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中国公司金融学


 
 
 
    最近手头冗务甚多,文章见少,时时有朋友来造访并询问何时发新文,心中甚为歉意。所以决定陆续把已读过和正在读的好书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希望多多交流,于彼此皆多裨益。
 
    今天推荐的是案头一本厚厚的学术著作,个人认为颇值得一读。
    书中基本都是对中国公司金融问题的实证研究,涵盖面颇广,论述上也较为平白舒畅,加上作者都是国内公司金融领域的中青年俊杰精英,学术思维活跃、有志开拓创新,所以耐看。
    本书从上市公司的价值判断和资本成本估算开始,依次涉及首次公开发行、配股和增发等再融资、分红派息,再到并购重组,当前西方公司金融最核心的命题在书中按其在企业成长周期中的逻辑顺序逐一展开,脉络清晰。
    公司金融是整个金融学和资本市场研究的根本所在,诸多现实和理论问题集中在此,盘根错节。有志于进行中国金融学研究和对中国资本市场深入了解者,建议试读此书,一定收获不菲。
  • 作者:  朱武祥,蒋殿春,张新 著
  •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2005-12-1
  • ISBN:  7542620975
  • 字数:  770000
  • 印次:  1
  • 版次:  1
  • 纸张:  胶版纸
  • 定价:  ¥68 元
 
作者简介
 
朱武祥,清华大学金融学博士。现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公司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金融系副主任,兼任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证券业协会投资银行委员会专家顾问。

蒋殿春,经济学博士,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跨国公司研究中心研究员,证券与公司财务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主要从事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理论、金融经济学和公司金融学的研究。著有《跨国公司与市场结构》、《高级微观经济学》和《现代金融理论》等,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张新,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博士,现任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
 
 
目录
 
丛书前言
第l章 资本结构:西方理论与中国的实际
1.1 资本结构理论综述
1.2 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选择:与理论相差有多远?
1.3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1.4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实证
1.5 结论参考文献
第2章 中国企业资本成本的估算
2.1 引言
2.2 资本成本估算模型的回顾
2.3 本章的估算方法
2.4 样本说明
2.5 国内上市公司资本成本的估算结果及中外比较
2.6 结论参考文献
第3章 首次公开发行现象的实证研究
3.1 引言
3.2 上市首日涨幅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3.3 上市首日涨幅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3.4 研究结论参考文献 附录
第4章 股票市场对配股的反应及其影响因素实证
4.1 问题提出和文献综述
4.2 研究方法与内容
4.3 研究结果
4.4 结论和实践意义参考文献附表
第5章 上市公司增发的市场反应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1 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5.2 研究方法及内容
5.3 研究结果
5.4 结论和实践意义参考文献附表
第6章 股票市场对上市公司增发反应变化实证
6.1 引言
6.2 理论猜想
6.3 实证检验方法及检验结果
6.4 理论推断
6.5 启示
6.6 研究中还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参考文献附表
第7章 国内上市公司可转债发行动机及影响因素研究
7.1 引言
7.2 可转债发行动机理论综述
7.3 利用中国市场数据对国外理论模型的检验
7.4 对于国内发行者动机和影响因素的分析
第8章 中国上市公司系现象研究
第9章 现金红利政策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第10章 中国上市公司红利政策若干影响因素分析
第11章 中国A股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的经济功能分析
第12章 并购重组的理论概述和研究框架
第13章 并购重组是否创造价值
第14章 内幕交易立法和监管的经济学分析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