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时代的前列,推进现代化建设
——学习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体会
(《石狮日报》2001年7月12日 )
江总书记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把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推向一个新阶段的政治宣言,是党在新世纪的历史任务和奋斗目标的进军令。
坚定不移地推进石狮市现代化建设,站在时代的前列,把握发展的正确方向,这涉及到石狮最广大人民、乃至其子子孙孙的根本利益,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表现。
现代化建设具体体现在农民生活优质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现时石狮还存在重大的差距。在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对人身保险、社会保障、继续教育、文明消费,颇有一些人认为是可有可无之事,并没有列在应有支出的预算之中。农业产业化方面,谈不上什么经营集约的商品化;占石狮农业产量87%的渔业,在产业化的运作方面并非尽人意。石狮的乡镇企业龙头骨干企业少,现代管理制度跟不上,知名品牌少,企业效益增长依靠科技贡献率还是很低,第三产业中金融秩序和运行规则尚没建立。开放改革尤其是建市以来,石狮的变化令海内外瞩目关注。人均现代通信拥有率,人均道路水泥硬化率,以及水、电等基础设施,在全国都是名列前茅。可以说,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但是在乡村里旧村、旧宗祠、旧厝、旧路、旧沟、旧厕仍制约着大多数石狮人的生产生活,难以与新时代生活方式相吻合,有形无形的旧观念仍在影响着石狮市人现代的新思维、新发展。仅有160平方公里的石狮,要实现农村城市化,只有坚定不移地进行旧村改造,才能建设出石狮的新家园。
如何使石狮在2010年顺利跨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先进行列呢?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是我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
只有继续坚持改革开放,掌握和发展先进生产力,毫无可惜并无所畏惧地排除摒弃一切制约生产力发展的因素,才能最大限度调动石狮广大海内外群众建设石狮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真正发挥出人的主要因素。在高科技术突飞猛进的知识经济时代,石狮人只有敏锐地把住这个客观形势,脚踏实地全心全意利用科技和人的素质作为提高石狮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才无愧于时代对我们这一代人要求的历史职责。没有高素质的人,没有科学技术这二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石狮的优越性地理位置和良好文化积淀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宏厚的原始积累,是难以优化组织,也难以跨入现代化建设的前列的。
先进文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特理论,立足于石狮的实际,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前沿,满足石狮人精神文化需求,引导石狮人从思想上精神上正确武装和提高,在全社会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在众多企业主之中,要进行“富而思源,富而思进”的思想教育,克服小富则安的消极思想,要加强现代科学管理的培训,与WTO接轨,逐渐走向现代企业制度;对青年一代,要坚持以科学理论武装灌输,以高尚精神陶冶塑造,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科学的“三观”,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增强科学创新意识,培育开拓创业能力。总之,立足石狮的实际,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努力繁荣先进文化,凝聚海内外石狮人心,统一在实现石狮现代化的意志和共同理想。
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没有一个具有一定规模且配备现代基础设施以及接近国际科学管理并且有优惠政策投资软硬环境的高科技园区,石狮未来的经济总量增长要有质的飞跃,那是难望项背。没有加快3.5万吨级泊位的码头建设,以及举国债(或其他融资形式)依托泉州湾海内岛礁,构筑从石湖港至泉州火车站直线公铁两用线路,那是很难改变历史上石狮的“风头、水尾、漏沙地”、“盲肠式”地理位置,从而成为加入“WTO”、“两岸三通”主要枢纽繁荣港口城市。如果没有坚持实施科教兴市的战略,进一步调动社会力量,自学与高校衔接挂钩,普及教育乃至高等教育,提高教育素质和全社会的教育水平,那么石狮实现现代化就缺少“以人为本”之根本。发展,只有生产力的发展,先进文化的发展,才可能从根本上从绝大多数去代表石狮乃至子孙的根本利益;也只有把石狮人现在和未来的冷暖放在心上,努力立足于现在的实际,为今后的发展致力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