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企业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内在关系探讨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中国的企业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实施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对于许多出口导向的中国企业来讲,会直接促进出口增长,并有利于和谐贸易体系的建设;对于有志于国际化经营的中国企业来讲,把企业社会责任融入到企业的经营主流,将会直接提升其国际竞争力,并会在未来包含企业社会责任的新的国际竞争范式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社会责任的最高境界,那就是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来自欧洲企业的经验告诉我们,企业社会责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重要的途径和方法;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第一是对内部员工的诚信。企业要公平分配企业利润,保障员工合法的收入权益,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第二是对社会的诚信。不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不欺骗消费者,依法纳税,不偷税漏税;第三是对公共环境的责任。主要包括维护公共环境质量,使用清洁能源,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等。除此之外,在企业社会责任的较高层次——道德层面上,好的企业还应该像好公民一样具有公益心,为社会公益活动做贡献。正如福特汽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官比尔·福特所言,“一个好企业与一个伟大的企业是有区别的:一个好的企业能为顾客提供优秀的产品和服务,而一个伟大的企业不仅能为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还竭尽全力使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社会和谐,企业有责”。任何一个企业,对于推进社会的有序发展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树立良好的经营形象,既是历史发展的经验,也是未来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从整体上讲,西方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已经跨越法律层面,开始重视和强调在道德层面有所作为,并表现出了相当高的道德自觉性。许多跨国公司都制订出本企业的社会责任条例,将人权原则、国际劳工标准和环保要求写进条例之中,并安排专门管理人员督促落实。对我国的企业来说,在过去的几年里,各地企业频频发生的各类生产事故,拖欠劳工工资、在银行金融领域,违反经济伦理的行为包括内部交易、洗钱、经纪账户回扣、存贷丑闻等;化工业、采伐业及其它重工业企业常常蓄意破坏环境;食品企业并不忌讳出售掺假食品。通过行贿获得内部消息、做假账抬高成本、产品检验不足、偷税漏税等等丑闻时常见诸报端,而且其中有些内容似乎并不局限于少数违规的企业。凡此种种,都与法律规定的企业社会责任背道而驰,折射出一些企业在追求财富过程中对人的生命与财产尊严的漠视,以及最起码的社会公德心的丧失,在发展过程中与社会不和谐。在公益事业方面,国内企业也一直鲜有作为。尽管目前国内贫富分化程度已经相当的高,但是,有心从事社会慈善事业的企业仍然少之又少。
其实,公司的某些社会行为主要是由利润动机驱动的,称之为起因相关营销(cause-related marketing),如美国运通公司、可口可乐公司、通用食品公司等毫无顾忌的利用社会公众的良心,美国运通的一位总经理说“社会责任是一个很好的营销诱饵”。起因相关营销背后的思想,是发现与公司产品和服务相吻合的社会原因,然后以互利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一些跨国公司们不约而同地将在中国开展的公益事业锁定在三个领域:儿童教育、环保、体育事业。因为儿童代表未来,有无限潜力,对他们的点滴帮助,都可能改变其人生的发展方向;环境更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体育关系到人民的健康和富有激情。壳牌石油公司的原则是:在强劲的收益率基础上为客户提供价值,保护环境,尊重和保护员工,服务社区,与相关利益方合作。柯达的HSE(健康、安全、环境);可口可乐关注中国的体育事业和希望小学;诺基亚公司除了为社会提供先进的科技、产品和服务外,还积极投身于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活动,努力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公民。十几年来,诺基亚通过一系列创新活动,积极参与和赞助中国各项社会、文化、体育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安利公司自1995年以来,安利公司已累计支持中国800多项慈善公益事业,投入及捐赠累计超过8000万元,涉及环保、儿童、教育、赈灾和精神文明等各方面。通过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获得了和谐的发展。因此,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企业可能会借助于承担社会责任,作为营销方式,进行产品推广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