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当如徐志摩也


做人当如徐志摩也

徐志摩,对,就是那个以一首《再别康桥》风靡中国的文坛奇子。读过这首清新,优雅,别致的现代诗,再加上诗人奇异的感情故事,也许有人会简单地认为徐志摩只是个浪漫,多情的青年才子罢了。如果这样想的话,就让我说说一个完整的徐志摩吧。
    (一) 可怜的徐志摩
    首先,作为一名诗人,一名长期留学欧美的诗人,志摩与生俱来的浪漫与柔情的气质当然是香气四溢。作为一介书生,带着诗人特有的敏感的心,时常“感时花贱泪,恨别鸟惊心”。有时,他会迎着清风,与风对话;有时,他会对着月光,“把酒问青天”;有时,他会看着鲜花与小草,与其低低私语;对爱人,他会说:小龙,龙,龙龙,龙儿,眉眉,眉我的乖,眉儿,宝贝等等,不一而足。。。。。。如此徐志摩,怎不令人怜爱。
   (二) 可爱的徐志摩
    其次,作为一名才华横溢的青年诗人,真性情,勇敢的爱,也是志摩的本色。志摩一生追求美好,追求致善致美。对于德容貌工的心仪女子,志摩钦佩不已,对爱情一生痴迷不已。众所周知,志摩17岁在英国念书时与林徽因相识,两人虽然相知很深,但最后林徽因还是选择嫁给了梁启超之子、后来的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但两人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往来。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搭乘济南号邮机从南京飞向北平,因为他答应20日要帮助林徽因筹划一个学术讲座。飞机在山东党家山上空撞山炸毁,梁思成亲自捡了一块志摩坠机的残骸,带回北京让林徽音一直摆在案头直到她病逝。志摩飞机失事数年后她还继续发表给徐志摩的情诗。自林徽音选择梁思成后,志摩与社交名媛陆小曼相恋,在经受了许多痛苦折磨后终成眷属。志摩去世后,陆小曼终身素服,绝足社交场所,编辑出版《徐志摩全集》成为她唯一的心愿,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愿望到1965年她辞世也没能实现。志摩的爱,是对本色女子的爱,是对美丽的爱,是对才华的爱,是发之肺腑的爱,是坚贞的爱,是大度的爱。如此徐志摩,怎不令人疼爱。
  (三) 可敬的徐志摩
   志摩为一青年诗人,虽身处乱世,不但洁身自好,不与恶人同流合污,还怀悲天悯人之心,怀忧国忧民之志,企盼太平盛世,国人与世人共享幸福,并以自己瘦弱之身躯为大家之幸福奔走呐喊。
    诗坛巨人泰戈尔1924年应北京讲学社之邀请访华,志摩代表北方学界前往迎接,并担任泰氏的翻译,一直陪伴泰戈尔在华的活动。泰戈尔能得以成功访华,很大程度上是志摩等人积极谋划的成果。作为泰氏的翻译,志摩积极宣传泰戈尔,不仅宣传泰戈尔的伟才,更大力宣传泰戈尔的隆德,以期鼓舞国人,特别是青年人思考国家的太平,积极行动起来,勇敢对面对残酷的现实,志摩对青年人说道:“同学们,听信我的话,像他的这样伟大的声音我们也许一辈子再不会听着的了。留神目前的机会,预防将来的惆怅!他的人格我们只能到历史上去搜寻比拟。他的博大的温柔的灵魂我敢说永远是人类记忆里的一次灵绩。”
   志摩的散文及他到大学的演讲词,很多次是言辞恳切地鼓励青年人要敢与向恶势力开战,勇敢地肩负时
代的责任来。对于现实,志摩在散文《就使打破了头,也还要保持我灵魂的自由》中写到:“‘无理想的民族必亡’,是一句不刊的真言。我们目前的社会政治走的只是卑污苟且的路,最不能容许的是理想,因为理想好比一面大镜子,若然摆在面前,一定照出魑魅魍魉的丑迹。”志摩在散文《再剖》中写到:“ 我恨的是这时代的病象,什么都是病象:猜忌、诡诈、小巧、倾轧、挑拨、残杀、互杀、自杀、忧愁、作伪、肮脏。我不是医生,不会治病;我就有一双手,趁它们活灵的时候,我想,或许可以替这时代打开几扇窗,多少让空气流通些,浊的毒性的出去,清醒的洁净的进来。”对于自己, 志摩在散文《泰戈尔》中写到:“爱和平是我的生性。在怨毒、猜忌、残杀的空气中,我的神经每每感受一种不可名状的压迫。”在散文《迎上前去》中写到:“是的,我从今起要迎上前去!生命第一个消息是活动,第二个消息是搏斗,第三个消息是决定;思想也是的,活动的下文就是搏斗。搏斗就包含一个搏斗的对象,许是人,许是问题,许是现象,许是思想本体。”“对于青年,他在散文《再剖》中写到:“我想把我自己整个儿交给能容纳我的读者们,我心目中的读者们,说实话,就只这时代的青年。我觉着只有青年们的心窝里有容我的空隙,我要偎着他们的热血,听他们的脉搏。我要在我自己的情感里发见他们的情感,在我自己的思想里反映他们的思想。”在散文《泰戈尔》中写到:“标准的低降是一种可耻的堕落:我们只是踞坐在井底青蛙,但我们更没有怀疑的余地。。。。。。他已经为我们尽了责任,我们不应,更不忍辜负他的期望。同学们!爱你的爱,崇拜你的崇拜,是人情不是罪孽,是勇敢不是懦怯!”虽然由于各种原因,徐志摩未能找到复兴中国之良策,但如此博大胸怀,忧国忧民的徐志摩,怎不令人敬爱。
   遗憾的是,志摩年仅36岁就与时人远去,欣喜的是,志摩的文集尚存人间。  “古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斯人言:“生子当如孙仲谋!”吾言,做人当如徐志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