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感言
有关的领导坐在主席台上,台下是黑压压的正襟危坐的教师。
“全体起立,奏国歌!”
“下面请某某领导讲话,大家欢迎!”(掌声)
“我代表…向在教育战线上辛勤工作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地谢意!祝大家生活愉快,工作顺利!”(掌声)
掐指一算,已经是第二十二个教师节了,我从一个满脸稚气的小青年变成了半老的教师。回想午夜前,我收到了许多短信,接了好几个电话,有在校的学生,有毕业多年的学生;有本市的学生,也有外省的。声音一例都是满含笑意,恭敬赞美声不绝于耳,不管如何,我都是满心的欢喜,这种欢喜感受一直持续到午夜前。当我打开邮箱,发现也是沉甸甸地祝福,这一刻感觉做老师真好。虽然没有世俗的酒宴礼品之类,但心理激荡的如沐春风的喜悦是任何一个行业的人没法体验到的。当然,为了这种“如沐春风的喜悦”,我还得认认真真地辛苦一年,等着又一次“喜悦”。我是不是太傻了,太容易满足了?一年的辛苦就是为了这么几句祝福?每年的教师节的“喜悦”后,我都要这样问自己。但问归问,问完后又套上车往前赶。
现在时常能从网上看到“学校丑闻”、“某某学校领导丑闻”、“某某教师丑闻”这样的每每让人心惊肉跳的报道或评论,兔死狐悲,让人心里觉着一种酸酸的不敢目睹。私下里想,这样的报道或评论少一点多好!但反过来想想,人家把你视为醇厚道德的守望者,理想人格的化育者,对你个人生活及你的工作进行道德评价,见仁见智,不也很正常吗?但我私下里仍然认为,对教育工作者还是少一点苛责,多一点理解尊重和信任,效果可能会更好。文化的传承、社会的进步毕竟离不开教师;文化的使命感使他们不敢懈怠;教育工作特殊的成就感使他们甘于平淡。尽管是坐在台下接受各级领导的热情洋溢地祝福,尽管是满脸粉笔灰一身疲惫,尽管是微薄的工资拥挤的住房,一旦打开书本或学生的作业,一旦走上讲台,一旦被学生围困,那种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一丝不苟心无旁骛,那一刻他们是最幸福的,形象也是最美的。他们的美,飘着书的香味,是沉淀了几千年还要延续几万年的不绝如缕的扣人心弦的使你欲罢不能不能自己的香味。社会上不是每年都在评“美男”、“美女”麽?但他们能评上“书香美男”、“书香美女”吗?这种美称只属于教师,他们是用满屋的书和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来给自己包装,对文化的意义淡漠者和不得其门而入者难窥其高贵与典雅。数千年的文明发展过程中,多少显赫一时的帝王将相最终隐没于荒草尘土中无人问津,只有文化的传承者得到“圣人”的雅号,万世景仰。有谁关注过“圣人”长相的不雅呢?
已经第二十二个教师节了,“三年不免于怀”的幼儿已成有文化有思想的有为的青年了,当年的毛头小伙子已成了厅局级的干部,他们踏着上一任走过的台阶,也坐在主席台上,向曾经是自己的、曾经非常尊重的、头发已经花白的老师祝贺第二十二个教师节。我想说的是,如果把这种精神面貌分解分解,尤其在平淡的日子里、在意想不到的时刻满面春风一下,不是更好吗?如果把这种精力用在对文化传承的真诚理解上,消化在“社会要发展,教育是关键”的实际工作中,那该有多好啊!
曾经是学生的我,现在也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宗教情怀挥舞着粉笔说个不停。每次教师节来临,总是久久难以入睡,总想倾诉或听人倾诉。让我借一副对联以表心志,也借此向真诚培育过我的老师表示最崇高的尊敬和诚挚的谢意!也祝愿天下的同行安贫乐道、自得其乐!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想,教必有方滴滴汗水诚滋桃李芳天下。
十卷诗赋九章勾股,八索文思七纬地理,连同六艺五经四书三字两雅一心,诲人不倦点点心血勤育英才泽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