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大学的校园,除了工作,大家最关心的一个就是房子了。除了家里已经为你准备好了房子,而这房子你又能很好地利用上外,无论是租房还是买房,都是我们这些二十多岁才走出校园的莘莘学子要考虑的问题了。
租房,“北漂“一族对此并不陌生。无论你是刚到北京找工作,还是在北京读书,想留在北京工作的,都面临一个实在的问题,那就是住房。房租贵是大家对北京租房的一个普遍看法,在三环上,一普通的一居室,租金就是1300,1500的,更别说那些精装修的房子了。相比而言,位于五环甚至六环外的房子就便宜多了,但是一般两居室也要1000左右。当然你会说:你可以跟别人合租啊,这样你就只要付一半了。但是空间也同时少了一半啊,还有安全跟生活习惯,问题多多。还有就是郊区的房子是便宜了,但是每天挤两三个小时的公交车(还要是不堵车的情况),利用它的时间就只有晚上的睡觉了。
那你可能还会说:那你去住平房啊。在北京城乡交接的地方一半都有平房,一间的租金也就是300-500吧。又不存在合租的问题了。但是看到那被房东隔成六七平米的小屋,里面一般就可以放进一张床,再加上一张桌子吧。大家煮饭都是在走廊,吃饭在床上,就拿东西比较方便,唾手可得啊。最糟糕的是,这些平房一般都没有配备卫生间跟浴室,你半夜三更需要上厕所,可以啊,先出去,走10分钟,还要记得带手电筒,不然小心中”地雷“。因为这些公共厕所使用的人太多了,昏暗的灯光也不一定每天都有,而为了方便的人,经常会有在那附近就地解决的欲望。洗澡吧,先带上月票,坐车去吧,要不你就走20分钟吧。
或许你会说,嫌租房贵,那你自己买房啊。自己买了,你想怎么住就怎么住,还不要付房租。可是一个大问题:房价太高了。你看看,现在市区难得有几个新楼盘,哪个开盘不是10000多啊。即使有经济适用房,作为“北漂”的我们也没有份,即使有些单位可以帮忙排号的,在现在号称加9万,10万就可以给你经济适用房的号的新型“号贩子“炒作下,估计那9万10万不是虚的。数数银行卡里面的money,算算其增长速度,明显赶不上房价的增长速度啊。
那退而求其次吧,你去郊区买房吧,郊区的房子便宜些。郊区是有很多新房子,看了这个,不错,单价也比市区的低多了,也就5000多些,就是房子太大了,算下来要七八十万啊。当然那还有更便宜的,只是小产权,多咨询了一下,买了还真是不放心,还不能贷款,全额付款,口袋还是不宽裕啊。还有就是交通成了问题,远郊远郊,每天3个小时奔公司,虽然现在公交车方便了,但是费用却不太低啊。在北京的六环刚刚确定,刚被收入到新地图的今天,在北京市委还没有规划出“七环”的时候, 街头各地的房产广告中,“七环”赫然可见,号称20分钟到哪里哪里,等你下了车,才发现原来我已经在车上坐了2个小时了。无车族的我们还是想多睡会觉。
那就考虑一下尾房吧,地段是比郊区的好些了,可是不是面积超大(其实这个面积对于其他地区的居民来说是不算大,也就一百四五,近两百平米吧,可是对于北京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多1平米就多了上万,差别可大了。),就是结构太差,交通不太方便,而且经过了中介的转手,所谓的尾房价格也只能说是比较低一点,一般跟旁边的房子差不多。至于以前所说的尾房,那真是可遇不可求求了。
那就考虑一下二手房吧,地点好,交通也不错,而且很多二手房的取暖、物业费都很低。然而,看了几个地方的二手房,才发现,现在的二手房交易费,再加上税收等等费用,成交的价格也不低。虽然比新房和尾房合适一些,但总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而且一般房子比较旧,商店,健身等生活区配套设置比较少,当然关键还是房屋结构不太合理,楼层不太好,采光等不太好……
唉,只是这周去郊区看的房子,比前两周有涨了不少了,“你都两周没有来了,又没有订下,我们这里的价格最多就一周涨一次,有时候叁天就一个价了。”这是一个售楼小姐的原话。而在打听这次新政策出台是否对你我这样的购房者有什么帮助时,另一个售楼小姐给予我最直接的回答:“政府每次出台政策,房价就要大涨一次。”
带着期望和无奈离开了售楼点,我对着人来人往的马路说了句:房子,想说爱你真的好难。然后踏上回程的车,继续我的“北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