮扔到哪个背时鬼门框下,摔得对方人仰马翻;甚至,当找不到乐子被掏空,就那同伴开杀,在他盛饭的保温杯里吐入亮晶晶的痰,待他吞下后再迎着其无辜,不解的目光里哈哈大笑…….
遗憾的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这种生活已离我而去了。去年冬天,有一次我参加一个同学姑姑的葬礼,某人的哭声既然感动得我双眼湿润了。这让我非常后悔,因为我的窘迫被旁边的一个漂亮女孩全看在眼里——我已不是从前的我了。
后记:那时候真够伟大,只要死的人不是自己的爹娘,我就会幸灾乐祸,高兴万分。当然,爷爷死的时候我哭了,后来奶奶死的时候也哭了。但是哭声这里面,究竟夹带有多少“伤心”的因子,我至今已忘了。而且,就像文中所言,只要背着大人的面,来到小孩子中间,我就马上把他们逝世的这件事丢到了一边,反觉得自己有多么了不起,然后在他们中间器宇轩昂,大步流星地走来走去。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