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会丧失一代精英主体吗?
几天前,我到上海曹家渡附近的三鑫花园,一个高档的住宅小区,去看望一位老师。老师告诉我他最近的一个发现,那就是他楼上楼下的邻居,基本上都把自己和家人换成了国外的身份。这些人,虽然人还在中国,还在中国赚钱,但却纷纷成为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或者美国的居民甚至公民。老师的这一发现,加重了我由来已久的危机感,那就是,中国会丧失一代精英主体吗?
一个月前,我为一位朋友全家移民去加拿大饯行。这位朋友是我读硕士以来,一直在学业和工作方面相互激赏的同学兼知己。他这次移民一点也不盲目,曾经特地到加拿大生活和考察了两个月,跑遍各大城市,才毅然决然地离开中国。在他看来,移民去加拿大似乎是每一个有资格技术移民的人都该做的事情。在那里,可以享受到清洁的环境,宽松的住房,令人心安的社会保障,把人当人看的政府,不摧残孩童的中小学教育,当然还有不像中国这么残酷的工作竞争。
也许有愤青会说,走掉点人,中国会更宽松。这些话作为气话说说可以,或者视之为吃不到葡萄的狐狸之言,也可以不予计较。但必须承认的是,一个国家要想在经济上成长,政治上民主,文化上立足,就不能缺少承载这一切的精英主体。所谓的精英主体,就是那些真正能决定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面貌的人。这样的人数不会很多,但却充当了一个社会的脊梁,决定了一个社会的方向。巴林顿·摩尔在他的名著《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中估计,19世纪中叶英国政治体系的核心人物不超过1200人,而就是这1200人成就了当时的日不落帝国。当然,核心人物或者精英人物的具体数目多少,到底是哪些人,这些可以再讨论,但可以肯定的是,一个社会不能缺乏精英的支持。中国人的俗话叫做,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如果中国持续地大规模地流失高层次人才,那中国就会丧失一代精英主体,中国就可能实现不了一百多年来的现代化之梦。
上文我那位朋友也许算不上什么核心人物,但确实可以算是中国社会精英中的一位:经济学博士,曾拥有证券公司的高级职位,在投资银行业工作多年,操作了多个公司上市,而他的太太也是经济学博士。再多想想,我周围的朋友和熟人中,技术移民去加拿大或者澳大利亚的,基本上都是博士或者硕士,在国内的职场中也都属于成功人士。我周围的教授们,子女大多在国外。想起我在证券公司工作时曾遇到的那些成功人士,那些投资大户们,要么已转成国外的身份,要么正在办理。有一位在期货中成功获利7000万的年轻客户,毫不犹豫地将自己转成国外身份,并想尽一切办法将财产转到了国外,用他的话说是回避风险。在世人眼中事业比较成功但未办理移民的,大概只有政府官员了。就我认识的那些厅级和处级干部来说,子女们基本上都在国外,或者至少他们希望自己的子女将来出国,再不要回来或至少换了身份再回来。高层领导我不认得,不知道情况无从猜测,但从网上传播的(不知真假的)高干子弟们的履历看,许多都有国外身份。更不用说那些自古以来被称为“戏子无义”的演员,每次看完电影电视,你可以数数演职员表中那些大腕们,会发现没变国籍还真没几个。
说这些似乎让人丧气。也许令人稍稍有安慰的是,许多换了身份的人还在国内工作和投资,这至少说明我们这个国家目前还有吸引力。可是这些已经换了身份的人,对这个国家是没有忠诚度的(也没有资格要求他们的忠诚),只能同甘不能共苦,一旦风吹草动,这些人将会溜得比兔子还快。那么谁来领导危险时期的中国?谁来充当承载变革痛苦的主力?20世纪上半叶中国共产党对中国民主革命不成功的回答是,缺失主导阶级,应该承担领导责任的资产阶级力量过于弱小。可是,如果当今中国在职场中成功的博士硕士们,纷纷移居到国外,在世人眼中属于成功者的教授和官员们,纷纷将子女安排到国外,那么,谁来充当未来中国的精英主体和主导阶级呢?
我更想知道答案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些世人眼中的精英,会选择移民?全球化和全球生存,肯定不是原因,因为没看到大批外国人移民中国;收入也不会是主要原因,许多人移民后,就相对收入而言,未必比国内更好,特别是许多人将放弃国内成功的职业,面临痛苦的职业转型;生活环境是一个原因,但也不会是主要原因,因为据说中国的威海、三亚之类的城市,环境很优越,但也不见有多少移民。总结来看,以下几个原因恐怕是决定他们移民的主要方面:他们觉得即将去的国家(1)司法公正,产权保障得力,人身和财产安全令人放心;(2)社会保障完善,不用担心失业贫穷饿死,也不用担心交不起医药费而病死;(3)教育质优价廉,中小学教育不变态,不用担心孩子的上学问题;(4)住房有保障,不担心政府与开发商勾结炒高房产,用与国内同样的价格可以买到更大更好而且具有永久所有权的土地和房产;(5)被当人看,有人的尊严和权利,不会在自己国家被要求办暂住证,不会在大街上被抓卖淫嫖娼,不会被强制拆迁,不经审判不会被像劳教那样剥夺人身自由长达三年。
以上决定移民的种种原因,实际上都与政府有关,与政府对公众的服务有关。说来说去,恐怕政府的落后,才是导致中国精英向国外移民的主要原因。而这更可能导致一种恶性循环:政府落后,导致大量精英移民到国外;由于精英移民去国外,中国的政治难以转型,政府可能更加落后。
这一切会发生吗?中国会丧失一代精英主体吗?
在我那位朋友的劝说下,至少我太太(也是博士)动了移民的心思。想着我八个月大的儿子,我陷入犹豫之中:我该移民吗?
几天前,我到上海曹家渡附近的三鑫花园,一个高档的住宅小区,去看望一位老师。老师告诉我他最近的一个发现,那就是他楼上楼下的邻居,基本上都把自己和家人换成了国外的身份。这些人,虽然人还在中国,还在中国赚钱,但却纷纷成为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或者美国的居民甚至公民。老师的这一发现,加重了我由来已久的危机感,那就是,中国会丧失一代精英主体吗?
一个月前,我为一位朋友全家移民去加拿大饯行。这位朋友是我读硕士以来,一直在学业和工作方面相互激赏的同学兼知己。他这次移民一点也不盲目,曾经特地到加拿大生活和考察了两个月,跑遍各大城市,才毅然决然地离开中国。在他看来,移民去加拿大似乎是每一个有资格技术移民的人都该做的事情。在那里,可以享受到清洁的环境,宽松的住房,令人心安的社会保障,把人当人看的政府,不摧残孩童的中小学教育,当然还有不像中国这么残酷的工作竞争。
也许有愤青会说,走掉点人,中国会更宽松。这些话作为气话说说可以,或者视之为吃不到葡萄的狐狸之言,也可以不予计较。但必须承认的是,一个国家要想在经济上成长,政治上民主,文化上立足,就不能缺少承载这一切的精英主体。所谓的精英主体,就是那些真正能决定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面貌的人。这样的人数不会很多,但却充当了一个社会的脊梁,决定了一个社会的方向。巴林顿·摩尔在他的名著《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中估计,19世纪中叶英国政治体系的核心人物不超过1200人,而就是这1200人成就了当时的日不落帝国。当然,核心人物或者精英人物的具体数目多少,到底是哪些人,这些可以再讨论,但可以肯定的是,一个社会不能缺乏精英的支持。中国人的俗话叫做,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如果中国持续地大规模地流失高层次人才,那中国就会丧失一代精英主体,中国就可能实现不了一百多年来的现代化之梦。
上文我那位朋友也许算不上什么核心人物,但确实可以算是中国社会精英中的一位:经济学博士,曾拥有证券公司的高级职位,在投资银行业工作多年,操作了多个公司上市,而他的太太也是经济学博士。再多想想,我周围的朋友和熟人中,技术移民去加拿大或者澳大利亚的,基本上都是博士或者硕士,在国内的职场中也都属于成功人士。我周围的教授们,子女大多在国外。想起我在证券公司工作时曾遇到的那些成功人士,那些投资大户们,要么已转成国外的身份,要么正在办理。有一位在期货中成功获利7000万的年轻客户,毫不犹豫地将自己转成国外身份,并想尽一切办法将财产转到了国外,用他的话说是回避风险。在世人眼中事业比较成功但未办理移民的,大概只有政府官员了。就我认识的那些厅级和处级干部来说,子女们基本上都在国外,或者至少他们希望自己的子女将来出国,再不要回来或至少换了身份再回来。高层领导我不认得,不知道情况无从猜测,但从网上传播的(不知真假的)高干子弟们的履历看,许多都有国外身份。更不用说那些自古以来被称为“戏子无义”的演员,每次看完电影电视,你可以数数演职员表中那些大腕们,会发现没变国籍还真没几个。
说这些似乎让人丧气。也许令人稍稍有安慰的是,许多换了身份的人还在国内工作和投资,这至少说明我们这个国家目前还有吸引力。可是这些已经换了身份的人,对这个国家是没有忠诚度的(也没有资格要求他们的忠诚),只能同甘不能共苦,一旦风吹草动,这些人将会溜得比兔子还快。那么谁来领导危险时期的中国?谁来充当承载变革痛苦的主力?20世纪上半叶中国共产党对中国民主革命不成功的回答是,缺失主导阶级,应该承担领导责任的资产阶级力量过于弱小。可是,如果当今中国在职场中成功的博士硕士们,纷纷移居到国外,在世人眼中属于成功者的教授和官员们,纷纷将子女安排到国外,那么,谁来充当未来中国的精英主体和主导阶级呢?
我更想知道答案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些世人眼中的精英,会选择移民?全球化和全球生存,肯定不是原因,因为没看到大批外国人移民中国;收入也不会是主要原因,许多人移民后,就相对收入而言,未必比国内更好,特别是许多人将放弃国内成功的职业,面临痛苦的职业转型;生活环境是一个原因,但也不会是主要原因,因为据说中国的威海、三亚之类的城市,环境很优越,但也不见有多少移民。总结来看,以下几个原因恐怕是决定他们移民的主要方面:他们觉得即将去的国家(1)司法公正,产权保障得力,人身和财产安全令人放心;(2)社会保障完善,不用担心失业贫穷饿死,也不用担心交不起医药费而病死;(3)教育质优价廉,中小学教育不变态,不用担心孩子的上学问题;(4)住房有保障,不担心政府与开发商勾结炒高房产,用与国内同样的价格可以买到更大更好而且具有永久所有权的土地和房产;(5)被当人看,有人的尊严和权利,不会在自己国家被要求办暂住证,不会在大街上被抓卖淫嫖娼,不会被强制拆迁,不经审判不会被像劳教那样剥夺人身自由长达三年。
以上决定移民的种种原因,实际上都与政府有关,与政府对公众的服务有关。说来说去,恐怕政府的落后,才是导致中国精英向国外移民的主要原因。而这更可能导致一种恶性循环:政府落后,导致大量精英移民到国外;由于精英移民去国外,中国的政治难以转型,政府可能更加落后。
这一切会发生吗?中国会丧失一代精英主体吗?
在我那位朋友的劝说下,至少我太太(也是博士)动了移民的心思。想着我八个月大的儿子,我陷入犹豫之中:我该移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