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再创汇改以来新高 迈近8.0整数关位


受国际市场美元走弱影响,昨天,银行间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再度创下汇改以来新高,而当天市场成交价已突破8.01的整数关口。

  昨天,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为8.0116,较前一交易日的8.0194下跌了78个基点,下跌幅度接近千分之一。这是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在连续两个交易日回调后,再度创下新高。上周五,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突破8.02的整数关口,达到8.0170的新高,随后在本周前两个交易日,人民币汇率回调至8.02上下。

  市场成交价比当天的中间价走得更高。询价交易行情显示,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当天最低到 8.0118,最高到8.0070,收于 8.0087。

  随着市场在决定人民币汇率中作用的逐渐增强,国际外汇市场走向与人民币走势联动性增强。一国有商业银行交易员表示,国际市场上隔夜美元的走弱,是促使人民币再度走高的主要原因。

  昨天,由于市场传言一些国家的央行,主要是阿联酋、卡塔尔等国家的央行,拟将外汇储备中的一定比例美元转为欧元,这对美元形成重大打击。

  昨天,纽约汇市,欧元兑美元上涨了0.15%,盘中一度升至1.2284美元,创下1月25日以来新高。而美元兑日元则下跌了0.64%。

  美元在今年3月底以来已显出颓势,因为市场预期美联储加息可能已接近尾声,自2004年加息以来这一推动美元走高的重大利好已逐渐式微,而市场对欧洲和日本可能步入加息周期的预期,推动欧元和日元不断上涨。

  但上述国有银行交易员表示,虽然人民币波幅较前期已有扩大,但相比国际汇市美元的跌幅来说,国内市场人民币的涨幅还相对较小。这可能是因为人民币的汇率目前是以一篮子货币作为参考的。

  分析人士还指出,4月份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仍然较大。

  吴晓灵:央行放宽政策支持"藏汇于民" 中国并不追求外汇储备数量

  北京消息央行副行长吴晓灵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外汇储备的增减是一个国家宏观经济运行和国际收支情况的最终反映,储备量多少为好尚无一个科学的衡量方法,今后外汇政策将变"藏汇于国"为"藏汇于民",让民间更多地持有外汇,对此央行将采取更多政策措施。

  截至2月底,中国的外汇储备达到8536亿美元。这一数额已超过日本,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外储国。对此吴晓灵表示,"中国并不追求外汇储备的数量。"而且,国与国之间无可比性。

  社科院金融所所长李扬认为,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外汇储备具有三大新功能:一是提高货币政策信誉,稳定汇率预期;二是在一定程度上、一定时期内缓解货币替代的影响;三是外储还有增加国家财力的功能。

  而对近几年中国外汇储备增长较快的现象,吴晓灵表示其中有政策的原因。她指出,"这是长期以来我们注意吸引外资、鼓励外贸出口的政策和外汇管理宽进严出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国际收支逆差不好,但顺差太多也不利,因而必须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

  她表示,针对外汇政策,央行已经提出变"藏汇于国"为"藏汇于民"的政策建议,其含义是从国家持有外汇为主到逐渐放宽持有和使用外汇的政策限制,让民间更多地持有外汇。

  据吴晓灵透露,央行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放宽企业开立外汇账户和账户余额的限制、放宽个人经常项目购汇限额、放宽对企业境外投资用汇限制和资本项目的用汇限制等。

  吴晓灵特别强调,前一阶段有媒体对"藏汇于国"和"藏汇于民"的翻译存在偏差。她说,"藏汇于国"(foreign ex--change held by the state)与"藏汇于民"(foreign exchange held by the people)是一种口语化的说法,"藏"不是指"藏匿"(hide,conceal),而是"持有(hold)"和"保存"的意思。

  [聚焦我国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高额外汇储备利弊之辩

  国家外汇管理部门5日证实,到今年2月份中国外汇储备达到8536亿美元。根据日本财务省3月份公布的数据,截至今年2月底,日本的外汇储备为8500.6亿美元。上述数字表明,我国首次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国。

  "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国名称的背后,折射出一系列微妙而复杂的信号,引人关注。而8536亿美元外汇储备究竟是多是少,是好是坏,也再次引发热议。

  当中国外汇储备在近年来以每年2000亿美元的速度攀升时,市场就出现了关于持有高额外汇储备的利弊争论。随着我国全球外汇储备第一大国的身份浮出水面,8536亿美元外汇储备究竟是多是少,是好是坏,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人均外汇储备并不高

  "从人均尺度来看,中国的外汇储备并不高。"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日前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发表演讲时称,如果相似国家外债水平不同、FDI(外国直接投资)总存量水平不同,外汇储备可能也不同。外债是要还的,FDI要分红,也有可能撤出。另外,有热钱的话,它会伺机撤走。这些因素都对外汇储备数量标准有影响。从人均尺度来看,中国的外汇储备是不高的。

  如果以我国13亿人口来计算,目前中国人均外汇储备只有600多美元,不及日本的十分之一,与新加坡相比也相差很远。

  拥有多少才算正常

  当然,一定规模的外汇储备,对于增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商务部贸研院博士梅新育说,拥有如此巨大的外汇储备,意味着我国有着充裕的国际支付能力,不会被债务危机或压制本币汇率的投机性货币击倒。

  拥有多少外汇储备才算正常?中国工商银行甘肃省分行行长赵鹏分析说,国际上通常将外汇储备支持外贸进口的时间作为衡量外汇储备的重要指标,一般认为最低外汇储备额不能少于三个月进口需要量,并以此作为警戒线。按照国际经验,外汇储备与外债余额比率的警戒线为30%。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约为1.42万亿美元,外债总量为2500亿美元,如果再加上为应付外商投资企业汇出利润的需要、金融改革的需求以及为应付不时之所需外汇,我国外汇储备最佳规模不应超过5500亿美元,而我国当前的外汇储备规模已远远超过了最优规模。

  高额储备显现三方面弊端

  外汇储备并不是"多多益善"。外汇储备居高不下,一方面加大了外汇占款压力,造成金融调控难度,不利于中国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会进一步加剧贸易摩擦,授人以口实。此外,还加大了经营巨额外汇储备的压力。

  有专家指出,基础货币投放和外汇占款增大,还制约了货币政策的运用和效应。由于外汇储备是由国家购买并持有的,其在外汇管理局账目上的对应反映就是外汇占款,外汇占款的增加直接增加了基础货币的供应量,再通过货币乘数效应,造成了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度增长,这不仅加剧了物价上升的压力,而且弱化了货币管理部门对货币供应量控制的能力及其效应。

  此外,高额外汇储备降低了资金的利用效率,造成资金的浪费。高额外汇储备还提高了外汇储备成本,增大了储备风险。

  [资料链接]何谓外汇储备

  所谓外汇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可以用于对外支付的国外可兑换货币。并非所有国家的货币都能充当国际储备资产,只有那些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且能自由兑换其他储备资产的货币才能充当国际储备资产。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在对外贸易与国际结算中经常使用的外汇储备主要有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

  [资料链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外汇储备增长四阶段

  规模较小阶段(1978年--1993年)。1978年,我国外汇储备只有16亿美元。1983年达到89亿美元。到1986年下降至21亿美元,此后,逐渐恢复并一直维持在一二百亿美元的水平。

  较快增长阶段(1994年--1997年)。1994年,我国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至1997年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由1993年的211.99亿美元增长到1398.90亿美元,增加了5.6倍,国家外汇储备进入了较为宽松的时期。

  缓慢增长阶段(1998年--2000年)。1998年--2000年,国家外汇储备年增长额仅为50.97亿美元、97.15亿美元、108.99亿美元,只相当于1997年外汇储备增加额的14.62%、27.87%、31.27%。尽管如此,至2000年末,外汇储备还是增加到1655.74亿美元。

  大幅度增长阶段(2001年至今)。2001年--2005年,国家外汇储备年增长额分别为465.91亿美元、742.42亿美元、1168.44亿美元、2066.81亿美元和2090亿美元。(据新华社电)

  人民币升破8.01关口

  汇改以来累计升值幅度达到1.2%

  人民币汇率经过两个交易日的震荡后,昨日又恢复了大幅走高的势头,步步逼近8.0元关口。

  昨日,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在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上以8.0116元亮相,比前一交易日的8.0194元大幅下跌了78个基点,人民币创下了汇改以来的新高,累计升值幅度再上0.1个百分点,达到1.2%。

  人民币在撮合和询价交易市场上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双双升破8.01元关口,并且比中间价升值幅度还大。撮合交易市场以8.0073元收盘,比前一交易日下跌98个基点,询价交易市场则比前日降低84个基点,跌至8.0087元。

  一些市场交易员分析说,这样的上行走势在意料之中,一是受到来自政治上的因素影响,二是与国际汇市行情联动愈加密切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