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铁画在现代的发展


芜湖铁画风格独具天下驰名,在现代社会潮流下日显式微,主要有四个原因:

一是历史悠久,没有与时俱进。芜湖铁画三百余年历程,基本上是隶属身分,作为手工业,是农业的补充与衍生。当代社会是科技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科技提高了生产力,大大降低了工艺品的制造成本,并形成规模化、节约化大生产,外来的实用工艺品和器物正在以便捷、价格低廉、产品丰富等优势,冲击芜湖铁画。

二是使用价值单一,铁画主要充当节庆、人际交往礼品,满足农耕经济、芜湖商埠文化下精神需要。 市场经济严格说来就是消费经济,现代西方发达社会被称为“消费社会”、“富裕社会”。 芜湖铁画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一度辉煌,究其因不是顺应了市场转型、大众消费的变化,而主要的是“以黄金铁画冲上来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书画家、芜湖铁画第五代传人杨光辉语),因此当今铁画的社会消费量不断下降也就在情理之中。

三是传承方式封闭保守性,主要二种传承方式,一是家庭作坊中父子、父女相传统,二是师徒之间的传授,传授方法上也不科学,多以口传身授为主要方式,也有一些工艺口诀,但是缺乏科学系统的理论总结,严重限制和束缚了芜湖铁画工艺的发展和进步。原因在于历史上,贫穷、缺乏稳定的生活和工作状态使铁匠艺人的整体文化水平很低,画家和其他文化人缺乏对关于工艺方法、原则著作如《天工开物》、《考工记》等的研究,没有为铁匠艺人提供指导。

四是品种未脱窠臼, 虽然近年来铁画品种上有所突破,出现了实体铁画、盆景铁画、日用铁画、瓷盘铁画,但主体上仍是壁画、座屏、条幅、横幅,行业内衣钵相袭,服务于经济、教育、审美、旅游几乎没有。

从以上这四个因素看,芜湖铁画的颓势不是现在开始的,也不是铁画独有的。从世界传统工艺发展史看,这是社会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必然的一个阶段。如19世纪后期英国曾发生意义深远的“艺术与手工艺运动”,促进了现代设计诞生,上世纪60—70代,西方(包括日本)又兴起了范围广泛的手工艺复兴运动。现在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包括日本,往往也是传统工艺保护得最好的国家。从国内情况看,工业化社会的到来,我国的传统工艺,比如北京景泰蓝、福州漆器、景德精瓷、当涂紫铜壶、宜兴紫砂器,等等都面临严峻的现代转型的挑战,也蕴育着更新发展的生机。因此我认为,在工业文明放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芜湖铁画,只要把握机遇,发挥优势,利用工业文明和城市文化提供的优越条件,不失时机地将自己推进到广阔的市场,非但不会被现代工业文明的大潮所冲垮,而且会脱颖而出,一展风彩,迎来一片新的天地。
     首先,芜湖铁画发展的关键是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意。现代铁画之技基本上未突破汤鹏时代的铁画技术,而汤鹏的铁画技术,无非是冶炼、锻铸、淬火、焊接、雕镂、裸漆,以及绘画、书法,剪接之类的技艺,这成为芜湖铁画现代发展的最大桎梏。我市应从产业的整体优势进行铁画生产技术创新:从主体上看,打破了行业界限,不同行业、企业以及政府科研院所和高校等协同创新,可以在市科委、科协等政府部门和相关团体的组织下,向全社会发布铁画创新的科研课题,并选定铁画生产的骨干企业做为核心,相关企业共同参与,试制试销;在创新的内容和特点上,涉及到产品、生产工艺、组织和管理、市场等方面系统的、全方位的技术创新,其重点是生产技术的创新。铁画的发展,长期目标应在“以锤作笔”的基础上,引进计算机技术研究开发机械锺(机械人)作画;中短期技术创新目标锁定三大目标:一是功能效用的创新,主要是提高铁画的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既是实用工艺品,也是众多消费者购买、追求、享用的对象。应研究市场流行的过程与规律,因势利导设计开发和创新自己的产品,使消费流行为自己所用。商品的象征即是商品的某种形象寓意着某种含义, 特别是在铁画旅游纪念品的创新设计中,应充分运用某些形象的象征寓意,体现文化内涵或情感意味。二是材质和制作工艺的创新,不必拘泥材质,采用现代材料和工艺。三是内容和形式 ( 造型、色彩) 的创新,设计创作要海纳百川,善于吸收,敢于创新,勇于突破,在时代进步中,将传统艺术不断赋予新的发展内容,才能有生命力。如西班牙铁制工艺品物美价廉,尤其铁制的人物造型神态各异,各具身份,艺术夸张有度,很有特点,深受消费者欢迎。四是品牌的创新,应通过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通过有力的营销手段,推进品牌和商标在市场中的知名度和信誉度。铁画的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体现在生产上,既有着对传统工艺的继承与宏扬,又有着对现代材料、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工艺的应用;在文化与审美的内涵上,既有对传统特色的表现,又有着当代文化与审美的创新和发展;而所面对的市场,是消费者类型与层次丰富、客源地极为广泛、最具活力的市场。因此,铁画的开发与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实质上也是当代人的一种审美文化的创造。

其次,改革传艺体制,在工厂积极采取办法提高传授水平的同时,创办新型工美学校或者专业、高中职业,培养会动手、高学历的工艺艺人、工艺美术家、铁画大师。借鉴德国“匠师制度”,政府应确定对铁画等传统工艺美术品种、技艺、工艺美术珍品、工艺美术大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实行认定制度。发展铁画着眼于与DIY(即“自己动手做”)结合起来,让年轻人喜爱传统手工艺。其它如提供与纯艺术界沟通的平台,鼓励艺人发表出版物,举办展览、出画册等。
   

  
第三,确定打造 “铁画之都”作为发展文化产业、构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之一。一是建立铁画行业内部的运行机制,要在一定时期内扶持小规模铁画企业、鼓励个体铁画企业。铁画产品要坚持质量和品牌取胜。在目前产品市场混乱的情况下,只有树立自己的质量形象、把品牌真正树起来了,那些鱼目混珠的假冒伪劣产品才有可能退出市场。应前允许各企业及铁画制作者在其作品上署名。二是从法律政策、市场环境营造铁画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上。关于法律政策环境,国外如日本有专门的传统工艺品产业保护和振兴的法律(1974年5月制定了《传统的工艺品产业振兴法》(简称《传统法》),我国也已于1997年5月由国务院颁布第一部全国性法规《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我市应积极着手为铁画在内的传统工艺行业提供法律政策平台,对我市技艺种类、产品销售,人才培养、行业企业等方面提供保护,也给老百姓鉴赏和购买传统工艺美术品带来方便。在开拓国内外市场上,在适当时机建立行业经纪人公司,通过专业人才的品牌经营和策划使铁画作品及其大师地位提升,营造我市传统工艺品行业的整体气氛,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这个职业,推动传统工艺规范化、市场化发展。三是在具体举措上,在确定中长期保护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建议重点做好四大工作。一是在适当的地域,建设“江城百工坊”,作为我市传统工艺美术技艺和人才的保护基地,集制作和销售于一体的全国规模最大的铁画等传统工艺品保护基地,展示我市悠久历史和文化的窗口。拟建中的市博物馆,要规划建设铁画等传统工艺精品的展厅。二是技艺抢救工作,编制一套芜湖传统工艺行业各种技艺详细内容的档案资料。三是抓住发展机遇。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2010的上海博览会为我市旅游业发展和铁画的生产和销售带来一定的机遇,政府相关单位和全市铁画行业及各企业要从各方面提前充分准备,如设计纪念产品,开发适合西方人审美观念的作品,加大有市场需求的传统工艺产品的促销力度,从而真正抓住商机,为芜湖铁画的持续发展奠定好基础。