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令人震撼的不是杀戮,而是给予生存的权利”


“最令人震撼的不是杀戮,而是给予生存的权利”

——看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Jean-Jacques Annaud的《熊的故事》

10e8255da37.jpg

电影说得是三只灰熊和两个猎人以及几只狗的故事。故事的开始是一对灰熊母子觅食。一天,妈妈在寻找食物时,被掉下来的大石块砸死了。

一老一少两个猎人,他们根据脚印发现了一只巨大雄性大灰熊(我叫他大强)。猎人开始了对大强的追猎。
为了吃到松果,大强开始摇撼松树。正是晃动着的松树暴露了大强的行踪。
被猎人射伤了左肩的大强愤怒地报复了猎人——他将猎人的马匹咬伤,濒临死亡的马的眼泪使老猎人发誓要逮到大强,自此开始了人与熊的对抗。
觅食极其艰难的小灰熊小强遇到了受伤的大强。在友好的表示多次被大强拒绝后,小强依旧执着地跟随着大强。在一个黄泥塘养伤的大强终于接受了为他舔伤的小强的友谊.大强在水中洗着伤口,小强蹑足走近,温柔地舔着大强的伤口,大强感动了,眨眨眼睛开始舔小强。小强和大强开始相依为命:大强每次在水塘逮到鲜鱼都先让小强吃饱,自己才吃.为了生存,大强也会捉到其他的动物。这不,朝阳刚刚升起的时候,一群优雅的梅花鹿,正在悠闲地散步。跑在最后的梅花鹿自然难逃大强的熊爪,树上的松鼠见证了自然界优胜劣汰的这一幕。饱餐鹿肉的小强,偎在大强的身旁,在温暖的阳光里睡着了。在梦里他又见到了被大石头砸死的妈妈。

此时,年轻的猎人正在改造子弹,好增前猎枪的杀伤力。危险离两只熊越来越近……

在猎狗的帮助下,猎人们很快发现了大强的踪迹。面对不断逼近的猎狗,大强和小强开始向山的高处爬去。在一处陡峭的山石旁,费了好大劲儿也爬不上去的小强,只好向大强呼救。大强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返回救小强,好在小强总算爬了上来。看着越逼越近猎狗们,大强知道带着小强是跑不掉的,于是,待小强藏身于山洞之后,大强将山石推下,但没有能够阻挡所有的猎狗。在洞口大强和9只猎狗展开了浴血搏斗,并把剩下的猎狗引离了山洞……

躲在洞中小强,发抖地看着这一切。许久,小强从洞里爬了出来,去再不见大强的踪影,小强低低地悲呼。追踪而至的猎人听到呼声,逮住了小灰熊小强。而找不见小强的大灰熊大强也悄悄地跟踪而至,他藏在不远的树林里,正等机会救小强呢。
夜幕降临,小强闻到妈妈的味道,原来猎人们把死去的熊除去肉身,只剩下头和皮堆在一起,小强的妈妈也在其中,小强以为妈妈回来了,于是咬断绳索爬过去……
天亮了,猎人们醒来后看到被咬断的绳索,正以为小强已经逃掉了的时候,却听到轻微的鼾声响起,原来,小强伏在妈妈的皮上,睡得正香。

日上三杆,当守在山顶的年轻猎人回身要拿水瓶喝水时,猛然发现身后体型巨大而又凶悍的大灰熊大强,足下陡峭的山石,使得大强的爪子一时间也无法够着猎人,于是大强吼叫着将石块踢向年轻的猎人,其吼叫声令猎人肝胆俱裂,徒然叫着:“求求你,放过我吧”。大强沉默几秒然后转身离去。老猎人还是发现了大强,举枪瞄准,年轻的猎人慢慢按下了老猎人的猎枪。老猎人困惑地看着年轻的猎人,大强的身影也慢慢地远去了……
猎人们要下山了。他们解开了拴在小强颈上的绳索,重新获得自由的小强远远地目送着猎人们地身影愈行愈远,终于不见了。小灰熊站起来,慢慢地抬起前爪跟猎人道别。

这时,一只凶猛的狮子出现了,全然不知的小强正在温暖的阳光里伸着懒腰。狮子渐渐近了,小强终于发现了狮子,开始拼命奔逃,掉进了河里的小强抓着断枝,努力地想游到石头上,可是狮子早就等在那里了。小强终于无处可逃了,狮子向小强张开了血盆大口,小强的脸上陡现血痕。小强绝望地惨叫。叫声中,狮子竟然放过了小强,跑掉了。小强不再叫了,可是叫声在身后继续着,小强回头——看到河边吼声震天的大强。大强替小强舔去了脸上的血痕,一巨大的灰熊和一只小小的灰熊的身影一前一后慢慢远去……
雪花纷飞中,冬天来了,大强带着小强来到了山洞。小强伏在大强的怀里,漫长的冬眠开始了……

片尾字幕:“最令人感动的不是杀戮,而是给予生存的权利”

《熊的故事》导演让-雅克·阿诺Jean-Jacques Annaud非常著名,他还导演了《帝企鹅日记》和《老虎兄弟》同样感人至深的两部动物题材的影片。 (资料来源:伦敦雾)

 

 

链接:

圣雄甘地说,“一个国家的伟大可视其如何对待动物加以衡量”。人与动物是共生共存的,动物一旦灭绝,人类也恐怕难逃灭顶之灾。人与动物必须和谐相处,善待动物就是善待人类自已。

最凶猛的动物是什么?这个问题写在德国艾科尔特野生动物园一座小木屋的墙壁上。如果靠近一些,从小窗户向里瞧,就会发现里面只有一面镜子:最凶猛的动物就是你——人类自己!
这并非夸张。人类虽然远不是体形最大、牙齿最尖利的动物,但绝对是最危险的动物。“人为万物之灵”,其他物种不过是上帝为满足人类食用、役使或观赏需要而制造出来的。千百年来,我们就这样狂妄地看问题。这方面,我们的列祖列宗亦然。据学者考证,古代一些“祥瑞”——龙、凤、麒麟是中国特有的珍稀物种,早年曾在中州大地徘徊。现代情况更糟。一个民间流传的段子说,有外星人被逮住了,北京人主张送科学院研究,上海人主张办巡回展卖门票,而广东人摩拳擦掌,要用他来煲汤喝。
“民以食为天”,生存乃人类的第一要义,本无可厚非。大洪水之后,上帝曾指示诺亚“征服”其他生物,“支配大海里的鱼、空中的飞禽和生活在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可是,如果把吃的范围无限扩大,世界最后便只会剩下孤独的人类。

人类才真正凶猛!在我国,大约有近400种脊椎动物、5000种高等植物面临灭绝的厄运,与之关联的40000种生物生存受到威胁。

仔细推敲起来,那些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难治之症,都是动物带来的:禽流感、非典、艾滋病、疯牛病、登革热、炭疽病、出血热、霍乱。为什么会这样?可能的原因是:自然界的某些规律,是人类无法掌握和控制的;人类一旦越过了某种界限,就会受到这些规律的惩罚。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肆意破坏生态环境,使得许许多多野生动物难以生存,甚至灭绝;那么来自动物的报复就是,“产生”大量病菌病毒,让人类大量死亡,从而达到物种的平衡。这就是自然规律在起作用,这种自然规律是人类目前难以控制的。
当你对动物的报复发出怨恨时,请想想人类是怎样做的吧:吃遍了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为了获得动物的羽毛、角、牙、壳,人类可以毫无怜悯心地杀死它们;为了方便地看到动物,残忍地把它们关在狭小的笼子里,水池里;为了让动物表演,狠心地用皮鞭、木棍抽打它们。
动物的报复是那样软弱无力,同时,又是那样凶狠和不露痕迹;表面强大的人类,实际上根本无法真正战胜和控制那些表面被动甚至弱小的动物。鳄鱼、甚至令人厌恶的蟑螂,早在恐龙时代就已经生活在这个星球上了,比起蟑螂这个生存了四亿年的物种,我们人类的历史显得那样短暂。面对茫茫宇宙,人类经常会在内心发问: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将到哪里去?难道人类真的是动物的灾星和人类自身的掘墓人吗?
有专家断言,将来世界的统治者不是人类,而是老鼠。老鼠聪明、机警、灵活,从高处落下摔不死,有着惊人的繁殖力,对人类制造的灭鼠毒药会很快产生抗药性,大量挥霍人类生产的粮食和其他物品,给人类带来鼠疫(黑死病)。尽管人类灭绝老鼠的活动从未停止过,但老鼠的数量却越来越多。
在侵害人类健康的疾病越来越多的同时,人类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以至于忙碌得我们连自己在干什么都不知道。节奏的不断加快只能有两种结果,一种是越来越快以至无限,一种是无法承受而停下来。这两种结果都不那么美妙。
如果人类摆脱了限制自身发展的观念,就会创造出令他们自己都感到震惊的奇迹。人类在审视和反思自己错误行为的同时,能否选择出正确的发展道路?反思是痛苦的,也只有在痛苦中才会有新生。(谢守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