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题西林壁》有一名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正是我们现在很多投资者的写照。对指数的不断走高感到迷茫,对个股的不断走弱也感到迷茫。正是“不识股市真面目,只缘身在股市中”啊。其实真欲读懂盘,功夫还是在盘外。股市仅仅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种折射和映象,国民经济的发展最终决定了股市的发展方向,因此看清了中国经济的未来也就看清了中国股市的未来。而本文就是从中国的历史和现状出发,来分析一下中国的未来,并力图得出关于股市未来的结论。
首先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六十周年了,这个时期在历朝历代都是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贞观之治,康乾盛世,都是发生在这个时期。当然我无意将我们这民主国家与封建统治的朝代相比。但是在经济发展上面,它们之间却是有着共同之处:那就是经过长期的战乱,人心思治,再经过了几十年的经济积累,经济已经具备了腾飞的条件。因此,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我们现在处于盛世,我们的经济正面临着起飞。
其次,我们从中国发展的现状,我们也看出了这个起飞的势头。中国经济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有了很好的积累,我们的外汇储备将近一万五千亿美元了,财政收入今年应该会超过五万亿。而这些积累就是我们实现经济发展的本钱。有了本钱,如果再有好项目的话,那么我们自然就能得到很快的发展了。而我们有没有这种好项目呢?我们的回答是“一大把”。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城乡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发展不平衡这些是我们经济发展中的软肋,但同时也是我们经济发展的最好项目。落后其实意味着进步的空间还很大。
上面讲的是现状的大方面,而在这个大方面里,我再重点提提一个对中国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小方面。那就是中国金融体系的完善,众所周知,金融的支持是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持。而目前我们的金融体系显然和经济的距离远了一些。而如果能将距离拉近,那么将极大的促进经济的发展。比如说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如果国家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么一大批的中小企业将发展起来,那将对中国经济有非常大的促进。还有资本市场的建设,通过完善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为企业提供更好的融资平台,也为一些风险投资提供更好的退出渠道。事实上,国家已经在这方面开始下大功夫了,贷款担保公司,中小板以及未来创业板的推出。都是很好的例子。
当然了,发展的空间是有的,但困难也是不可避免的。毕竟意外的事情总是会有的。比如说美国次级债危机。如果危机拖垮了美国经济,那么在短期内也必然对中国经济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对于危机,我们一方面要看到它在一定时期内的负面作用,但也要看到,它阻挡不了中国前进的脚步,甚至在危机之后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力。
最后,我们再回头看现在的股市。事实上,经过了5.30后的泡沫破灭后,股市又逐步回到了价值投资的轨道。一些被高估的股票在这波行情中,有的走不动,有的甚至还在逐步下跌。当然有些股票特别是部份权重股的泡沫也在继续放大。这也是股指不断走高的原因。不过总的来说,目前股市的泡沫还是局部的,即使指数有些泡沫,那也主要是部分权重股的泡沫,很多股票还是有投资价值的。(这可能意味着未来指数可能表现一般,但个股会丰富多彩)
这样,通过从中国经济和股市现状的分析,我们应该就可以得出一些比较有益的结论了:
1、从该不该投资股票的角度来看:不投资的风险要远比投资的风险大。投资了有可能短期被套,但终将获得很好回报,但如果不投资,那将错过中国最好的“盛世”机会。
2、从投资的时机来看:如果有调整,那将是一次很好的投资时机。但这里最难把握的可能就是调整的度了。毕竟很多股票在这轮行情中已经在调整了。
有了这个结论,我想我们的操作策略也就清楚了:选择低估的股票,逐步买入并耐心持有。其结果无非两种:一种是不会调整,股票就直接上去了。第二种,则是随着大盘再略做调整,但幅度肯定不会深,时间不会长,调整完,股票必定要再度上攻的。但无论如何,我们只要耐心,我们都会有很好的回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