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一下:ST股炒作风吧!
由于中国股市在股改初期跌破千点时,ST股充当了领跌羊,但那都是退市概念以及将被边缘化所致,从而造成当时数十支ST股成仙,但随后由于大盘企稳并在股改初期炒对价成风的情况下,ST板块迅速成为第一个暴涨概念板块,随后该板块翻番个股不计其数。
当然由于股改的深入进行虽然当时也有所谓的注资实现股改等利好政策而导致ST板块具有抗跌特征,几乎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大部分ST股并未出现大规模地实现股改的愿望,这样以炒作对价为基础的大盘行情就与它们无缘,相反在今年四月份ST板块再度成为市场主要一个破位下跌板块,而众多机构等再度宣称ST板块将被边缘化。
有意思地是这些ST股在四月份大部分产生的低点与破千点后产生的低点至少保留了30%左右的幅度,也就是对价平均水平。
当然由于破千点后仍然是以股改对价作为炒作基础的,因此未股改的这些ST股迅速成为市场的一个“暴利”板块,一时间ST股又纷纷地加入反弹行列,从而促使行情持续火暴到如今。
今天的ST股可以用表现异常优秀来形容它们一点不过分,那是因为它们目前仅有十几支ST股股价低于2元,而最低价者都已经达到了1·7元以上。
这种良好表现显然展示了炒ST者内心的良好愿望,那就是期望通过股改让自己持有的ST股能咸鱼大翻身,从而让自己获得暴利。
或许可能就会成为ST环球第二,该股那可是从0·76元暴涨至5元多啊,不知未来还有多少ST股会有如此好的表现?当然要有如此好的表现至少需要像像苏宁电器这样的上市公司!而苏宁真是太有钱了,它至少是深市显性第一高价股啊?可能也是隐性前十高价股啊!
可想而知要有这样的靠山还是比较难?当然市场上新近崛起的像中信集团这样的靠山也非常地好,因为中信证券本身从4元炒至18元多就展示了其雄厚的实力,它的市值可能与苏宁不相上下(未进行对比?)?因此如果机构们都学习中信或苏宁这样暴炒ST股,或许ST们仅仅实现翻番还不够,还需像G宝钛那样涨10倍炒作们觉得才过瘾。
当然会成为这样的行情故然是好事!问题就在于炒家们是否有这样的胆量?从炒作角度来看,由于ST个股在今年四月份前没有像色股们那样地暴涨,而相对于历史高点而言,现价仍然具有巨大的落差,这从侧面表明了目前的ST股仅仅看作是超跌反弹行情或更多的是一种补涨行情!
这你可从新近表现不错的ST琼华侨和ST东泰等来看,也就是股价与低点相比仅仅是实现了翻番。
显然像中信这样的炒家来参与炒作ST磁卡并不表明其它机构们也会钟情于ST股。
毕竟作为一个将走向成熟的市场来看,当然这仅仅是一种设想而已,ST股仍然会存在一部分最终会选择退市去三板的。因为目前三板的仅有部分个股表现还算不错,但它们的股价多为0·5元以下,可想而知那种因股改而暴涨ST者可能最终结局并不会太好!
但为什么三板的垃圾不足0·5元,而主板ST已经炒至1·7元以上,可能因为三板要转为主板比较难有很大的关系,那就是在不融资的情况下实现转板,显然存在一个致命缺陷,那就是没有现钱去沟通像王小石式那样的人物?或许这就是三板最优概念股广东传媒为什么要申请主板首发而放弃转板的原因?
实际上前期的ST精密为什么在暂停上市概念的冲击下股价迅速成仙就是炒家惧怕去三板所致,如果真去三板也就是现有股价至少还得腰斩?而如果炒家像达尔曼一样拉抬就会吃进许多高位筹码的情况下自己还无法出逃?当然这个高价并非真高而仅仅是相对于三板而言!
但作为主板的实力上市公司而言,如果自己通过相关公司炒自己,那么有一个好办法那就是通过反复拉升再回落而导致自身流通筹码很多的情况下,非流通股干脆全送,这样就可实现一步全流通,显然比那些三年后才全流通要爽快得多!
当然也可以学习农产品仅仅承诺股价在高于某价位减持也可,而实现一毛不拔!但不要有时间限制这样通过实力机构如中信这样的,炒高后通过对倒后而宣布非流通股已经悉数卖出,这样也就实现了全流通!
反正ST股由于基本面不太好,早取得流通权往往比晚取得流通权要强得多,因为如果市场上真有那么一天抛单如数时要想卖出1股就比较难了,不要因为现在大盘抗跌,翻了数番的个股也不跌就认为不会跌,显然那都是老德隆炒股模式的翻板!
当然暴炒后的ST股如果炒家开始派发其下跌速率也是其它非ST股难以抗衡的!谨慎参与现金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